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德经》
我在《如何在逐物不返的年代抓到需求的本质?》中提到,用户需求是一个想要、要得起、要的行动的连贯过程,要考虑成本和体验因素。通过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用户价值。
聊完了需求,我们来聊产品问题。关于产品,我们很容易陷入“如何让它受市场欢迎”的构思和遐想,具体它又可以拆解为三个问题:卖得动、卖出价、卖得快。
面对这三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
一、MVP的逻辑是什么我们知道,企业的目的是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而本质上,交换的不是产品这个媒介,而是产品背后的各种用户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要想创造足够成功、足够有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用到两个定义:
最小可行产品(MVP):我手上有一个产品,我想说服你并卖给你;
产品匹配市场需求(PMF):你有需求,我来找一个产品符合你的需求。
你有一款产品,想拼命说服消费者,告诉他这款产品质量十分可靠,价格也很便宜。但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商家卖的是房子(产品),但消费者要的却是一个家(需求)。产品和需求之间,有一个契合点,否则消费者不愿意支付使用成本。
同时,企业也无法无限度地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因为企业的资源有限,而且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这些条件也就意味着,企业要做出取舍,而且需求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一定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特定的结果,而是一个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的自适应过程。它要求企业做出来的产品,是综合考虑多种允许和约束条件下的结果。
有了这些条件,你的用户群体就该是非常明确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经理说,你的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 *** 。
因为,不同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当某个产品完全满足了某个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某类需求,那么就可以说这个用户是该产品的一个用户。在这一点上,你的核心用户一定是异质性的,他们对你的产品有强烈的情感归属,让他们为之着迷,并愿意为你摇旗呐喊,去感召更多的跟随者。
当一个伟大的产品没有契合市场时,市场就会赢;当一个糟糕的产品契合了市场时,有可能产品赢,也有可能市场赢;当一个伟大的产品遇到一个伟大的市场时,产品就会赢。
MVP的作用是帮助企业思考制造什么产品,试错有成本,越小的产品,试错的单位时间和单位成本都越低。而PMF的作用是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的缝隙,本质是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白。但产品在未推向市场之前,都是假设,为了找出契合点,我们需要基于TTPPRC模型的全流程进行地毯式思考。
TTPPRC模型是一个很好的创业类项目的行业分析模型,由趋势(Trend)、流量(Traffic)、包装(Package)、产品(Product)、重复性消费(Revisit)、成本(Cost)的英文首字母构成。随着新技术浪潮的到来,很多项目属于新生领域,使用传统的SWOT竞争力分析或者投资收益分析等各类模型,往往无法详尽说明领域中的重要因素和其中联系,而TTPPRC模型刚好补充了这个短板。
TTPPRC模型
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不展开“TTPPRC模型”。将这个模型放上来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并非只是做产品,而因结合市场和企业自身条件综合考虑。
具体如何结合呢?这里就要用到PMF了。
二、PMF的逻辑是什么一般有三种方式的PMF:
用更好的产品满足一个已有的市场;
用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一个已有的市场;
创造一个新产品满足一个空白市场。
如下图所示:
三种PMF举例
PMF的作用是认识到市场里面是否有需求,并拼命验证它。之所以说PMF比MVP更有效的原因在于,竞争全球化和物质极大化的今天,产品同质化严重,同一个赛道,即使技术含量足够高,仍然有数百个竞争对手盯着同一个细分市场,然后这里面还有数十个跨国巨头或者“独角兽”。
一部分原因在于,技术不再是壁垒,商业模式不再是秘密,管理团队更加职业化。
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在消息越来越对称和选择面越来越广的前提下,消费者在对一个产品不能确定价值的情况下,就会寻求比较。
从房似锦卖房的方式和过程来看,如果将她放在互联网公司里,她肯定是一名厉害的产品经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身上具备了产品经理的典型特质。而这些特质,恰恰是我们做好产品所不可缺少的。 最近大火的《安家》...
产品思维,可以理解为利用现有资源满足用户需求的思维。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用户、场景、需求等几个要素。而运用这种产品思维不仅可以用来做产品,更可以用来运营微信公众号,帮助号主更明确找到用户、抓住需求、运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产品梦,但是光有想法肯定是不现实的,毕竟谁都会想,但是要想实践并落地却很难。那么做好产品需要具备什么要素呢?或许“渣男思维”能助你一臂之力。 经常有朋友找我说,“我想到了一个点子,...
本文认为,用户、协调、商业、迭代,是产品经理工作中避不开的关键词,基本工作也都是围绕它们而展开。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产品思维,又该如何围绕这几点去深入思考,去洞察产品精髓。 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一道面试题...
产品思维是认知用户,创造价值,并且落地迭代的工作方法论。就像自己转岗产品经理时的想法,认知用户 + 落地迭代,可以加强商业敏感度,更好追本溯源,做出有用户价值的产品。 从事互联网金融产品工作453天...
做出来一款成功的产品,是每个产品经理的梦想。但是很多时候,一款好的产品不一定会成功,产品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之一的重要因素就是竞争策略。 我们经常听到各种人在谈论竞争策略,那当我们谈论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