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夜间仍处于活跃状态的人群进行了洞察,全面细致地分析了这些熬夜党的行为特征及他们晚睡的原因,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样的人在熬夜。
研究背景:
你是“熬夜党”吗?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大约1/3的人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睡眠问题,而艾瑞研究院估算中国约有1.3亿的90后年轻人有晚睡熬夜的习惯。
或许是舍不得过掉这一天,有的人用夜晚来治愈白天的疲倦,有的人趁着深夜加油充电。每当夜晚降临,总有人刷着手机熬着夜。个推大数据依托庞大的数据体系与深度学习技术,对夜间仍处于活跃状态的人群进行了洞察,全面细致地分析了这些熬夜党的行为特征及他们晚睡的原因,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样的人在熬夜。
研究 *** :基于个推大数据,结合熬夜党用户的线上兴趣偏好和线下活动场景,洞察熬夜党的基本属性和行为特征。
数据来源:
个推大数据
公开资料收集及整理
时间范围:2020年3月
年轻人老熬夜,其中男性和单身群体最能熬这届年轻人都是熬夜冠军。个推大数据显示,当代熬夜大军主要由18-34岁的年轻人组成,占比近8成,其中95后占比逾3成。
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比女性更能熬夜。熬夜党中男性占比高达61.75%,是全量人群中男性占比的1.19倍。
但我们对男女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25-34岁这一阶段,女性熬夜党占比(47.33%)却高于男性(38.20%)。这一阶段的女性,白天通常为兼顾家庭和事业而努力,夜晚成了她们难得的放松时间。熬夜,或许也是她们释放压力的方式。
同时我们发现,熬夜党绝大多数是单身一族,比例高达65.17%,是全量人群中该特征占比的1.37倍。也许是因为没有对象管着,于是大家无拘无束地熬夜。
在城市分布上,熬夜党来自一线城市的比例是全量人群中该特征占比的2.64倍。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的人就会熬夜加班、学习,提升自己,或者是晚上到家后选择打游戏、看电影、 *** 等方式放松自己,不知不觉就过了零点。
消费水平上,熬夜党“高消费水平”特征明显,是全量人群中该特征占比的1.19倍。由此看来,熬夜党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夜生活也要高品质。
除了消费能力强劲,熬夜党的“家庭主购者”特征也很明显,TGI值高达2.12。家庭主购者是家庭消费的主力军,通常比一般人会过日子。白天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货比三家、精挑细选,所以很多家庭主购者在晚上熬夜“拔草”。此外,很多电商平台大促时间都定在零点之后,精明的家庭主购者为了大额优惠,也会选择熬夜蹲守。
程序员和大学生,是熬夜大军中的冠亚军熬夜党中,“程序员”和“大学生”这两种职业特征明显,TGI值分别为1.28和1.21。也许,萧敬腾的“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就是专门唱给这两类人听的。
从数据来看,程序员是熬夜届当仁不让的“最强王者”。互联网行业节奏快,项目计划紧,很多程序员只能通过加班加点来追赶deadline。同时,由于一些程序员跟进的项目多,白天会议也多,各种需求来回讨论,往往到了晚上才有大片无人打扰的时间来思考和总结,工作效率也更高。
大学生群体跟随其后,在熬夜党中排位“至尊星耀”。熬夜是一项体力活,大学生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他们熬夜进行各种消遣性活动,比如追剧、打游戏,也会熬夜奋战学习,比如赶论文、做实验。同时,环境因素也导致部分大学生被动熬夜。大家同住一个寝室,生活习惯容易被慢慢影响和同化。当寝室其他人都习惯性晚睡时,原本不熬夜的人也容易受氛围影响而被动成为“熬夜党”。
熬夜党保养有方、喜欢与陌生人社交,对效率办公需求显著运营是对外市场营销的基础,因为运营能否将流量留下来决定了市场推定的实际效果,所以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平台运营:流量质量太差,转化率太低了! 市场营销:是你们的运营能力太差都留不...
路线图在产品设计中是最常见的图表方式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路线图能够帮助产品人理解产品,帮助团队了解清晰路径,帮助产品进行优化迭代。这篇文章将给你解答路线图相关内容。 做路线图并不容易。 每个公司都...
一、概述 用例图是编写需求说明时经常用到的需求表达方式,用于向开发、测试同事说明需求中用户与系统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多刚接触用例的新人,在准备用例说明时并不清楚参与者与用例之间应该如何表达,网...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质是实现“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连接中思考战略的变化,在连接中进化营销的功能,在连接中拥抱新的科技工具与数据思维,是摆在每个CEO和营销高管大脑中的问题...
通过对同领域优秀产品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更明确地推进产品模式与设计。于是笔者在业务方向社区化后,选择了知乎作为分析对象,并试图从中找到学习之处。 最近对接的业务方向开始发生转变,业务方提出了...
本文将围绕语音助手中的人格特质部分进行分析,并向我们分享了要想具备人格特质,语音助手需要从哪些板块进行突围,又需要具备哪些表现哪些特征。 “若产品能够在人格层面与用户建立关联,则能够更好地促进使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