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信息架构与流程设计?

访客4年前黑客工具503

所有的信息与流程,都是功能与用户的交互,那就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而信息的传播有三大要素——用户、产品、信息,并围绕它们的特征与要点展开信息架构与流程设计。

如何做信息架构与流程设计?

现在,我们假设,你已经有了功能设计的方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功能排列组合,以产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涉及到了信息架构与流程设计。

所有的信息与流程,都是功能与用户的交互,那就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外在的显性信息,将自己暴露给用户,用户通过这些,确定自己身处的环境和阶段。

我们可以将信息传递的过程简化为三要素:用户、产品和信息。

01 用户

如果以年龄进行分群,那么会有老人、小孩、青年;以性别进行分群,则有男、女、中性;年龄和性别进行组合,诞生出 3*3 的矩阵。这种分法是将群体肢解,确定不同群体的风格和使用习惯。

但这就太碎了,在信息和流程的阶段,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共性的特质。

1. 注意力的有限性

这里的有限性包含两个层面:① 总量的有限性;② 单次信息接收量的有限性;

这很好理解。我们假设信息是一种食物,用户通过进食的方式获取信息。信息通过嘴巴进入胃里。嘴巴的大小是有限的,用户单次进食的容量无法超过嘴巴的容量;胃的大小也是有限的,用户即使增加进食的次数,其上限也仍然无法超过胃。当然一些消化能力特别好的,能够快速排空胃中的储存物,这就不在讨论范畴了。

嘴巴有限,所以用户单次的信息接收量有限;

胃有限,所以用户最终能接收的信息总量有限;

2. 边缘路径依赖

边缘路径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概念,由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提出。佩蒂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分别是核心路径和边缘路径。

以核心路径处理信息时,会比较详尽严谨,而以边缘路径处理信息时,则比较简单粗略。

一般而言,只要当个人有强烈的动机,并具备足够的能力理解信息时,才会采用核心路径的处理方式。而在日常生活中,则更多采用边缘路径的处理方式。

如考试、面试等重要场景,一般采用核心路径来处理方式。但是如刷微博、看剧等休闲场景,则普遍采用边缘路径。

3. 线性逻辑

如果人类诞生之初,互联网就应运而生,或许我们现在的思维就是超链接思维。但很不幸,我们诞生之初,只有印刷文字。

印刷文字的排版方式,纸张的限制,影响了使用它的我们。所谓线性思维,是指我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只能以线性方式展开。线性更大的特征在于其顺序性和逻辑性。

举例:

① 小明在学校被人打了。

② 小明今天去学校了。

③ 小明生活在明朝。

④ 小明在23年后结婚了。

如果直接把这些信息呈现出来,就很跳跃。即使 ① ② 调换顺序后能够理解,③ ④ 跟 ① ② 也没有丝毫逻辑关系。

02 产品

产品,也可以说是信息的载体,即材质。谷歌的 material design 即把控件作为搭建产品的材料。产品也具备三个特性:平面的有限性;空间的纵深性;模块的跳跃性。

1. 平面的有限性

互联网产品,一般以移动设备为载体;载体的大小决定了平面显示的上限。如果以绘画作为类比,平面就是画纸,而画纸的尺寸决定了画面的延展程度。

相比于 PC 端,App 的尺寸受到限制,无法展现更多信息。但如果结合用户的属性即用户的有限注意力,反而是一个优势。平面的限制则意味着聚焦和更容易的单一决策。

2. 空间的纵深性

产品新手在刚开始设计产品时,经常忽略的是,产品是一个三维空间的产品,尽管它以平面的方式呈现出来。所谓三维空间,指 X,Y,Z 轴。X,Y 囿于承载设备,无法广泛外延。但 Z 轴却可以无限纵深。

正是这种空间的纵深性,才满足了虚拟产品区别于实体产品的无限可能。无论是超级马里奥这种闯关游戏,还是电商的无限货架,都是因为其空间性而得以塑造。信息流是 Y 轴延伸,但背后仍以 Z 轴作为支撑。

