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是不是擅长角色化生存,或者擅长把别人训练成角色呢?你能够去角色化地和别人建立真实的交流吗?
第四课,梁宁讲的是同理心系列的认清人性,理解角色化生存,她在课后留的作业是:
你觉得自己是不是擅长角色化生存,或者擅长把别人训练成角色呢?
你能够去角色化地和别人建立真实的交流吗?
在写作业之前,我们先列出梁宁在这节课的名词解释:
集体是一堆角色。
人在非常大的压力下,才会扮演角色。
为了更多侧重在产品内容的输出,在这次作业中,我把第1个作业改成了“你如何理解角色(化)产品”。同样,我会在使用的产品和自身产品工作两方面来阐述。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也欢迎与我交流。
集体(角色)化与个体化产品杂谈在听完梁宁的课程后,我突然意识意识到,在课程中提到的“集体(角色)”和“个体”恰恰能够匹配到市场上两大产品形态——“to B”(面向企业)与“to C”(面向个人)。可再次看网上对于“C端”、“B端”产品的解释,我觉得还不够通透。甚至觉得那些列出“场景”、“需求点”等的解释,还有些啰嗦。
这里,按照梁宁课程的精髓,我斗胆对“to B”与“to C”产品重新定义——
to B产品:面向角色化用户,设计重视效率的产品;
to C产品:面向个体化用户,设计重视情感的产品。
“脉脉”如何“消灭”了“赤兔”“脉脉”和“赤兔”都是职场社交类软件(如果你还不知道,可以先下载“脉脉”体验一下,我可没收“脉脉”的广告费哇),可遗憾的是,“赤兔”这款“领英”中国本土化的软件在2019年7月就下架了。
这两款APP我都是在2016年开始使用的,当时我对这两款产品的感受除了都有个人职业信息展示外,更大的区别在于:
“赤兔”:偏重职场专业性教育(行业文章、有直播课程等);
“脉脉”:偏重职场周边的社交(匿名圈子);
这也是“脉脉”能够“消灭”“赤兔”的重要原因:“赤兔”更重视效率(职业拓展成长),而“脉脉”更重视情感(职场吐槽交流)。理解“消灭”的原因之前,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我国的“职场社交”类APP应该面向角色化用户?还是面向个体化用户呢?
2019年安德普翰(ADP)和脉脉先后针对中国职场人做了一些数据报告,当把这些数据结合在一起,便慢慢窥探出答案。抛开阴谋论之说,从ADP的报告可以得出中国员工的敬业度从2015年起就开始降低,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国内这么多996的工作,为什么我国的员工敬业度这么低呢?
从脉脉发布的《2019年中国职场社交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职场满意度均值很低,且承担着晋升、能力提升、业绩等压力。简而言之,干的不爽。所以满意度低肯定会导致敬业度低,压力大必然导致想释放(吐槽)。
“赤兔”在中国本土化运营想复制“领英”在海外市场的成功时,忽视了国内身处工作压力的亿万职场人的真正痛点。虽然使用产品的用户都是带有行业、岗位的特定标签,但是现阶段国内“职场社交”的重心应该是“社交”,而不是“职场”。
B端产品虽重视“角色化”,但推广更重视“个体化”当活动结束了,我们就进行了第四个部分:如何复盘和回顾。相当于一个项目的发展,不能只有开头,它必须要有个结尾才能决定这个活动是否有意义,并且下次是否还需要继续执行,那么这部分我们会来看如何进行复盘和回顾...
重复的元素刺激有益于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对一的关联,创造品牌独有的符号,帮助品牌做好整合营销。 重复,作为市场营销中的利器,正如其“重复”之名一般,一次又一次地发挥着其巨大作用。如何让枯燥变有趣,...
这篇文章中,作者会分享一下在近期自己的企微部署工作中形成的一些思考成果。另外之后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将自己所负责的企微部署项目的实操过程阶段性地分享给大家。 自去年年底企微3.0发布以来,市场中各企业...
在产品和开发日常的工作中,需求改来改去是常有的事,但总有一些人能够化解这种恼人的事,这就是高手。那么相比产品的菜鸟,高手究竟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呢? 最近开发吐槽说,很多的时候,能不能一开始想好...
文章结合数据对未来1-3年网络视频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影响网络视频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趋势预测2020-2022》显示,2019年中国...
在人们认为电商巨头林立,新势力难以兴起获得红利的时候,拼多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并揽获了不少下沉市场用户的青睐?那么仔细研究一下,究竟是哪些用户是拼多多的“忠实粉丝”,又是什么亮点让拼多多能够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