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市场营销从业者而言,与年轻人群做沟通是一节“必修课”。只有了解当下社交 *** 语境,和Z世代的圈层文化及审美倾向,才有可能熟练掌握与年轻人的沟通技巧。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作者,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经提出过一个“科技三定律”:
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是世界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将会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以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异端。
“科技三定律”其实是格拉斯·亚当斯用一种幽默的口吻,吐槽人们认知的狭隘。这个定律还可以延展到其他领域,比如: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红了的歌曲都是过时老土的,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走红的歌曲都是无可复制的经典,任何在我35岁以后流行的歌曲都是浅薄幼稚的……
这样的心理同样会经常发生在不同代际的人们对彼此的文化、圈层的认知中。当一个中年人看到“语C”“zqsg”“nss”这样的00后黑话时,大约心里冒出的之一感受也会像格拉斯·亚当斯所说的,这大概是“违反自然秩序的异端”吧。
但不可否认的是,Z世代(Gneration Z),也就是1995年以后至2000年出生的年轻一代人群,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一支主力军。据统计,目前中国的95后至05后群体已达2.64亿人,占据总人口的18.9%。他们正在创造着自己独有的圈层和文化,并且正在释放制造流行的潜力。
对于市场营销从业者而言,与年轻人群做沟通是一节“必修课”。只有了解当下社交 *** 语境,和Z世代的圈层文化及审美倾向,才有可能熟练掌握与年轻人的沟通技巧。
1. 社交用语的通货膨胀在当代社交 *** 上,人们的情绪正在经历“通货膨胀”。比如过去当人们敲出“哈哈”二字来表示自己笑了,但现在即便是敲出“哈哈哈哈”的人依然可能是毫无表情,非要敲出“哈哈哈哈哈哈哈”才能表示“真的好好笑”,这个现象被戏称为“通哈膨胀”。
不仅是“哈哈”遭遇了这样的命运,许多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频繁地使用过后,其内涵也会变得越来越淡,比如过去形容一位女孩漂亮,可以用“美女”称呼她,但如今“美女”已经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后来“美女”又迭代成了“女神”,但它依然没有逃过通货膨胀的命运,如今要使用“仙女”才能勉强表达出对一名女性外貌的仰慕了。
这一现象,在语言学中被称为“词义弱化”,指人们使用的一些词汇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词义程度变得越来越弱。比如随便一款电子产品都可以为自己贴上“黑科技”的标签,电商平台的衣服满屏都是“潮牌”,想说明一件事好笑,“太好笑了”就显得很敷衍,一定要“笑到头掉”“笑到邻居报警”才显得有诚意。
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站哔哩哔哩上发弹幕,如果想表示自己被喜爱的内容所击中,更流行的表达方式就是“AWSL(啊我死了)”,比如这样:
形容一个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叫“注入灵魂”,如果喜欢一个作品要说“再来亿遍”,如果觉得一个作品特别棒就称之为“镇站之宝”,在B站上诸如此类的用语屡见不鲜,年轻用户更喜欢用带有戏剧性情绪的用词来表达自己的喜恶。
在饭圈女孩的世界里,这样的用语也变得更具想象力,比如在夸偶像这件事上,就有“想在哥哥的睫毛上荡秋千”“想在哥哥的鼻梁上玩滑滑梯”这样的表达来盛赞偶像的颜值。
因此,在与年轻人沟通的文案中,适当地使用夸张的修辞和戏剧性的情绪表达,会更容易与年轻人的脑电波实现同频共振。比如钉钉就在因推出线上课程被小学生集体奔赴AppStore“打一星”评论之后,推出了一支“撕心裂肺”的《钉钉本钉,在线求饶》的鬼畜视频,开篇文案就是:“天下大乱,背水一战,负心违愿,百口莫辩,反复横跳,少侠们饶命吧,大家都是我爸爸”,不过用户的弹幕也与视频内容风格一致,一唱一和,曰:三天之内鲨了你这逆子。
2. 年轻人的美学生态今年以来,如果我们打开日本首相官邸的Instagram账号,映入眼帘的是一派 *** 又blingbling的仙女画风,让人忍不住怀疑账号的运营者恐怕是一群女高中生吧。
如果做一个对比的话,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在商业化变现时都选择性瞄准了“社交娱乐”,只是腾讯音乐的重心在于“娱乐”,音乐扮演了驱动消费者进行娱乐化消费的燃料;网易云音乐的核心在于“社交”,以音乐社区的身...
有人说他想做医疗行业的产物司理,因为火,但实际上医疗是一个慢行业,他的风口大概在5年后,大概在10年后,也大概直到你退休都没有到来。 他不是一个仅靠成本就可以推向风口的行业,他更需要的是沉淀。 医疗...
2020年7月18日到19日,人人都是产物司理举行的【2020深圳产物司理大会】完美落幕。腾讯微校的产物总监蒋子良,他为我们带来《B端行业产物新偏向切入与实践》的主题分享。 TO B这个行业,不管是...
SaaS业务可否乐成,运营很是要害。正是有了运营,老客户不绝留存下来,新客户转化率不绝晋升,研发部分的成就一步步转化为客户代价。好的SaaS运营,离不开东西的支撑,而同期群阐明就是个中最有力的东西。...
私域流量概念的走俏本身有自己的走红依据。但如果真的各行都在跟风私域流量,各种成功学再次涌现,这我们恐怕得警惕一下里面可能存在的泡沫了。 “即使一个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一旦他们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识形态...
所有的内容价值,最后都会由内容消费者买单。 一、为什么创作者大量涌现? 一个很核心的点是小微创作者变现门槛降低。 以往的内容市场,往往只有头部有资格赚取收益,而且多是以接商业广告的形式,一个创作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