3. 模块的跳跃性

如果我们把一个空间比作一个模块,那么产品则允许不同空间之间的来回跳跃。以商品为例。我们在线下购物时,如果从零食区进入生鲜区,中间需要穿过熟食区。但线上不用,我们完全可以从零食区直接跳到熟食区。甚至我们还可以直接从购物场景跳出,去往小说区或聊天区。

相同的信息,聚集在同一空间。而不同空间的跳跃,则允许不同的信息间得以串通。

03 信息

信息可以分为单一信息和信息群。针对单一信息,我们可以进行的操作有:强调或弱化;针对信息群,我们可以的操作有:关联。

1. 强调

强调可以采用两种手法:视觉强调和信息重复。

小明要去学习。小明要去学习。小明要去学习——这是信息重复。

小明要去学习——这是视觉强调。

视觉强调有四种:加粗、变色、字号变大、位置放置。

2. 弱化

弱化一般采用视觉弱化,与视角强调 *** 相同。

3. 关联

关联即同类单一信息的联系,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容器、接近、嵌套、分类;

容器:同类信息用一个容器包起来,与其他信息区隔;比如卡片、同一色块、同一高度;

接近:相同信息靠近;信息与信息间以距离区分;

嵌套:相同信息形成层级关系;比如大论点下有分论点,分论点下又有分论据;

分类:按已形成的信息结构进行分类;例如商品可以分为食品、生活用品、零食、衣服、生鲜等;

上述是信息传递三要素的特点,在进行具体设计时,要以要素本身的特点,要素之间的匹配为依托,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应遵循下述原则:

由大到小,先考虑大的模块,再考虑小的功能点;

相同层级的信息放在一起考量;

将所有想到的信息都列出来,不要进行折叠,全部平铺在一个页面;

排列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彼此之间的层级;

对不同层级的信息进行折叠,确定空间的纵深程度;

相关文章

电商布局多业态全渠道,内容营销如何展开?

电商布局多业态全渠道,内容营销如何展开?

本文将介绍内容营销之全场景生活服务,希望大家会对时下电商布局多业态全渠道的发展趋势,以及丰富的活动玩法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来普及一个概念,什么叫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是不需要...

4分钟,看懂用户标签体系怎么做?

4分钟,看懂用户标签体系怎么做?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求对用户的精细化运营,用各种手段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促进用户的活跃与转化,并尽一切可能产生商业价值,已经是运营的核心。 要做好精准化运营的第一步,便是更好的认识我们的用户,识...

产品分析报告 | 微信读书:社交阅读的未来趋势

产品分析报告 | 微信读书:社交阅读的未来趋势

主打社交阅读的微信读书,到底靠什么从移动阅读市场中站稳脚跟?又low又无聊的社区推荐内容如何整改?每天送你无限卡的微信读书距离商业化还有多远?本文将结合微信读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全面解析。 我曾是...

哔哩哔哩:用户运营策略分析报告

哔哩哔哩:用户运营策略分析报告

一、产品介绍 1. 产品背景 所处领域: 哔哩哔哩也被称为Bilibili或简称为B站,于2009年6月创建,其前身为Mikufans视频分享网站,如今是一家以泛二次元内容、PUGC内容生产模式为主...

5个步骤,教你构建运营知识体系

5个步骤,教你构建运营知识体系

都说运营入门门槛低,做了1-2年后,慢慢发现运营的知识点多,更新迭代快,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本文重点讲解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以及对自身的定位。 运营的知识体系:通过工具建立对运营的系统认知...

数据分析报告写作攻略(二):我说你听

数据分析报告写作攻略(二):我说你听

对于做数据的同学来说,写数据分析报告是绕不开的一环。很多同学喜欢问:有没有数据分析报告模板可以抄。其实如果掌握了写报告的方法,根本就不需要模板抄。本文作者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了写数据分析报告的几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