在上文《UX设计0到1的全方案思考与呈现》里,我们已经唠了唠:0-1设计方案如何思考,有哪些要点值得出现在你的作品集里。今天我们就着最后一个要点:组件库的定义,详细聊聊如何从0到1搭建组件库,以及组件库如何高效的对内外应用。
UI设计组件库(UI kit),直译过来就是用户界面成套元件。我们日常工作中所构建的组件库,一般是把所有界面设计中的控件以及控件组合汇总分类,形成一个对内对外都能起到提高效能与控制标准化的工具库。
1. 辩证的看待原子设计理论为了方便组件库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度以及迭代拓展,我们通常需要对组件模块进行分析解构。
大家应该都熟悉著名的原子设计理论在组件库的中疯狂应用(原子设计:将页面颗粒度分为原子、分子、组织、模板、页面的超细维度,进行组件和组件的层层嵌套)。所以是否我们就应该将原子理论不加辩证的应用到所有组件的构建中呢?
我觉得这其中的颗粒度选择还是需要根据组件的分类进行有区别的抉择的。
(不熟悉原子设计理论的推荐可以康康这本原子鼻祖写的这本书…)
在商业设计中我们通常把组件库分为“基础型”和“业务型”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以系统组件(导航/tab/键盘等)、页面固定组件(图标/按钮等)等高频使用的组件为主,后者则是直接关联业务更加复杂多变的组件模块。
如果说前者我们应用原子概念进行设计,我觉得是没有太大毛病,包括在后期library的输出上原子理论确实也会显得比较严谨。
但“业务型”组件因为本身属于复杂多变的模块组件,使用过细的颗粒度不但容易影响整体动态化拼装的效率,也可能因为颗粒度过细导致在变化过程中的体验一致性变异。
所以针对“业务型”组件,我们更需要对它进行交互解构。用结构化替代穷举提效的同时保障整体的交互体验一致性,确保这个模块无论怎么变换,它还是不脱离整体的设计系统规则。
2. 组件库vs设计规范在讨论完组件库的颗粒度之后,有一些童鞋还是纠结这个UI kit到底需不需要和设计规范做结合,具体需要展示哪些内容更贴合现在主流的做法。
个人理解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对独立且呈包含关系的2个东西,如果UI设计规范类比一纸详细的产品生产说明,组件库则更类比一个线上工具零件库+简易工作使用说明书。
再通俗一些来说,就是我们的组件库依附于当前的设计规范,同时未来我们也将依据设计规范来产出新的符合规范的组件。
(摘自“自如”设计规范)
(摘自“滴滴出行”UIkit画布展示说明)
但实际上因为厂子UED规模及理念差异,大家对组件库和视觉规范的输出也各不相同。基本在滴滴的时候因为CDX的组件和规范沉淀的时间久远,改版的频率又十分之低,不同设计团队沟通基本凭着一套出行的UI kit的就无师自通高效输出了。现在到了新的团队,也是优先搭建可以马上使用出活的组件库,毕竟项目拼的是效率和时间。
二、组件库的部署与落地同步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最为实用的部分,有关如何实现组件库的完美应用,让你的日常工作再也离不开它。
1. symbol化的设计布局思路相信sketch的symbol化原子设计原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不熟悉的话也可以度娘搜到很多相关如何使用symbol的攻略),我就简单再举个弹窗的栗子来补充一些小细节:
对于对话框组件的解构我们可以分为图片区/标题区/正文区/操作区四个部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弹窗做成一个“无限可能”的对话框,即对话框的每一个区域(从图片到操作按钮)都是可以替换的。
这里我们需要单独symbol化的嵌套部分就是图片、操作按钮及背景遮罩,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基本可以直接适配使用的图文对话框。
(有对以为symbol化操作过程有疑问的可以留言或者私我)
按照如上思路我们就可以基本0失误的完成sketch组件库的初步搭建,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常用的组件库搭建目录list:
品牌营销中,我们不仅要向用户推广产品并使之购买,更主要是建立情感驱动,建立长期连接,以此创造长线价值,延长品牌寿命。 2019年世界品牌价值排行前十名中,可口可乐依然在榜,仅次于大热的科技巨头。...
出色的用户体验不仅仅在于可用性,产品的视觉呈现和状态也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文章目录如下: 一、微交互定义 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进行一系列的手势操作,这些操作带来的界面反馈就是微交互。这些微小的动作...
相对于C端来说,目前对于B端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整体方法论的讨论还在少数,即使有也都是针对某一个细化部分进行展开,缺少从整体上去总结。于是笔者作为一个B端产品经理,就结合工作实践与认知,与大家分享一下...
过去几十年,BI经历了从工具到“决策大脑”的角色转变,而未来一定是向“智能决策大脑”转型,也就是“AI+BI”。未来5年,BI不会只停留在对历史数据的多维统计。 当很多人还不知道BI(商业智能)是什...
从2016年上线至今,淘宝直播稳占直播营销的半壁江山,助力了产品的营销推广。文章从淘宝直播的用户对象出发,对其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 自2015年开始,中国开始了关于游戏的第一个直播。结合移动支付,淘...
最近几年,我们看过太多创业公司成功上市的案例,这总能激起一些人的热血,让他们蠢蠢欲动,欲罢不能。 但我们总喜欢忽略一些明知的事实,那就是创业成功的概率。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中国创业企业的死亡率高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