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中,究竟谁在用拼多多?

访客4年前黑客资讯519

在人们认为电商巨头林立,新势力难以兴起获得红利的时候,拼多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并揽获了不少下沉市场用户的青睐?那么仔细研究一下,究竟是哪些用户是拼多多的“忠实粉丝”,又是什么亮点让拼多多能够持续收割这类用户呢?

14亿人中,究竟谁在用拼多多?

在互联网圈,有两个流量金库:

一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微信,代表人物是产品之神张小龙,每天有1亿人教张小龙做产品,也有1万人写文章拍小龙马屁(嗨,本人也不例外,详见上篇文章:《微信的“奇葩”设计真的奇葩吗?》)。

另一个就是拼多多,这个一路伴随着争议与质疑的电商巨兽,一路疯狂刷新着互联网人的认知,以一种磅礴的生命力不断向前狂奔,有人鄙弃,也有人欣赏,有质疑,也有掌声。今天就让我来蹭蹭拼多多的热度,聊聊拼多多的二三事。

14亿人中,究竟谁在用拼多多?

文章结构

一、是谁在用拼多多?

其实拼多多现在的成绩不必赘言,月活超4亿,GMV超京东,市值排名和百度上上下下,可以说拼多多的成功到今天已经是毋庸置疑,关于其成功的原因很多文章都谈过了,电商无外乎是“人、货、场”,对于货和场,没接触过业务的我不敢苟言,那么尝试从人的角度,来谈谈拼多多的过去与未来。

很多人对拼多多有一个误解,认为用拼多多的人都是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和你身边每天都关注“东边菜市场涨价2毛,所以我去西边的”的大妈大婶,实际上这些人群确实是拼多多的一部分用户,但如果以这个作为拼多多的用户画像,那未免也太小瞧这个“三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了。

拼多多的用户是所有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是对于性价比要强烈要求的人群 *** ,总结而言,是那群“有闲求省”的用户,而无论在社会发展的那个阶段,这群人永远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所涵盖的范围就非常之广了,我做了一张图来对拼多多的用户群体做一个具象展现:

14亿人中,究竟谁在用拼多多?

拼多多的用户群体

总结而言,用户分为:

小镇青年

小镇中年

大城市务工人员

老年

学生

而这些人的体量,可能在8-10亿的样子,而现在电商的覆盖人群还远远没达到这个数值,这中间既有电商存在学习成本的因素,也有信任机制并未在这些人群中建立起来的缘故。

搞清楚了是哪些人在用拼多多,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一章的工作,而很多问题也有了解答,留两个问题大家细品:

打开拼多多的网站,你几乎看不到像 *** 京东一样的商城展示,零星商品如需购买还得微信扫描,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拼多多的安装包比 *** 京东小不少,启动速度等也会更快?

二、拼多多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求?

我在文章结构中用了三个关键词来描述拼多多对于用户侧所提供的价值:

便宜

好玩

丰富

貌似很简单的描述,我们可以深入一点点,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些价值在拼多多出来之前没有被满足吗?

我带着同样的疑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求证:

拼多多诞生于2015年9月,我们将搜索引擎的时间节点调到15年9月之前,搜索“ *** 财报”和聚划算,可以搜到当年阿里CEO张勇对于财报的解读以及聚划算当年的目标:

14亿人中,究竟谁在用拼多多?

阿里财报与聚划算信息

从这些报道中,释放出了两个很重要的信号:

天猫营收增速下滑,阿里发力聚划算,但品牌产品依然是聚划算的主力;

移动端增速惊人,all in mobile开始呈现雏形;

这个时机无疑是阿里的转型期,而当时的京东,强东是这么说的:

14亿人中,究竟谁在用拼多多?

2015年的京东

三大战略:品质化、低价化、个性化,打造生活服务一体化平台。

好了,信息搜集到这,可能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了:

三大需求便宜、好玩、丰富,彼时的 *** 与京东都在着力解决丰富与便宜的问题,而对于好玩的需求,并没有进行满足;

两家电商的便宜依然集中在品牌的便宜上,很多长尾的商家货源的释放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新手期用户的转化率?

如何提高新手期用户的转化率?

很多伙伴们都听说过用户生命周期:新手期 → 成长期 → 成熟期 → 衰退期 → 流失期,但如何去判断用户处于哪个周期内,以及每个周期内用户对于产品的影响是什么却很少谈及。这篇文章作者将从产品角度聊一下...

产品之路第四年的再思考

产品之路第四年的再思考

每年的年初我都会强迫着自己梳理过去一年的成长与得失,并规划来年的目标与计划。今年也不例外,以下我将分别从产品工作、公司选择、写作、身体健康与中年油腻几个维度进行一些思考。 01 关于产品工作 去年一...

定位认识力:掌握属性、标签及市场思维

定位认识力:掌握属性、标签及市场思维

定位力的三大特质:标签思维、市场思维、属性思维。掌握好它们,就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加速成长。 为什么大哥能用“定位”解决那么多问题 去年加入得到大学,班主任硬性规定,每一个小组必须打磨出一个案例,在...

微信公众号为什么不搞「专栏订阅」?

微信公众号为什么不搞「专栏订阅」?

公众号在今年1月15日宣布开始灰度测试订阅号付费能力。最终灰度测试选择的是单篇付费阅读的模式,而非专栏订阅的模式。本文从业务、用户、产品定位三个角度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原因。 017年被誉为了“知识付...

瑞幸做空报告全面解读:掀开了“皇帝的新装”

瑞幸做空报告全面解读:掀开了“皇帝的新装”

文章从产品视角对《瑞幸咖啡做空报告》进行了全方位解读:瑞幸是时候脱下“皇帝的新装”了。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承认财务造假,股价暴跌近80%。 虽说楼倒众人推,但是楼起也是众人扶的。 瑞幸高歌...

教育平台,算不上一门好生意

教育平台,算不上一门好生意

从存活至今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来看,不少平台经过多年运作后还是处于“刚刚好”的状态,并未如想象中一般风生水起。并不断卡在课程评判复杂、流量利用率复杂、初创时期运作难、无法提供个性化服务等问题上。 最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