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一款成功的产品,是每个产品经理的梦想。但是很多时候,一款好的产品不一定会成功,产品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之一的重要因素就是竞争策略。
我们经常听到各种人在谈论竞争策略,那当我们谈论竞争策略时,我们都在谈论什么?产品如何在竞争中突围?产品竞争有没有一般规则可循呢?
让我们得从一场历史有名的战役说起。
从一场战役说起要说的这场战役,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历史上很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温泉关战役,这场战役中,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带领300个斯巴达和其他城邦的6000余名战士,在易守难攻的温泉关迎战波斯30万大军,最终以斯巴达人全军覆没,波斯伤亡2万人告终。
温泉关战役被改编为很多影视作品,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扎导拍的电影《斯巴达300勇士》,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当然,影视作品难免有艺术加工的情况,这里我们不做讨论,我们只讨论战役中采用的策略。
当30万波斯大军兵临城下时,斯巴达人并没有投降或者逃跑,他们用了两种策略,一是尽可能的团结希腊其他城邦,二是将波斯人引至易守难攻的温泉关,在狭窄的关隘里,人多不具备显著优势。最终,温泉关战役以波斯损失2万人而告终,直接影响了第二次希波战争,为雅典的撤离争取了宝贵得时间。
而后雅典养精蓄锐,等待波斯军队进入萨拉米湾,雅典在此集结了300多艘战舰,由于波斯军队不善海战,被希腊的小而快的战舰打得措手不及,最终薛西斯只得带领残余部队撤退。
我非常认同邹大湿的一句话:
从来没有以弱胜强,一切竞争的本质都是以强击弱。
从军事力量对比上,斯巴达人是妥妥的弱势,但是当列奥尼达把战争地点放在温泉关,训练有素的斯巴达人反而是强势的一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竞争突围的三种思路:一是不择手段提升自己实力,二是转换战场,在自己占优势的战场交锋,三是放眼未来,在未来有利的战场上迎接敌人。这也引出了产品竞争突围的三种思路。
思路一:提升实力,丰富兵种在古代战争中,我们往往以人数来判定军事实力,但是产品的竞争其实更像是现代战争,除了人数,兵种的丰富程度也至关重要。
产品的竞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单品竞争、系列竞争、生态竞争。
单品竞争很好理解,就是一款产品之间的较量。比如某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而他的竞争对手推出了同样一款智能音箱,这就叫单品竞争。当然,在大厂之间,单品竞争的情况比较少见,这种情况多见于某些垂直领域的初创公司之间。
系列竞争就是产品系列之间的竞争。比如目前市面上就有很多款价位不同的体脂秤,产品系列的形成一般是围绕不同人群推出不同价位产品的结果。
生态竞争是产品生态之间的竞争,这些生态中的各种产品相互协同、相互补给,满足用户各方面的需求。比如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阿里的电商生态等。再比如我们现在在做的SaaS产品,很多人也一直在呼吁:“要把产品做厚”,大都是想要做产品生态。
产品的竞争往往都是高层打击低层,如果产品陷入竞争无法突围,可以考虑联合其他商务伙伴,形成组合优势。
小爱音响就是一个利用产品生态的典型,当初智能音箱火爆的时候,我就打算为自己家里面采购一台智能音箱。在决策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考虑过除小爱以外的其他音响,因为我家已经购买了很多小米的设备,比如电饭煲、电视、电动牙刷、体脂秤、手环等等,而小爱同学基本都可以连接甚至控制这些设备,对我来说俨然一个小管家,给我带了很多方便。
这就是生态的力量。
小米官网
思路二:转换战场,扬长避短对于很多初创型企业,谈论生态甚至系列都是不现实的事情,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这个时候就不能硬上,可以选择转换战场,在自己有优势的地方迎战。
举个例子,2017年,喜马拉雅推出自家的智能音响——小雅,大家都知道,喜马拉雅是做音频分享平台的,既没有阿里的庞大用户,也没有小米的硬件技术,但是小雅音响最后非常成功,销量甚至一度逼近国内音响前三。
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差异化。打开小雅的介绍页,你会发现小雅音响并没有去宣称自己的音质多牛逼,自己的技术多智能,而是告诉你,我的内容有多强势。
产品思维是认知用户,创造价值,并且落地迭代的工作方法论。就像自己转岗产品经理时的想法,认知用户 + 落地迭代,可以加强商业敏感度,更好追本溯源,做出有用户价值的产品。 从事互联网金融产品工作453天...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产品梦,但是光有想法肯定是不现实的,毕竟谁都会想,但是要想实践并落地却很难。那么做好产品需要具备什么要素呢?或许“渣男思维”能助你一臂之力。 经常有朋友找我说,“我想到了一个点子,...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德经》 我在《如何在逐物不返的年代抓到需求的本质?》中提到,用户需求是一个想要、要得起、要的行动的连贯过程,要考虑成本和体验因素。通过满足用户需求...
从房似锦卖房的方式和过程来看,如果将她放在互联网公司里,她肯定是一名厉害的产品经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身上具备了产品经理的典型特质。而这些特质,恰恰是我们做好产品所不可缺少的。 最近大火的《安家》...
产品经理面试与笔试中,经常会出现类似标题所示的题目,那么这类题到底是想考察什么点呢?我们又该如何回答避免踩雷呢?笔者将为大家揭晓答案。 首先,给大家看一道考察产品思维的题目: 这道题看起来和实际工...
本文认为,用户、协调、商业、迭代,是产品经理工作中避不开的关键词,基本工作也都是围绕它们而展开。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产品思维,又该如何围绕这几点去深入思考,去洞察产品精髓。 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一道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