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影响交互设计的两大要素

访客4年前黑客资讯594

对C端产品来说,影响交互设计的因素有两大部分,那就是——架构和人机交互。那么在两部分中,又有哪些细分的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呢?笔者将为大家揭晓。

详解影响交互设计的两大要素

先延伸几个实际生活中交互场景的案例,这些交互都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

详解影响交互设计的两大要素

夏天拿着海尔空调遥控正向对着空调按下黄色按钮,空调就会启动吹风降温,躺在沙发凉风吹在脸上很惬意、舒服;

晚上驾驶的宝马汽车夜视仪检测到行人时,提示驾驶员注意避让,仿佛车子在告诉我前面有人快减速;

手指在苹果电脑触控板上滑动,显示屏上的箭头会跟随,电脑会乖乖的听从我的指令;

微信APP打开扫一扫商户二维码,我们银行卡或微信内钱会转到商户手中,此时商户喇叭响起“微信到账…”;

百科定义:

交互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户可见的部分。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小如收音机的播放按键,大至飞机上的仪表板,或发电厂的控制室。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包含用户对系统的理解(即心智模型),那是为了系统的可用性或者用户友好性。

下面分析交互在整个产品设计中所处的位置,我们只对互联网产品进行分析,参考《用户体验5要素》:

首先,战略层产品经理或需求分析师对需求进行分析和产品定位,得出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

接着,需求转化为范围层的功能和内容。

再次,由交互设计师把这些内容和功能,细分成结构层的信息架构、页面与页面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然后,绘画出草稿原型,既架构层的导航、界面、信息字段。

最后,视觉设计师完成视觉,包括颜色、图片、字体、图标等视觉风格设计。 

这样,我们就清楚的知道交互设计师负责的是结构层和框架层的工作。

详解影响交互设计的两大要素

笔者对互联网toC的APP产品交互设计给出的定义:基于用户需求、场景的分析,梳理出信息、导航、界面的架构 和 人与页面之间的交互,并产出最后的原型页面

但笔者实际工作中发现中小型公司(500人以下)产品经理会包揽这部分工作。下面我们详细说下这两大部分工作:

一、信息、导航、界面架构工作

信息架构是交互设计师开始着手做的工作。做这项工作前不得不提产品经理的需求分析及产品定位阶段,只有充分理解产品经理或需求分析师给出的内容,才能进行信息架构>导航>界面原型>其它交互。

通常交互设计师跟着产品经理过需求会。理解用户需求时,一定要找到对应的场景。

举个小例子:电商购物车,就是用户在购买多件商品场景时,有这样核心需求——当用户不需要某个购物车内商品场景时,购物车内商品可以去掉。

怎样交互才能达到这种目的?当用户购物车内商品全不要了场景怎样交互?当用户喜欢购物车某件商品,嫌贵的场景,又怎样交互?在大型电商节日,当购物车内某件商品不参与活动时,购物车结算场景或最后订单怎样提示?等等。

综上所述,交互设计师,既要理解用户需求又要找到对应场景。

当然这些工作大部分还是产品经理或需求分析师去做,并产出目标用户画像、他们的主要需求点、对应场景、以及触达这些需求点的具体流程(俗称业务流程)、其它内容(内容包含功能、主要信息字段)。

但为了产品更好的与用户交互,交互必定要深入理解这些产出文档(俗称MRD、PRD)。

当然,这类文档还有其它一些内容,像行业调研、竞品分析、财务报表、团队规划等,但这些与交互工作没有因果关系。只需要把以上的几点深入理解即可。

再说说产品生命周期中非成长期,成熟期,也就是后期的交互工作。

工作内容都是一样的,大部分是迭代,每次的交互改版,都需要数据做支撑。交互优化是为了达成某项数据目标,通过A/B test进行数据测试。新项目接手时,产品经理用多种需求分析工具,拆解出用户需求给出产品内容,评审过会后,交互设计师对这些功能内容进行拆解归类。

首先,在草稿纸上或xmind上列出所有字段,产出一份思维导图文档,这些字段包含的是功能和用户需要的信息。

接着,对这些信息架构归类。

再接着,进行导航设计。

最后就是界面原型设计了。

相关文章

抖音直播带货,到底还能“火”多久?

抖音直播带货,到底还能“火”多久?

编辑导读:直播带货抉择了电商是抖音贸易化的重要一步,但火爆之下仍然存在着诸多隐患,本文作者对抖音直播带货今朝面对的3个主要问题举办了阐明总结,一起来看看~ 直播电商,毫无疑问是近 2 年最火热的规模...

新技术下的机遇与挑战

新技术下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个时代永远不缺乏优质信息,缺的只是触到达优质信息的本领。愿我们操作好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优美,勇敢前行。 那是2008年北京的冬天,那天风很大。 下午六点下班后,小美筹备打车回家,站在马路边的小美...

需求分析:豆瓣用户期待的“屏蔽功能”,有必要做吗?

需求分析:豆瓣用户期待的“屏蔽功能”,有必要做吗?

编辑导读:“屏蔽”成果是豆瓣许多用户都等候上线的一个成果,作者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梳理,对做“屏蔽成果”的大概性举办了阐明,并给出了本身一些思考和发起,与各人分享。 之前在微博和豆瓣里看到有不罕用户提出...

四步教你打造「专属」交互设计自查表

四步教你打造「专属」交互设计自查表

编辑导语:交互设计自查表,是在项目顶用来检测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和須密,比较交互自查表可以让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越发完整,确保没有什么漏掉的点,从而担保用户体验的完整性。本文作者团结事情履历,总结了一份交互自...

内容社区的“90-9-1”规则,过时了么?

内容社区的“90-9-1”规则,过时了么?

编辑导读:“90-9-1”法则是许多人在做内容社区时承袭的理论,可是间隔这个理论提出已经已往了整整14年,互联网情况产生了雷霆万钧的改变,这个理论是否还合用?本文作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本身的概念,但愿对...

从数据到大数据,数据技术工具的演变

从数据到大数据,数据技术工具的演变

编辑导语:大数据近些年来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话题,关于大数据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本文作者通过梳理本身看过的大数据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为我们先容了从“小数据”演化为“大数据”的进程是奈何的?而且分享了一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