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100个人后我对社交的看法

访客4年前黑客资讯947

新的板块,一个产品人应该具有实验精神,没什么样本,所以以自己做实验,来体验不同的事物,将感悟和思考作为结论带给大家。当然只是自己的理解,没有经过精确的数据验证,也是在不断迭代中。

聊了100个人后我对社交的看法

先上目录:

背景

我们更先看到他人的角色

社交是满足需求活动

社交需求会被暂时满足

话题是社交的核心,依附于场景

利用话题降低社交成本

背景

两周前,曾经只用微信和 *** 聊天的我下载了这些软件。

自实验|聊了100个人后我对社交的看法

自实验|聊了100个人后我对社交的看法

因为我想了解我想了解:

我们为什么社交?

社交产品该怎么做?

在这过程中,我和学弟学妹聊求职、和前辈聊工作、和业内人士交换想法、也匹配了很多陌生人,认识了一个职业规划师、一个待业青年和一个实习导演。

算下来,两周新增聊天人数102个,聊天超过50句人数为21个,微信内聊天人数24个,其他软件聊完加微信的有3个。在聊天过程中,我一直分析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得出了以下的思考。

我们更先看到他人的角色

《社交天性》中说:人类天生就是爱社交的社会动物,有一种内在需要,即与他人建立链接并找到归属感。最近自己的社交圈变化和扩张来源于自己角色的变化,而自己的需要其实来源于完善角色的需要,为了适应需要快速进入到那个角色的圈子,才会与不同角色的人建立连接。陌生人社交都是看角色,熟人才会看表层感知之外的资源架构和能力。

角色是多变的,我在这两周扮演了一个有求职经验的学长、一个刚入行的新人、一个希望交流的同行、一个寻偶的单身汉、一个想要倾诉的人。社交永远存在的机会也源于不同的年龄群、不同的年代人们的角色增加或者发生变化,不同的社交工具和载体也会产生新的机会。

社交是满足需求的活动

社交是有目的的活动,当达成社交目的时候,就会暂时停止,而需求也会分类,我更倾向于归结成你心中要找的人的角色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

你在领英找知名企业的校友,你的目的是希望了解如何进入到那个企业或企业内的个人发展情况,此时你要找的人的角色是清晰的 ;你在左划右划,希望找到颜值高、性格匹配的人,你的目的是找到适合的人谈一段恋爱,但此时你心中要找的人是模糊的;你在求职和申请学校时,你要加入很多相关群,你的目的是不错过任何一个信息,希望抱团取暖,此时你其实不是在找人,而是在找信息,认识人的诉求其实是其次,当然这也是社区范畴,属于弱社交。

对于角色清晰的社交,平台应该做的是汇聚尽可能多的优质用户,做好分类管理、搜索和筛选功能,尽量缩短用户的寻找路径。对于角色模糊的社交,也是我们经常说的陌生人社交,需要做好匹配和话题引导,后文会说。

我们总希望找到和有一定相似的人,因为可以设置参考对象和标签,更好的达成目的。目的源于需求,激 *** 绪,情绪操控行为,你内心更底层的情绪, *** 、求知欲、恐惧、焦虑……我们需要满足或转移它们。没有满足需求前,人们不会停止社交行为,但是人们的需求是不会被永远满足的,只会暂时性满足。

社交需求会暂时性被满足

两个陌生人进行社交,其实中间是存在壁垒的,需要“破冰”。这时候角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刚认识的双方都需要先看到对方的【角色】,比如轻聊和她说会用公司、学校、职业、标签、日常、等尽量将用户角色定义的更加具体。但是聊了那么多人,我发现即便将一个人的【角色】定义的很清楚,仍然很难完成从陌生到熟悉的破冰。

陌生人社交软件不希望用户快速建立熟人关系。人们怀着目的进行社交,大多都是针对一些寻偶、诉苦的低频需求,而要找的人的角色其实并不明确,陌生人社交软件需要保持你高频的需求。如果你尽早的达成目的,需求得到了暂时满足,就会降低社交频率,即上软件的频率。

既然都熟了,加个微信不香吗?而且现在他们商业化的 *** 大多都是花钱买推荐数量和曝光机会,如果入了坑,永不满足的需求也会带来持续的营收。

话题是社交的核心,依附于场景

相关文章

运营人的成长与竞争力模型

运营人的成长与竞争力模型

编辑导语:说到运营,这是一个很难和外人说清楚的事情,事情内容的遍及使其往往会被误觉得是打杂的。本文作者主要说明白奈何证明本身的专业性,将本身和门外汉、行业新人有效地域分隔来,将这份事情的代价真正的揭示...

下一代互联网社区,离我们还有多远?(二)

下一代互联网社区,离我们还有多远?(二)

编辑导语:上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关于互联网社区与租委会之间的干系,以及下一个互联网社区在哪?详情:《下一代互联网社区,离我们尚有多远?》;本文作者就“租客委员会”谈谈怎么实现这个观念以及它的代价。...

不同类型的产品经理去摆地摊,都会卖些什么?

不同类型的产品经理去摆地摊,都会卖些什么?

产物司理的中年危机是不行能的,除了开滴滴、送外卖,还可以摆地摊呀。 前段时间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年数35+的产物司理只能开滴滴、送外卖,但最近跟着地摊经济的红红火火,产物司理又有了新的职业偏向选择:...

“外卖自由”不再,谁该为越来越贵的外卖负责?

“外卖自由”不再,谁该为越来越贵的外卖负责?

编辑导语:“饿了么”是2008年创建的当地糊口平台,美团外卖于2013年正式上线,跟着二者逐渐进入到各个巨细都市,人们也习惯了用手机点外卖,节减时间的同时还可以省钱。可是“外卖自由”很短暂,如今外卖价...

进击的设计师(1)——如何为B端产品创造价值

进击的设计师(1)——如何为B端产品创造价值

编辑导语:在日常做项目中,设计师属于被动的脚色,接到靠山的设计需求但却没有参加接头,没有表达出本身的想法;设计师应该如何化被动与主动,为产物缔造代价?本文作者对此提出了几个层面的要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产品经理,到底是拼天赋,还是靠后天努力?

产品经理,到底是拼天赋,还是靠后天努力?

编辑导语:对付产物司理来说,毕竟是天赋更重要照旧后天尽力更重要呢?许多元老级人物认天赋更重要,而本文作者却提出了差异的概念,从代价观、逻辑力、常识体系和与产物相关的基本性事情四方面举办了叙述。关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