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破灭,瑞幸到底做错了什么?

访客3年前黑客文章949

文章梳理了瑞幸咖啡的发展历程,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分析了瑞幸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进行了总结。

幻象破灭,瑞幸到底做错了什么?

或许,你看到瑞幸22亿财务造假可能会直接否定这家公司

但其实,瑞幸的商业模式挺NB的。而且,这家公司的执行更NB。

按理说,这完全具备了成功企业的必备条件,那么究竟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幻象破灭,瑞幸到底做错了什么?

瑞幸上市

01

业界说瑞幸是画饼大王、故事King,但是这个饼本身的确是够大,够有想象空间。

需求端,咖啡本身具有成瘾性,粘度高,且毛利丰厚,意味着可以在单个用户身上赚取很多的钱;

而供给端,供应链和 *** 工艺成熟,可以标准化的供应,意味着可以规模化经营。

需求端+供给端=市场巨大

相比较欧美日韩等成熟咖啡市场人均一年300杯的水准,中国市场的人均简直低到令人发指。

有人说欧美国家的国情不同,但如果连同属于儒家文化的日本和韩国咖啡市场都这样,那么中国市场估计未来也很难逃脱真香定律。

一个很直观的证据是,在瑞幸成立之前,中国咖啡市场以年均10%的速度在增长。

不要说普及全中国人,光是让未来三四亿的中产阶级,一年人均100杯咖啡,市场已经很恐怖了。

中国是更大的消费国,咖啡人均低,增速快,简直一片蓝海。更关键是,这个行业的互联网程度普遍不高。

用闪电式扩张迅速去抢占巨大的增量市场,用互联网技术去改造传统行业

瑞幸的故事,正是这么开始的。

幻象破灭,瑞幸到底做错了什么?

瑞幸logo

02

瑞幸不仅仅想要让全中国人喝上咖啡,它最终想要做的,是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什么叫生活方式?简单点理解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近似理解为新基建或品类代名词。

新基建比如说微信、 *** 、移动支付、外卖等;品类代名词比如说咖啡品类的星巴克、奶茶品类的喜茶、火锅品类的海底捞等。

作为消费品,瑞幸要成为的就是品类代名词,而且它要成为的不仅仅是【咖啡】的代名词,而是【生活消费】的代名词。

为了这个终极目标,瑞幸打造了三级火箭模式

之一级,通过咖啡这个高频的消费品来获客,并储蓄自己的流量池;

第二级,将瑞幸从卖咖啡的工具拓展成平台,承载人们的生活消费;

第三级,通过平台去落地更多可变现的商业场景,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所以,为什么瑞幸一开始就要自建流量池,用户必须要通过APP和小程序来下单,就是因为这个目的。

瑞幸后来拓展品类,卖奶茶、鲜食、坚果等,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三级火箭来打的。

基于三级火箭模式的互联网打法和神州系的路径依赖,瑞幸改造咖啡这个传统行业的做法就变得无比的简单粗暴了。

以【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为战略准星,咖啡要打造成为全民级别的流量入口,就必须要把中国人获取咖啡的成本降下来,让咖啡像互联网产品一样,不仅低成本,还要简单、方便、易获取。

于是,瑞幸提升咖啡性价比,降低顾客购买成本,打造平民咖啡(这里的价格指的是原价,而不是补贴后的价格,补贴是为了获客和培养用户习惯)。

然后疯狂开店扩张,充分覆盖用户的购买场景,让用户更方便快速的获得咖啡,更好是所想即所得。

无论是到店消费、自取、还是外卖,只要用户想要喝咖啡,瑞幸都能满足你。

敢于用这么快的扩张速度去解决咖啡“太贵、购买不方便”这两大痛点的,也只有一出生就带着互联网基因的瑞幸了。

传统咖啡企业并非不想快点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没办法这么快。

因为它们往往只是单纯的卖咖啡,就是一锤子买卖,交易结束就是结束了,企业后续是无法再次触达用户的,也就无法通过其它服务来赚钱。

价格降低意味着毛利降低,开店扩张意味着成本增加,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扩张节奏过快,是很容易死掉的。

因为瑞幸自建流量池,具备了触达用户的能力,用户买完咖啡后不是交易的结束,而是服务的开始。

再通过三级火箭模式,前期的巨大投入在后期能赚回来,才使得疯狂扩张成为了可能。

很多人以为,瑞幸打造性价比和便利性,是为了干掉星巴克,其实不是。

星巴克主打的是轻奢、体验式的咖啡,瑞幸主打的是全场景、平民式的咖啡。瑞幸纯粹就是碰瓷星巴克而已。

幻象破灭,瑞幸到底做错了什么?

瑞幸vs星巴克

03

提起瑞幸与星巴克等传统咖啡企业不同的地方,就不得不说,瑞幸是一家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企业。

与其它互联网+的传统企业不同,瑞幸并非只是单纯用互联网的方式卖咖啡,而是它本来做的就是互联网服务,只是这个服务刚好是卖咖啡而已。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相关文章

瑞幸的新文案,有点意思

瑞幸的新文案,有点意思

这组《瑞幸咖啡宣言》共6句文案,大多采纳一问一答形式,直指消费者体贴的问题,简朴自信,颇有趣味。 作者:飞鱼 来历:微信公家号“创意告白坊(ID:cywzf2013)”昨天我在等电梯时,看到一篇《瑞...

退市后的瑞幸,私域求生之路

退市后的瑞幸,私域求生之路

编辑导语:不少人都薅过瑞幸的羊毛,第一杯免费的勾当吸引了许多用户下载APP,后续也会有很是多的优惠券;如今瑞幸被强行退市,什么能支撑他渡过这段时期?本文作者就具体的阐明白瑞幸如今的运营模式。 自瑞幸...

咖啡市场的机会和瑞幸的“对手”

咖啡市场的机会和瑞幸的“对手”

瑞幸和星巴克真的是咖啡市场中的敌手吗?这事大概最开始就是个“局”。 造假的事自己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了,同时拉高收入和本钱的手法、对中国企业名声的影响、包罗背后被重复质疑的贸易逻辑,已经有不少文章给出很...

我发现瑞幸最近在这样做私域运营

我发现瑞幸最近在这样做私域运营

编辑导语:瑞幸,这家创立了6年之久的咖啡一直在垂危边沿彷徨,可是却乐成的拯救了自身。截至本年7月份,瑞幸咖啡声称已经正常营业的门店均已实现现金流转正。很显然,瑞幸已经摸索出一条门店+咖啡+私域的成交模...

从产品的角度看,瑞幸做对了什么?

从产品的角度看,瑞幸做对了什么?

瑞幸的创立,到上市,到最近的财务数据造假,被停牌仅仅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那本文从产品视角,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瑞幸。 瑞幸是个商业奇迹。 从2017年11月创立,短短十八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上市,创造了创...

如果没有财务造假,瑞幸是一家好公司吗?

如果没有财务造假,瑞幸是一家好公司吗?

瑞幸财政造假,导致股价暴跌80%,不只“新物种”的泡沫被捅破,尚有大概牵连一众中概股陪葬。 这里,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假如没有财政造假,瑞幸是一家好公司吗? 谜底在文中。 我们更想说的是,纵然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