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大量单词app涌现出来,似乎是使得背单词这件事更轻便了,但是他们都能帮助到背单词?背单词到底哪家强?
老早我还没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在某教育机构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词汇老师,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借助app来背单词,我通常给学生安利、以及我备考的时候用到的一套13天背词计划是这样的:把一本词书(你没看错我就是背红宝书出来的)分成13个list,一天两个list,早晚正序背,从list1起;中午倒序背,从list13起。
这样的好处是学得快,且不容易忘记。到背每个list时,先刷一遍词(看词和释义),然后盖住解释,看词回想释义,把不认识的单词看解释后标记出来,然后一边默写一边默念单词释义;再盖住解释回想释义……一直重复到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为止。原理就是大量重复不认识的单词。
随着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大量单词app涌现出来,似乎是使得背单词这件事更轻便了,但是他们都能帮助到背单词?
以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下面就说了:
目的:背景是最近正在负责一个单词app,写这篇分析主要是为了做些竞品分析,以给今后的产品和运营思路提供一些ideas;
读者:我自己、想要了解单词app的同学;
对象:有道背单词、百词斩、扇贝、不背单词;
角度:用户需求、盈利模式、核心用户体验。
用户需求集中于提升自己、准备考试:
满足“提升自己”这个需求的app在“背单词”这个体验上做完整,强调“背、记”这个环节,最终目的除了留存,可能还有付费功能转化率。例如:百词斩、不背单词、有道背单词等;
满足“准备考试”需求的app除了“背、记”,还会在考试例句、真题中解析、应用,且通常充当教育机构交易漏斗的之一环,最终目的是提高课程销量。例如:考满分、新东方乐词等。
盈利模式 1. 付费课程、版权内容为主(1)对应“备考”这个需求的产品对应的公司,通常是这样的盈利套路:获取早期备考用户->引导到付费产品->拉群卖课。
所以这类公司通常有好几个app,除了背单词app外,还有真题练习相关的其他app,按照学科分类就能分成四六级、考研、出国等不同app,再针对这些学科做精细化运营。
步骤1-获取早期备考用户:通过单词app作为主要获客路径,符合英语考试的传统学习流程,从背单词开始。所以此处的app主要责任是将用户转化到备考的下一步——真题练习。
步骤2-引导到付费产品:此时用户已经刷完单词,具备考试所需的词汇量,开始做题,考试意向已非常明确,且有强烈的付费转化意向。此时销售会向注册用户打 *** 卖课了,用户也在app里主动联系教育机构。
步骤3-拉群卖课:用户购买课程后,会被拉到微信小群,此时老师介入,会给用户发复习资料等,同时引导复购。
所以,以上总结出这类单词app的特征:
卖课是最终目标,单词app不具有付费属性。可能有,但是体量小,比如词根词缀这样的付费内容,但是天花板明显;
仅充当交易漏斗之一环,用户生命周期短。试想一个备考的考生需要用多长时间学完这门考试的词汇,以我所见到的同学来看,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超过一个月的基本上一边背一边忘了;
单词应用是核心需求,真题例句内容是背单词的标配。因为要跟考试结合,同时可以有意在这些内容上引导用户到步骤2的产品上。
(2)对应“提升”这个需求的产品对应的公司,并不是什么在线教育机构,而是名副其实的内容产品,通过付费内容、周边产品盈利。
一个成功的例子应该是百词斩了,百词斩的背词内容是很有体系化的,翻看他的单词详情页面就发现,一个单词的解释含有:简明释义、配图例句、形近词、英文释义、单词象形。
而其他单词app通常只有:简明释义、例句(不配图)、英文释义几种。所以百词斩有较强的竞争壁垒,因为尤其是配图例句、象形词这两项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百词斩已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出版了单词书。
另外,除了在单词解析上下功夫之外,还有一种容易形成壁垒的路径,就是词单多样化,除考试科目词单,还有生活场景类的词单,比较好的例子是有道背单词,有各个主题的词单,如电影、圣诞节、情人节、美食等,每个词单只有百来个单词,很实用。且我已经看到有“上传自己的词单”这种功能了,后续有没有可能发展出网易云歌单那样的社区来就不好说了。
因此,总结一下这类app的特征:
付费产品的套路。核心功能/内容使用户留存,具有竞争力、差异化的功能/内容使用户付费。
用户生命周期长。因为考试不是必选项,所以不需要快速背完单词,希望背单词保持英语能力,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跟着互联网在教诲行业的渗透,大量单词app涌现出来,好像是让背单词这件事更轻松了。本文作者对背单词市场近况及成长展开梳理,并对相关App举办了具体阐明,与各人分享。 媒介 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都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