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板想做一个公益类型的互动小游戏增加APP活跃度,给的参考是蚂蚁森林。请问让它成为现象级产品,让这么多用户频繁使用的原因会有哪些?有可能再复制出一个蚂蚁森林吗?
——APP用户运营小凯
2016年,支付宝用户规模是4.5亿,到了2019年1月,支付宝用户规模已经增涨到10亿,3年多的时间,在这么大用户体量的基础上,用户规模还能翻倍增长,是非常非常优秀的。
如果问这3年多,支付宝到底做对了什么事对让用户规模翻倍,那么“蚂蚁森林”一定是其中一件。但是,支付宝每年做那么多项目,为什么偏偏是“蚂蚁森林”出彩?
以下我将以运营视角,从公益项目选择、能量获取方式设计、具象形象并实体化,3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选对公益项目 1.1 从用户痛点出发找机会阿里系内做公益项目的业务真的不少的,像UC的小鱼治水、 *** 的保护海洋生物、闲鱼的闲鱼家园、阿里公益的淘小学等等。很多项目都是做着做着慢慢就没了,没做的原因可能是数据不好,数据不好的背后可能是产品设计、运营机制等等很多原因。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原点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从用户的痛点或者爽点出发去设计
前几年的时候,大家都有感受,空气质量特别差。我认识的很多同事,都是在那时从北京全家迁移到杭州的,听他们说的,在北京出门一趟回来抖一抖,头发里都能抖出沙。自己得皮肤病的、小孩得呼吸道疾病的蛮多。我也在那时候出差去过一趟北京,杭州出发一路云都白的,快到北京的时候,云都变灰了。如果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要一直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挺难受的。
没有人不想改变,但是以普通人的力量根本做不了任何事。也是那一段时间,蚂蚁森林诞生的,它出现的时间点非常恰当。
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开始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
人开始焦虑不安;
渴望改变但是又做不了什么;
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支付宝平台上,出现了蚂蚁森林;
在蚂蚁森林收集能量可以种真树;
种树可以固定土地减少沙化,树还能吸收二氧化碳;
人们开始认可蚂蚁森林的价值;
还在参与它的过程中发现乐趣和成就感;
于是就变成了我们眼中,蚂蚁森林参与者越来越多,它开始反哺平台,让支付宝的活跃率有了极大提升。
蚂蚁森林成功后,有了很多模仿者,在模仿之前我们要先思考:
从用户的哪个场景下的痛点,或者用户的哪些诉求出发在设计;
我们找到的这个点,有没有其他人也在解决,你提供了什么差异化的价值,能留用户在你的平台。
1.2 结合用户常识进行设计,并让用户感受到蚂蚁森林把碳包装成能量。
用户通过绿色环保的出行、购物、办公方式等,减少了碳排放(用户常识1),每减排1g对应就能得1g能量,所以用户能通过蚂蚁规定的方式减排,累积到能量。
项目设计中,用户的能量又能用来种真树,树根能固土、树能吸二氧化碳(用户常识2)。
所以普通人参与蚂蚁森林的过程中,是有直观感受的: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产生影响。
在很多互联网公益项目中,用户可以通过签到、互动等等一些行为获得公益积分,而不同的公益积分可以用来做不同公益贡献,如保护海洋动物、捞海洋垃圾等等。虽然活动设计中把公益积分和保护海洋动物做了转化(有些甚至没有),但是用户没有办法直观感受到。
事情如果不讲通,用户是会有很多问号的,我签个到凭什么能保护海洋动物?今天的互联网用户,都超级精明哦。
2. 找准能量获取方式蚂蚁森林能获得重大成功的因为之一,是用户能量的获取方式,都是用户原生且高频的行为。
先说支付宝,大家都知道是支付工具起家,支付宝给用户提供的基本价值之一就是手机支付。这些年也一直在培养用户手机支付的习惯,并且我们能看到特别是对年轻人,已经培养的很成功了。
记得前两年有一个新闻,几个小偷觉得杭州比较繁华,就到坐火车来杭州想偷点儿钱,来了几天发现杭州人出门不带钱,都用手机支付,所以一分钱没偷到,还亏了路费和住宿费用。这新闻很火,可能是支付宝公关团队在干活。但是,今天普通人能感受到的,确实是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出门可以不用带钱了。
编辑导读:无线供电一直以来都是最为让人翘首期盼的技能,它所可以或许带给人们的改变,再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外分。可是在市场应用方面,它却并没有获得大大都人们的青睐,为什么?本文作者从利用场景出发,对这个...
疫情之下,餐饮行业遭遇重创,一些餐饮商家指责美团外卖佣金费率太高,发声要求美团直接降低佣金费率,但强行降佣的后果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那每单利润不到两毛钱的外卖行业,还能经得起内耗吗? 日前,一场外卖...
编辑导语:什么是异步任务?什么是同步任务?异步任务的设计逻辑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留意的问题?本文作者环绕以上问题,为我们展开相识答,但愿看完本篇文章你可以或许有所收获,而且继承存眷后续文章。 本日从头...
人才是公司成长的要害一环,创业公司必需要在招人用人上面做好筹划,这样才气敦促公司稳步前进。企业要成长强大,不只需要引进种种人才,也需要辞退那些不适合、倒霉企业成长的员工。本文作者从首创人角度出发,对几...
编辑导读:对付老一辈人来说,他们没有遇上互联网鼓起的时候,比及想要主动“触网”时,才发明许多操纵基础搞不清楚。尽量产物设计师已经极大概思量到了老人群体的用户体验,但在实际操纵中,老人家照旧一头雾水。这...
编辑导语:跟着互联网的成长,如今各行业都在融入互联网,“互联网+农批”也在不绝尽力中;固然这两者正在团结,可是由于农批自己的原因,导致进步慢,利用率低;本文作者对此举办了具体的阐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