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切换角色去思考,那么切换的角色是在什么场景下?去解决什么事情,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带着这三个问题去思考,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程序员 *** 姐:询问关于记录的修改和删除都是实现同一个功能,并没有多大的差异,那么修改和删除有必要实现嘛。(是否需要两个按钮,还是混合在一起)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下对话,简单说明了一下角色在产品中的应用。
下图为一个后台的列表页面,我这里做了两张图,之一张在最后的操作菜单下有:查看、编辑、删除三个按钮。如果按照常规的操作,管理员进入后台后,直接点击对应的按钮进行操作就可以了。另外这里也可以根据权限,在后面出现更多对应对的操作,方便管理员直达命令,也会更加精准操作。
第二张按照程序员 *** 姐的说法,用一个维度包含直接改为查看操作,把功能都 *** 在内容页里面(说实话我做了快10年的产品,还真没遇到过几个这样的操作)。管理员如果需要进行操作,需要进入详情页面里面才可以。
其实较真点来讲:在外面操作和在里面操作其实都是一个步骤,不过是先一步操作和后一步操作的事情,这块有什么影响吗?
首先是用户操作习惯的问题:按照图1所示,目前大部分的后台基本都是标准界面样式,对应操作下面是常用的查看、编辑、删除,或对应不同功能还有审核、下载、导出之类的。管理员进入后,选择对应的操作会比较直观。
其次是考虑到使用场景的问题:进入到页面里面操作也是多了一步操作,如果当前管理员已知是需要审核,在进入详情页查看时不小心点了其他的操作,这个时候是提示先保存在审核成功,还是直接审核成功?假设是给用户退款不退货,不小心点了退货退款,那这个损失算谁的?
当然了,我们可以说权限是开放给用户的,用户自己操作错了,我们也没办法控制。但这个想法不对,应该说我们有途径可以避免用户操作错误,那么就从源头进行规避。
还有就是权限的问题,前期如果是规划好权限,那么在列表和在详情页面都好设定。如果是后面增加的权限,那么在列表处增加判断和在详情也增加判断,对于研发来说工作量就有比较大的区别了。还一个,在列表处设定权限,方便一次操作一件事情,都混到里面去操作,也比较容易引起误操作。
二、简述说明 2.1 为什么说要切换角色去思考我们常说切换角色去思考,那么切换的角色是在什么场景下?去解决什么事情,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带着这三个问题去思考,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比如说一个日常的小例子:我们日常都会点外卖的馄饨、汤面什么的对吧,都会用一个比较结实的塑料盒装。商家的要求是:结实,包装严实,不要撒汤。用户的要求是:包装严实、不要撒汤、打开容易,关键词是包装结实、不要撒汤。
生产商其实也注意到这个关键词了:不要撒汤,既然是不要撒汤,那么肯定要扣的很严才可以,于是就出现了下图所示的情况,在包装盒上面出现6个卡扣(或更多)。这样是盖的很结实了,也非常的密封,不会撒汤了,三方的需求都满足了。
按照这样的条件,是不是挺好的?但这个需求的痛点还是很强的,为了满足不撒汤,所以卡扣很结实,可是用户在打开的时候可就很费劲了,回忆下是不是这个情况,每次打开的时候都要很费劲?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份腾讯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暂且不论其真假,但不难发现做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非常综合的各项专业能力。 而在能力模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就是项目管理能力,它能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企业微信与钉钉最大的客户量均集中在教育行业,其中教育行业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和培训机构,本次疫情中出现的焦点问题是小学生批量给钉钉打一星,企业微信却少了风声,那么在学校教育这条赛道上,企业微信离钉钉多远呢...
北极星指标已经逐渐成为许多公司指导产品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案例,系统性地介绍了为产品选择合适的北极星指标的三个要点。 一、什么是北极星指标? 按照大家通俗的解释,北极星指标也叫唯一关键指标(OM...
新冠状疫情举国关注,民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带来用户线上的行为更加活跃,获取咨询,购买防护用品,在家工作学习等行为拉动全网使用时长大幅上涨。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影响着广大网民的生活习惯,甚至有些人因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为大家都挤进了线上教育这条赛道,僧多粥少,未来,突围的难度也就加大了。等疫情结束后,素质类、艺术机构仍然可以正常开展线下课,但对于文化类,尤其是中小型机构,意味着,战役才刚刚开始...
解析IG的结构,层级和功能后,我们发现它简直可以用单一来形容,但是也不妨碍被全球超十亿的人喜爱,在这十多年的产品迭代过程中,IG经历着各种变与不变,但是以UGC的优质图片为核心始终是没有变。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