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篇数据分析报告写好后,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的领导、同事都想听报告的话,如何划分不同人群的关注点,并汇报对应的数据分析部分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将做详细解答与分析。
上一篇我们分享过:写报告是一回事,讲报告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新人抱怨,每天只有日报、周报、月报的常规报表,压根没有做真正分析的机会。可往往给了机会,让他做一个报告给大家听,开讲5分钟台下听众就纷纷掏出手机,愉悦的搓了起来——怎么破!今天我们就举个简单的例子看看。
假设一个公司有5个业务线,业绩如下图,受疫情影响,2、3月份业绩很惨淡,为提升业绩,市场部在4月开展活动,全场8折,不设门槛,全员参加!活动开展到15号,已产生的业绩数据如下图(业绩在全月均匀产生,不存在月底冲量):
该企业各部门分工如下:
销售部:负责各业务线销售工作
市场部:负责活动策划、组织、执行
供应链:负责产品供应、库存管理
现在,各部门领导、同事,都想听活动分析报告。
问:面对这些人,你会怎么汇报?
进一步问:这里这么多数字,是不是面对每个部门,每个群体,都得说一遍?
让人认真听报告的秘籍回忆一下上学的时候,到了上午第四节课,你饿的肚子咕咕叫,这时候你最想听的是啥?反正绝对不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怎么解。八成你在盯着钟表看还有几分钟,等着老师的一声“下课”。每个人都是这样:大家只想听自己关心的内容,完全不care其他东西。
所以报告想让人听,得知道他们关心什么。显然,不同部门,不同等级的人关注的点不一样。想理解他们关系什么,得从部门职责和工作方式入手,比如这次活动里,三个部门的关注点完全不同:
你会发现,虽然现有的数据看似很多,但对于有的需求还不够,还得加数据;对于有的需求,只要几个数字就够了。同时,领导和员工也有差别(如下图)。
因此,作报告前,了解清楚听众非常重要,一般我们会问:
报告时间多长?
听报告的人来自哪些部门?
领导是否来?哪个级别领导?
了解清楚这些以后,就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报告了。
对症下药的报告方式 To销售部首先要清晰:销售部关心的是业绩,活动什么的只是业绩一小部分。所以汇报给销售部,大标题应该是《4月份业绩情况汇报》,之一页讲的应该是4月份业绩实际/预计情况(如下图)。
其次,关注到业绩细节,为领导们排兵布阵提供依据:
最后,如果面对下属,可以肯定AB线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行动。DE线的人肯定有苦水想吐,可以借报告的机会,让他们和AB交流下,看看有什么问题,这样也留下后续深入分析的线索。
To市场部首先要清晰:市场部关心的是活动,业绩什么的只是活动带来的结果。所以汇报给市场部,大标题应该是《4月份活动情况汇报》,之一页讲的应该是有活动和无活动的差异。注意,这就涉及到:无活动的业绩该是多少,或者叫自然增长率的问题。
这里用3月VS 2月的增幅作为自然增长,得出了4月活动没有拉动很多的结论。这个结论极有可能被市场部挑战!市场部很有可能会说:如果我们不做活动,自然增长率是负的呢!你不能这么评估!由此可见,自然增长率是活动评估中最纠结的问题之一。本次我们先不展开,大家知道这里边非常凶险就可以了。以后我们再慢慢分享。
其次,关注到活动细节,为领导们的以下决策提供依据:
本月是否加码
下个月是否还做
随着疫情的几何式爆发,各大公司纷纷推出“免费试听课”,加上本就已经占领一定规模的互联网教育市场,使数学思维赛道的这匹红马更是被按下了快进键。那么赛道中的火花思维除了外部环境影响外,又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呢...
2020年的冬春之交非比寻常,新冠病毒的席卷与肆虐令中国大部分行业均处于“冻结”之中,但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之下,老师们做起了主播,学生们也上起了网课。以此为背景的在线教育行业似乎热度空前。而在同样...
受今年疫情影响,职场的上暗流涌动、人来人往、交替更换,这些现象都离不开人员的离职和入职。本文就是围绕“产品经理如何快速接手一个新系统”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背景回顾 受今年疫情影响,公司之前负责××产...
接触大量企业后,笔者发现多数企业对品牌存在着不小的认知偏差,认为品牌塑造与传播是一回事,并在“品牌建设”上盲目求快,品牌思维模式固化而不自知。 常见的品牌误区 这十几年来,品牌创始人,我少说也见过三...
很多刚入职的小伙伴都有这种体验:每天要做的事情虽然多,但好像没什么用,核心的东西接触不到,感觉自己就是个打杂的,钱不多还受气,我是不是应该辞职了?今天,本文就和大家就谈一谈“打杂”的问题。 一、你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套APP注册/登录界面模板,其中包括本机登录页面,短信验证登录页面,密码登录页面,人脸登录页面,微博、微信、QQ、支付宝登录页面,注册页面,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该原型使用简单,交互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