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评分系统应用到社交场景中的几个猜想

访客4年前黑客资讯784

这是一篇脑洞文,评分系统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我们可以通过评分的高低判断一家餐馆好不好吃,一个滴滴司机靠不靠谱。如果把评分系统应用到生活中其他场景,比如租房,情况会怎样呢?

脑洞:评分系统应用到社交场景中的几个猜想

评分系统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在电商平台, *** 、京东,我们会给商铺、商品、快递员评分;在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我们会给商家、外卖员评分;在打车平台滴滴,我们会给司机评分。

评分系统常见于交易平台中,通常是被评价的一方是提供服务者,而评价的一方则是购买服务者。

评分系统本身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或功能创新,但是把一个旧的技术或功能,换一个新的应用场景,有时候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01

我有时会听到朋友的抱怨,他们在租房时,要是和别人合租,经常会遇到各种奇葩室友,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然后干扰到其他人的生活。

所以有什么好的 *** 能约束室友的不良行为呢?

联想到很多交易平台会有评分系统,可以对提供服务者有很好的约束和筛选作用,那在这个场景中,加入评分系统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租房平台,比如自如,如果加入评分系统,会怎样设计呢?

首先,室友之间可以进行评分,频率设置为一月可评分一次,评分可以选择实名或匿名。

频率需要设置为定期评分,是因为一次性评分不具备约束力,需要动态调整;而评分可以选择匿名则比较好理解,避免室友的恶意报复。

当然了,这个想法只是雏形,逻辑并不严密,所以不必纠结于细节。

有了评分系统后,不受室友们欢迎或者有不良习惯影响到他人的人,平均分一定较低,最终这类人就会被筛选出来。

那么这些人在后续的租房过程中,会受到限制,平均分在高梯度的可以优先选择较好的房源,平均分在低梯度的可以选择的房源受限制,比如无法选择已有高平均分租客的房源。

评分过低时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比如再次租房会被加价等,其实这个作用等同于投诉,一般极端情况下才会使用。

更大作用在于,这套评分系统相当于约束体系,租房客们的行为会自觉地受到约束,而且会自觉地维持好室友们的关系以获得室友们的好评。

最后,自如租房客社区的整体氛围肯定会更好(也许会有虚假的成分,但在租房场景中,大家并不是亲密的朋友,维持表面和谐即可),租客的整体满意度也会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02

事情变得有点意思了。

租房加入评分系统,租客之间可以相互评分,本质是把评分系统引入到了生活中的社交场景。

那更深一步,将评分系统直接引入到社交应用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先看看探探、陌陌等陌生人社交,当然不能随意评分,评分必须基于产生了互动的基础上,所以可以增加一些评分的门槛,比如限制必须加互动10次(10句话)以上才可以评分。

评分结果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友好度,同时,评分会影响匹配的好友,即低评分的用户匹配到高评分的概率较低。

对于低评分的人,为了增加自己的评分,自然会对别人更加友善,并且会想办法多匹配一些人,找其他人聊天,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人发现涨分无望,反而会破罐子破摔,直接流失或

对于高评分的人,为了避免自己的评分降低,会减少和比自己分低的人聊天,也会减少与更多的人匹配。

所以,评分系统带来的效果就是,在短期内能提升整体用户的活跃度,但是长远看,反而会让用户不愿意沟通,对产品的用户价值造成损害。

从这个例子也能看到,在产品工作中,有时候一个产品功能、产品策略或者运营手段,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产品的数据指标,比如活跃用户数、留存率、交易量,但是放在一个长期的维度看,反而会对产品生态造成损害。

因此,做产品一定要考虑长期价值,那怎么才算长期呢?

这里的“长期”并不是说具体的时间长度,甚至有可能半年、一年都算是短期。

所谓长期价值是要以用户为核心,先为用户提供用户价值,然后才能基于用户价值获取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03

再脑洞大开一下,如果把评分系统用到一个人的全部社交 *** ,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评分,可以用区块链记录。

所以你的微信好友、支付宝转账人、知乎微博等内容社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你打分,最后根据不同权重计算出一个平均分,代表了你与人相处的整体情况。

相关文章

团队协同对产品新手很不友好,我该怎么办

团队协同对产品新手很不友好,我该怎么办

编辑导语:在事情中,任务往往不是一小我私家就能完成的,团队协同必不行少。对付产物新手来说,如何才气够在一个巨大的系统中通过团队协同顺利完成产物任务,这是一个浩劫题。本文作者就从过来人的角度出发,指生产...

版本管理,是B端产品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版本管理,是B端产品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版本管理”是B端产品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但其异常重要。在本文中,笔者指明了版本管理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制定”科学“的版本所需要考虑的四大重点。 在很多产品经理的头脑中,需求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上...

设计沉思录 | 简单实用的运营设计效率提升小技巧

设计沉思录 | 简单实用的运营设计效率提升小技巧

编辑导读:反复性的出图事情占据了设计师的大量时间,我们可以通过类型化设计、可量化组件来晋升事情效率。本文作者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别离展开了具体的梳理说明,但愿对你有所辅佐。 01 媒介 疫情当下,副业...

用户增长实验三部曲(2):如何准确评估「产品和运营策略」的效果?

用户增长实验三部曲(2):如何准确评估「产品和运营策略」的效果?

在采用一套新的产品、运营策略后,我们势必要对策略效果进行调研分析,并准确评估出效果如何、比以往好了多少等。那么除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与科学,有没有一套准确的、有说服力的评估办法呢? 如何准确评估产品...

深度剖析:疫情下,如何深挖护城河?

深度剖析:疫情下,如何深挖护城河?

护城河,并不可是焦点竞争本领,照旧当危机到来时,可以或许让你继承向前走的底气和依靠。对付企业来说,护城河是什么?又能发挥什么样的浸染?如何维护你的护城河?本文表明白护城河的观念和意义以及疫情之下,搭建...

组件化思维的设计流程

组件化思维的设计流程

编辑导读:组件化思维是设计师必备的技术之一,如何搭建组件库和设计类型更是设计师应该把握的。本文作者从自身事情履历出发,对组件化思维的设计流程举办了阐明总结,供各人一同参考和进修。 当我们进入一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