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滴滴没有「我已上车」的确认键?

访客4年前黑客文章835

在 *** 购物后,纵然物流已签收,买家仍然需点「确认收货」;在美团点外卖后,用户也需要点「确认送达」;但为什么滴滴不需要用户确认「我已上车」、「我已达到目标地」呢?这个产物设计背后有什么深意吗?我们又应该如何领略呢?本文从三个脚色方,四个差异角度来拆解滴滴没有「我已上车」简直认键的原因。

为什么滴滴没有「我已上车」简直认键?

某天中午,我领着快递,拿完外卖,筹备美滋滋地吃完后坐滴滴出去玩。

在我上车的一瞬间,我脑筋一乱:咦,在那边可以点「我已上车」?找来找去,行程都已经开始了也没找到。

哦!坐滴滴一直都不需要搭客确认「我已上车」。

我们在电商平台购物,显着物流已经确认是本人签收,订单还在待收货状态, *** 也要买家去点「确认收货」。在外卖平台点外卖,在骑手确认送达的环境下,也需要用户点「确认送达」。

但为什么滴滴不要求用户举办相关确认操纵呢?

假如这是一道产物口试题,我们如何拆解会更浮现精采的产物思维,奈何的思考问题角度会越发分呢?

滴滴出行涉及三个脚色:搭客、司机、滴滴平台。我们可以从三个差异脚色的体验、目标去拆解问题。

一、从对搭客的“用户代价”出发

作为一个2C的产物,方针用户的用户体验及成果的用户代价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俞军的用户代价公式来阐明在搭车流程中插手这个设计的可行性和须要性。

“百度贴吧之父”俞军曾提出:

用户代价=(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本钱

这个公式也可用于判定产物成果点的代价。

如果搭客在上车后都要确认「我已上车」。“新体验”是每次搭客上车后,需要特别用手机打开滴滴出行App点一个确认按钮。看上去并不巨大的操纵,实际上却坚苦重重。

许多时候人们选择坐滴滴是因为赶时间,其他民众交通太慢了。在一种慌忙、要事在身的环境下,哪怕只是多一个简朴的操纵也显得“十分贫苦”。纵然不赶时间,但在与伴侣一起坐车时,搭客更多的状态是和伴侣谈天,也很容易健忘这个操纵。

因此这个设计并不能普适大部门场景——(新体验-旧体验)<0。

纵然滴滴已经造就了用户习惯,每小我私家都知道上车后要点确认按钮(就像坐公交车要滴交通卡一样自然)。但对付搭客来说,越迟点「我已上车」,车费越自制,对本身更有利。所以搭客不会有动力去点,甚至会以各类来由去推迟点「我已上车」。所以「替换本钱」同样很高。

因此按照公式:

用户代价=(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本钱

这个成果点对搭客来说,用户代价为负,不行取。

二、从司机的脚色定位来思考

搭客确认「我已上车」流程会激发一个问题:搭客假如一直不确认已上车,司机是出发呢,照旧一直等呢?

这会影响司机的出行效率,间接低落司机的收入。

别的,司机作为处事者,与被处事的搭客对比,处于弱势职位。无论搭客出于哪种原因(存心、健忘、嫌贫苦)最终没有点「我已上车」。此时,处于弱势职位的司秘密提醒搭客,假如搭客脸色欠好,或存心延迟,司机很大概蒙受恶意差评、被无来由投诉,最终导致司机流失。

对付滴滴来说,司机、搭客同等重要,两者体验都要做好。若司机流失到其他平台,显然会冲破滴滴的多年来维持的出行生态。

三、从滴滴出行平台想“办理什么问题”出发

我们回过甚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插手「我已上车」这个成果呢?假如没有这个成果,是否影响搭车的主流程?这个问题是否有须要用这种 *** 办理?

Q:在什么场景下,需要搭客点「我已上车」按钮?

A:搭客上车后,司机开车之前。

Q:为什么搭客要点「我已上车」按钮?

A:因为怕司机提早开始行程,可能司机接错人。

颠末阐明,我们知道“我已上车”按钮本质上办理的是:司机在约定的所在、时间,接到正确的人,而且实时开始行程。

今朝,滴滴是否有法子来担保这一点呢?

谜底是必定的。

为了让司机在约定的所在、时间,接到正确的人,滴滴出行App内置了及时舆图成果。司机、搭客两边可以按照及时舆图、两边 *** 信息来寻找互相;而且上车后,一般滴滴司机城市问搭客“尾号是否为****,去的处所是不是***?”。

为了让行程实时开始并计费,司机必需举办点击「搭客已上车」的操纵;因为点击后,才可利用滴滴内置的导航成果,这是一个十分顺滑的成果与成果之间的链接。

相关文章

2020,知乎的终局战争

2020,知乎的终局战争

互联网下半场,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都受到了冲击,难以幸免,而知乎亦是如此。当浮躁、喧嚣、碎片化等现象袭来,重长内容、内容沉淀、内容价值的知乎该如何应对注意力之争,面对终局之战呢? 如何看待 XXX ?...

“互联网+”在分级诊疗中有哪些机会点?

“互联网+”在分级诊疗中有哪些机会点?

分级诊疗制度今朝正在提高处事本领与保障机制中,各处地址这项制度上也有差异水平的落实,那么“互联网+”可觉得分级诊疗做出哪些助力呢?它又有哪些时机点呢? 一、国度对分级诊疗的顶层设计 2015年《国务...

B端产品心法(3):B端产品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B端产品心法(3):B端产品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今天开始第三篇,也是很多人需要知道,并直接关系到当前产品价值份量及生命长度,可以发展性预估及具体实施的战略战术打法的问题。  B端产品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大数据?价值链条?利益关系?人脉关系? 声明一...

KANO模型: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必备思维模型

KANO模型: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必备思维模型

编辑导语:KANO模子是一个典范的定性阐明模子,是产物人必懂的需求阐明法。它一般不直接用来丈量用户的满足度,常用于识别用户对新成果的接管度。辅佐企业相识差异条理的用户需求,找出顾主和企业的打仗点,挖掘...

投放持续亏损,如何建立在线教育低成本用户增长黄金闭环?

投放持续亏损,如何建立在线教育低成本用户增长黄金闭环?

编辑导语:受疫情的影响,线下的教诲机构蒙受了重大的冲击,而线上教诲机构也由于用户的大量增加而发生了剧烈的竞争。如今,线上教诲机构正面对着诸多困局,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成立一个低本钱的用户增长黄金闭环?如...

产品体验报告:微信读书,让阅读不再孤独

产品体验报告:微信读书,让阅读不再孤独

编辑导读:与其他的阅读APP差异,微信念书从一开始就含着金钥匙出生,背靠微信,主打社交化阅读。本文作者从产物概述、市场状况、需求阐明、产物阐明、竞品较量等几个维度对微信念书展开了梳理探究,与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