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 论:如何通过价值度量来为设计团队赋能?

访客4年前黑客资讯410

在设计领域中,运用数据研究分析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可用性工程师,而分析设计影响力的统计 *** 却寥寥无几,今天这篇文章讨论了如何将设计在项目中发挥的作用转化为可度量指标,并引入了一套参考标准来帮助团队估算分数,推荐对设计 *** 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设计方法论:如何通过价值度量来为设计团队赋能?

希望大家能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敏锐的设计嗅觉与对工作的反思能力,将每次项目流程中的经验规律总结为可以复用的理论 *** 。而这些可复用的理论 *** ,就是大家常说的 *** 论,这是进阶到高段位设计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彩云预警:内容略有深度,不懂的地方尝试多读几遍,也可以去翻翻原文。)

我们如何辨别自己是个真正有影响力的设计团队,而非作图机器?是时候来为我们的设计团队赋能了,给他们机会来展示设计在哪个阶段,以怎样的方式真正地提升了价值。

麦肯锡设计指数(MDI)已经大范围地印证了设计的商业价值。报告显示,表现更佳的设计可以将自身的收入以及股东回报收益提升至同行的两倍之多。然而,设计师们仍然普遍面临着以下问题:

项目时断时续,导致设计师们失去动力与关注度

拥有潜在影响力的设计工作并未被得到执行

设计师拿到的直接是解决方案,他们不得不尝试着把项目反推问题所在。

设计师接触不到利益相关者,或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并未参到项目中

商业策略以及预期结果并不明确

与合适的同伴共事,带着严谨的态度、足够的耐心以及实事求是的想法,这些障碍都可以被扫除,但在下个项目中,所有的困难又会浮现出来。

我们更习惯去度量可用性,进行统计分析,展示诸如怎样提高了电商平台上的转化率,或是人们向下滚动网页的距离。长此以往,我们无形中创造了一种设计文化趋势,单纯设法让尽可能多的人去点击某个按钮。

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设计风向,着手使用更为连贯一致的 *** 来度量设计的潜在影响力。为此,我们需要创造一个人们能够看得到,乐于采纳的度量指标。

01 初识DIET(设计影响评估力策略)

DIET提出了一些关键性问题,它们对于设计师在其工作中发挥影响力至关重要。在项目的关键阶段,设计师的解决方案将得会到与其对应的DIET分数。

数字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以进行切入和讨论的对象,保证讨论内容不会偏离重点。这些数字背后包含的意义对设计师而言更加至关重要,它反映出事物背后的原因而非表象。此外,将优秀的设计要素归纳为数字也可以跨越设计和业务指标之间的鸿沟。

02 我们为什么要专注于产品指标?

“之一步,测量任何容易测量的东西,就开始阶段而言还可以接受。第二步,忽略那些不容易测量的东西,或是给这些指标任意填一些量化值,这将得到非自然且充满误导性的调研结果。第三步,假定那些无法轻易度量的指标真的不重要,这样的做法是盲目的。第四步,断言那些难测量的指标并不存在,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杀。”“企业的优先任务:对新业务需求的持续研究,”

——Daniel Yankelovich,1972

Kristin Zibell的用户体验指标是用以度量客户体验的绝佳 *** ,它将用户体验指标与商业目标联系在了一起。

设计方法论:如何通过价值度量来为设计团队赋能?

资料来源: Kristin Zibell然而,产品指标(例如转化率或是完成任务的时间)无法度量设计的潜在价值,我们得到的是产品产出的度量结果。

产品可以是方形的轮子或是巧克力做的消防员(注:比喻没用的产品),改进这些产品可能会改善度量结果,但这样并不能帮助我们达成目标。

如果身为设计师的我们把时间都花在了怎样让数据变漂亮上面,那么创新是如何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的?

03 度量提供了统一的语言

在17世纪时,人们使用水和酒来标识温度,但这样得到的测量结果并不精确。直到华氏温标(注:由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发明)出现和常量参考值的引入后,测量精度才有所改善。

在华伦海特对这些常量进行研究的早期实验中,他将一杯冰水的温度定为低刻度,其妻子腋窝的温度定为高刻度。有了这两个常数,他就可以用它们来测量温度。随后,华伦海特发明了之一支玻璃水银温度计。直到现在,美国仍在使用这个起源自德国的华氏温标。

华氏温标得以让我们使用统一的语言来讨论对事物的度量结果。“外面的温度是华氏120度”能让你立刻知道今天外面的天气非常热,需要抹防晒霜。

04 就像华氏温标一样,我们是否有一杯冰水或是一个人的腋窝(指常量参考值)?

相关文章

互联网企业中的数据增长小组

互联网企业中的数据增长小组

在互联网企业中,数据增长小组是一个跨职能的存在,相同各个部分,协调资源。本文通过四个方面解读数据增长小组,但愿对你有辅佐。 数据驱动的数据增长小组: 此刻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存眷和数据有关的一切工作,...

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线下业态,怎么样了?

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线下业态,怎么样了?

疫情之后,线下还值得关注吗?会反弹吗?可持续的机会在哪?从长期看有哪些趋势? 如今几乎被“颠覆”的线下业态,还值得被反复研究和琢磨吗?当然。 在疫情影响开始显现之初,我们就和百家被投企业进行了一对一...

影响者营销,从KOL走向达人

影响者营销,从KOL走向达人

影响者营销是社交媒体时代营销的重要方法,跟着社交媒体从图文时代走向视频时代,影响者也慢慢从KOL转为达人。每一个在已往每一重视KOL营销的品牌,在将来都必需重视达人营销。 自社交媒体降生以来,“影响...

金融存量时代来临,流量or服务?

金融存量时代来临,流量or服务?

流量永恒存在价值,增量永远是商业价值的最前沿,只是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流量会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客户价值壁垒越来越倾向服务感知。 近期金融行业一个热点就是投顾(财富管理)时代的来临,投顾的升温意...

22天粉丝突破350W,硬核老师B站爆红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

22天粉丝突破350W,硬核老师B站爆红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

一个讲刑法的老师为何能让众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用户纷纷上头呢?从他在B站爆红的背后,我们又能看出些什么?这是今日要探究的问题。 如果你是B站用户,那么最近你对@罗翔说刑法 这位“新晋顶流”一定不会感到陌...

1小时游戏,教会4岁女儿理解互联网产品技术

1小时游戏,教会4岁女儿理解互联网产品技术

互联网产品技术对一般人好像没接触太多,肯定难以理解,那怎么讲会让大家更好理解呢?我想了个招儿,教会我4岁多的女儿,她如果能理解,那我想一般人都没问题了。 一、背景 互联网产品届,历年来一直有个老生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