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增长实验三部曲(2):如何准确评估「产品和运营策略」的效果?

访客4年前关于黑客接单904

在采用一套新的产品、运营策略后,我们势必要对策略效果进行调研分析,并准确评估出效果如何、比以往好了多少等。那么除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与科学,有没有一套准确的、有说服力的评估办法呢?

用户增长实验三部曲(2):如何准确评估「产品和运营策略」的效果?

如何准确评估产品和运营策略的效果,几乎是所有产品经理、产品运营、数据分析、市场营销等同学日常工作中都会碰到的问题。大到一个新产品上线、一次产品方向调整;小到一次运营活动、一个文案修改,我们都付出了成本,按理说我们都需要知道有没有效果(定性),效果比之前好了多少(定量),对KPI贡献了多少(归因)

数据总是有的,通常我们会不自觉的挑选利于结论的数据来说明效果。那么,有没有一套准确的、有说服力的评估办法呢?有的,那就是实验(对了,这就是实验三部曲之二——准确量化效果,从之前的数据看如果不改标题点击率会很低)。

01 两个常见错误

我们最常见的、也最容易想到的效果分析 *** 是前后对比

前后对比非常直观,比如,上线了一个新功能,配置了一个App闪屏,做了一场线下活动(便于描述我们统称策略),带来了多少效果?很多同学会直接拿这个策略“做之后”对比“做之前”得到增量,即

效果 =策略后 – 策略前

这样对比的问题非常明显:

活动前后一段时间,用户的活跃度是不同的。比如,某打车APP在清明期间做了一个运营活动,用清明节三天对比清明前三天,可以看到订单量猛增。这个效果可以归因于这个策略吗?

另外一种常见的效果分析,是局部对比整体或者说对比大盘。对比大盘也非常直观,我们往往会拿需要观察的人群(或者被策略命中的人群),来对比大盘得到增量,即:

效果 =观察人群-大盘人群

这样对比的问题也非常明显:观察人群往往是大盘中一个子集,只要不是随机从所有用户中抽取的,就有极大概率与大盘均值存在偏差。

比如,电商App运营活动,给进入手机详情页的用户发100元折扣红包,最后发现发了红包以后,用户群购买手机的的比例是同时间段大盘的两倍。这个效果可以归因于这个策略吗?

以上两个错误,在我经历过的大厂,并且就在今天,依然有同学经常会犯,只不过没有这么明显。错误的根源是用于对比分析的两组样本,本身不具备“可比性”。

判断可比性的原则:对比的人群间,是否仅存在“要评估的策略”这一个差异。一旦两个人群本身存在差异(非随机分组),或者其中一个人群中叠加了多个策略(非单一变量),都无法通过对比直接得到该策略的效果。

上面两个例子,大家都能看出来是不可比的,因为很明显存在样本偏差。

反推其原因,我觉得除了分析时不够谨慎外,还有就是存在惰性:前后对比、对比大盘,之前的数据和大盘数据往往都是现成的,拿来就比。

而科学的评估效果,则往往需要设计随机对照实验,成本、时间都增加了不少。而想要准确的评估策略效果,实验尽管有些麻烦,但是绕不开。

02 正确的评估 ***

正确的评估 *** 是随机对照实验。实验的设计和下发,我们在《以抖音为案例,讲清楚“用户增长实验”在做什么》已经大概讲过,涉及到随机分组的 *** ,以及置信度等问题,不是本篇重点。本篇不妨先假设随机分组完美,实验下发理想,实验结果置信,仅讨论分析 *** (这些问题可以交给实验工具)。

接上一部分,正确的效果评估,需要拿实验组-对照组获得增量,即

效果= 实验组- 对照组

假设我们已经拿到了数据,分析前需要确定分析 *** 。这里的分析 *** 包含三个要素:样本、指标、维度。

样本:通常是实验期间被实验命中的用户,含实验组和对照组

指标:根据实验目的来定,通常包含整个人群的总体指标和人均指标两类(如实验组总时长、实验组人群时长)

维度:时间维度,看一天、还是完整的用户周期;人群维度,仅看当日命中,还是累计命中 等

不同的实验场景,需要我们组合不同的分析 *** ,下面我通过3个典型案例来具体介绍。

1. 流量型

流量型实验最为常见,也最为理想。它指从整个流量(活跃用户群)中以某些条件筛选一部分,随机分组下发不同策略。

之所以理想,是因为整个样本可以看着是一段时间内状态稳定的群体,即实验前也是活跃的,可以进行理想的空跑期(即分好实验组和对照组后,并不立刻下发策略,而是观察一段时间以验证分组的均匀性,并且可以在实验分析时消除空跑期的差异;而拉新实验,新用户就没有空跑期数据)。

流量型实验,我们可以轻易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需要看的指标,例如:

样本:每天命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户

指标:根据实验目的来定,人均值通常有意义

维度:时间维度,完整的周期;人群维度,一般仅看当日即可,也可关注累积

常见的流量型实验场景:短视频App的feeds流推荐算法实验、App首页底部入口实验、电商详情页样式实验等。

2. 唤醒型

相关文章

案例讲解:用户社群的品牌化与IP化运营实践

案例讲解:用户社群的品牌化与IP化运营实践

疫情冲击,商家更加关注线上用户社群运营,由于缺乏正确认知,往往“病急乱投医”···本人基于对用户社群的研究和实践,特写此文,为同仁提供跨界的社群经营思路。 本文以“91教育”为例,讲解经营过程中的一...

用户增长真的有黑客路径吗?

用户增长真的有黑客路径吗?

增长黑客的概念一直很火,不过笔者却认为:任何抛开产品、研发,运营、市场环境谈增长策略都是耍流氓。只是给互联网老板们的一剂春药。 01 因为最近想往互联网方向发展,结合自身能力背景因素,想从数据分析和...

哔哩哔哩:用户运营策略分析报告

哔哩哔哩:用户运营策略分析报告

一、产品介绍 1. 产品背景 所处领域: 哔哩哔哩也被称为Bilibili或简称为B站,于2009年6月创建,其前身为Mikufans视频分享网站,如今是一家以泛二次元内容、PUGC内容生产模式为主...

如何提升微信小游戏分享效率?

如何提升微信小游戏分享效率?

通常情况下,小游戏的裂变增长主要来自于用户的分享,所以我们看到市场上的小游戏基本都有分享(裂变能力)和视频广告(变现能力)这两种形式。本篇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在当前环境下优化小游戏的分享能力,从而为小游...

入职一个月,产品新人的任务与思考

入职一个月,产品新人的任务与思考

作者从一个新人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对自己入职一个月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复盘并总结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希望本文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产品经理,使命必达。 入职产品一个月了,为此我希望做每月总结,去...

3个问题,聊聊Saas的视觉设计到底重不重要?

3个问题,聊聊Saas的视觉设计到底重不重要?

好的视觉设计能激发起用户对你的产品的兴趣,如果你的视觉设计没有贴合到目标市场客户对于他们想要的产品预期感受,在后期你可能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挽留他们。 说在最前面,一款Saas产品的成功要素,肯定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