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都遇到过这些情况,看到⼀个好⽂章想评论收藏时,会提示我们先登录;在⽹上购买的商品想看看发货没,系统却提示你先登录;想进⼊后台看公司的数据都必须先登录后才可查看;有的产品提供多种登录⽅式,⽽有的却只能⽤账号密码登录…
那,登录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呢?什么情况下才需要登录?为什么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端⼝不同所使⽤的登录⽅式也会有所不同,接下来就让我们⼀起解析⼀下登录的那些事⼉。
登录,解决了⽤户与系统间的“告知与识别”的问题;就像我们在路上遇到熟⼈,他的脸“告知”了你的⼤脑他是谁,你的⼤脑才会把这个⼈的信息、与你的关系等信息“调”出来, 你才能叫出对⽅的名字。
其实登录就是这样的⼀个过程,将现实的我们与虚拟的我们进⾏匹配——现实的我以登录的⽅式“告知”了系统对应的虚拟的我是哪⼀个,系统才能从后台精准调取相应的信息去展示给我,买了什么,能操作什么,数据是多少,每个⽤户都是不同的。
那不做登录可不可⾏呢?
不做的话不但解决不了⽤户与系统间“告知”与“识别”的问题, 反⽽会让三⽅陷⼊混乱,产品不知道⽤户是谁,⽤户也找不到⾃⼰的信息,有些业务也⽆法操作……
⽆论登录⽅式如何简单、流程如何优化,⽤户与系统间都需要有⼀个“告知并识别” 的过程。⽐如在社交型产品中,如果不做登录会怎样,系统不知道消息是发给谁的,也不知 道发消息的⼈是谁,这是⽆法满⾜社交这⼀需求的。
二、登录的方式有哪些,都有什么意义呢? 1. 验证码登录验证码登录,是当前很多产品推荐使⽤的登录⽅式,特别是移动端,也经常⽤在拉新的运营活动中,⽐如领券、领红包等。此登录⽅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优点:
短信验证码具有时效性和随机性,相当于动态的密码,能有效防⽌登录密码被破解;
验证码登录不需要⽤户强⾏记忆平台账号和密码,降低了⽤户的记忆成本和操作复杂度,提⾼了登录效率;
对于未注册的⽤户,也简化了注册流程,提⾼了注册率;
缺点:
短信发送是需要付费的,对于有一定用户规模的企业来说成本会比较高;
因手机信号不好、手机号欠费或者第三方短信运营商的问题,验证码可能发送不了或延迟发送,导致用户无法登录,这时需要考虑给用户提供其它解决方案;
因手机号回收,可能会导致账号信息被他人使用,存在账号安全隐患;
以小红书app为例,我们看一下手机号验证码的数据流转:
功能流程:
功能点说明:
注意的点:
什么样的验证码有效,比如验证码的有效期、可获取的时间间隔、同一个手机号在同一时间段有多个验证码相同时;
被机器恶意消耗短信配额时怎么办,在pc端一般会让用户输入图形验证码、点击某一处拖动等方式来判断是否人为操作;但在移动端,为了简化流程,只有系统识别到有黑客攻击的意向时才会加入是否人为操作的判断。
用户获取不到验证码时怎么办,导致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但用户在使用时不会想那么多,这时我们就需要考虑怎么引导用户去解决他当前遇到的问题。
2. 账号密码登录密码登录,就是我们常见的账号密码登录方式,而账号密码登录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手机号+密码,邮箱+密码,自定义的用户名+密码;有的平台直接选择一种方式,大部分平台会结合多种方式去登录。
(1)手机号+密码
优点:
账号便于记忆;
有利于企业获取到用户的联系方式,方便后续运营;
无大的隐形成本;
缺点:密码登录的通用缺点都有
适用于:手机号+密码的登录方式pc、移动均适用,也是当前很多产品使用的登录方式之一
(2)邮箱+密码
优点:
能获取到用户的邮箱,可用于后期的邮件推广
用户自己的邮箱,账号便于记忆
缺点:
用户容易忘记密码,记忆成本较高;
邮箱的普及率不太高,特别是老年人或者使用网路较少的人
适用于:多适用于国外的产品,或者企业内部使用的产品;
(3)自定义的用户名+密码
优点:未强制获取用户联系方式,不会导致用户反感;
缺点:
账号、密码均不容易记忆;
未能获取到用户的有效联系方式,不利于后期的用户运营;
这种方式不利于验证用户身份,并不知道是否是本人在操作;
密码容易被破解。
适用于:是之前主流的登录方式,现常见于海外产品、企业级产品;
接下来我们以小红书为例,来深入看一下手机号+验证码登录方式。
数据流转:
功能流程:
功能点说明:
虽然有不同的账号密码登录方式,但以下缺点每种方式都存在:
用户记忆成本高,可能会因为忘记密码而中断登录流程,登录效率低;
登录密码属于静态密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改变,被破解的概率较高,存在被盗风险;
此方式只适用于已注册的用户,未注册用户需要去注册页面走注册流程;不利于新用户的引入;
要注意的点:
账号密码登录所用的账号,无论用手机号、邮箱、自定义用户名来登录,在当前平台内必须是唯一的;
在阐述这篇文章前,这里请允许我给各位关注我的小伙伴们先道个歉。最近因为个人以及工作上的原因,欠下的文章迟迟没有更新,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新来的小伙伴可以去回顾下上篇文章的内容,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
电子签名行业的竞争,是互联网巨头们To B业务竞争的一个缩影,而谁能从资源、到本领再到生态体系的全方位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在《科技的天性》(The Nature of...
在我进入工作之前,“生鲜”对于我来说是模糊的。随着逐渐地对行业资讯,以及流通链路中的关键环节、行业大佬进行采访,逐渐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我将从生鲜行业的消费市场开始讲,然后溯源至供应链及源头...
内部系统是B端的一个偏向,业务具有细密型和巨大性的特点。产物经抱负要浮现自身代价,需要在充实挖掘用户需求的基本上,提效降本,给业务赋能。 有小同伴问:B端产物司理应该用什么要领去主动发明需求,尤其是...
陪伴着产物司理的爆红,一个与此雷同的岗亭业务阐明师却低调许多,许多初入职场的同学对这两个地位也分的不是很清楚。本文团结本身切身经验谈下对两个岗亭的领略。 01 由来 1. 业务阐明师 业务阐明师一般...
编辑导读:说到直播带货,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价值低,所以各人都猖獗下单,销量爆满。但实际上,直播带货的价值往往更贵,那为什么直播带货的销量却依然可观呢?本文从三个方面临此展开了阐明接头,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