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排序规则很重要,如何设计最合适?

访客4年前关于黑客接单754

编辑导语:评论区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多说,无论是看新闻还是 *** ,看评论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评论区留言的排序规则并不是单一的维度可以概括的,它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呢?本文作者尝试分析所有可能对评论排序有影响的因素,如此在制定排序规则时便可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对症下药。

评论排序规则很重要,如何设计最合适?

一、前言

如今,无论是偏功能性的电商点评类产品,还是偏社区类的内容型产品,评论区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它直接影响着商品转化率、社区氛围、用户粘性等多个方面,对一些用户年轻化的内容社区,甚至会出现评论区比正文更吸引用户观看的情况,可以说评论区功能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口碑。

评论区的设计上要考虑很多细节,排序规则是其中重要一环。

一方面它决定了用户浏览顺序,另一方面它影响头部评论区的呈现,其内容质量直接影响观者感受,亦对社区氛围起到牵引作用。

主流的排序方式有时间排序、热门与推荐,较不常见的有用户属性、内容属性等,往往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权重增加,搞清楚不同维度的排序顺序有何优劣与适用场景,对我们设计一个体验优异的评论区有很大帮助。

二、评论排序的不同维度

我们都知道,对同类事物的排序,要基于其自有属性,任一属性都可以成为我们对其排序的一种维度。

于是我通过评论的完整过程,即“评论者发布了评论内容,引起其他读者的互动”。

分析其包含的主要属性,我将其分为4类:用户类别/标签、评论时间、评论内容、热度(评论互动)。

评论排序规则很重要,如何设计最合适?

1. 用户类别/标签

用户标签,指得是评论者可能有的特殊化的身份标识。

首先明确的是每个产品的大部分用户都是普通用户,仅有少部分用户会因为与正文、与内容领域、或与发布者的关系,被赋予特殊标签。

产品会考量这个标签是否会提高其他用户对其评论内容的关注度,以此来提高其排序权重。

举个例子,网易云音乐将音乐的作者发布的评论定义为<主创说>,就排在了点赞数比它高的其他评论的前面。

因为作为主创歌手发布的评论内容,要比普通用户的评论更容易获取关注,所以将其排序在前,以此增加其曝光率。

基于此,可以推论具有饭圈文化的社区评论一样适用此套逻辑。

如何设计最合适的评论排序规则?

2. 评论时间

时间排序分正序与倒序两种,是最重要的排序维度之一。

时间使一切发生变化,这是自然规律。当评论与评论之间的关联包含着某种时间维度上的逻辑关系时,时间正序可以让你像翻阅历史一样清晰的把握整个来龙去脉。

比如微信的朋友圈便是将评论按时间正序排列,我们看下图中可以快速的理解人物对话互动的逻辑关系。试想一下如果是反序,阅读理解起来会多么痛苦呢。

评论排序规则很重要,如何设计最合适?

再比如百度贴吧,它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默认以时间正序排列评论:

一方面早期贴吧没有做评论聚合展示,用户在评论区都是下一层楼回复上一层楼,互动关联强;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贴吧对帖子内容有字数限制,而很多楼主喜欢用连载、直播的方式来发帖,采用正序方便用户从头到尾的看下去。

还记得【只看楼主】那个功能吗?也是因此而产生的,这个社区习惯如今依然存在。

综上所述,一个社区由于熟人社交、或用户习惯等原因导致评论与评论之间有基于时间维度上的互动性或者连续性等逻辑关联,则时间正序排列对其适用。

正序排列也有缺陷:

首先,用户看到的头部评论一直取决于最早期的评论者所发表内容,即使随着时间流逝内容已经过时,依然不变的呈现给新用户,很容易主导与操纵评论区的气氛。

同时,当用户量增大,评论数以千计时,后来的用户评论曝光率会越来越低,新用户的评论积极性也降低了,不利于社区发展。

时间倒序排列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一方面增加了用户评论积极性,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中一些电商类、服务类、时讯类的产品具有强时效性,社区内容随着时间的变化,早期评论的实际意义越来越低,而越新鲜的评论对用户来说参考价值越大。

他可以使用户优先接触到最新的评论信息,这是倒序排列的价值所在。如今时间倒序排列被广泛应用,不胜枚举。

值得一提的是,在评论区,多数产品会对把互动评论采用聚合的 *** 呈现,对于再次聚合后的评论,往往具有更高的粘性,需要重新思考排序方式。

如网易云音乐在评论区按时间倒序排列时,进入评论聚合页后它却是按照时间正序排列,其聚合展示页评论内部的关联性较强。

评论排序规则很重要,如何设计最合适?

反例如微博,微信读书,无论在评论区首页还是聚合评论页,时间维度上都是倒序。

下图中问题清晰可见,诚然由于微博的用户体量太大,即便是二级聚合页评论也有太多。

相关文章

如何提升产品的广告变现效率?

如何提升产品的广告变现效率?

对于产品来说,实现商业模式的闭环与盈利是支撑产品活下去的关键步骤。而广告变现就是实现产品收入的一项重要方式,那么在广告变现上,我们如何达到最大收益呢?又该如何有效监控,并对问题行为做出改进呢? 对于...

拼多多特斯拉终有一战,背后是渠道博弈之难

拼多多特斯拉终有一战,背后是渠道博弈之难

编辑导读:特斯拉补贴事件让拼多多站上了风口浪尖,围绕和拼多多和特斯拉的讨论此起彼伏。双方究竟谁对谁错?应该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本文作者从营销4P理论出发,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起来看看~...

5年产品复盘:我的15条成长原则

5年产品复盘:我的15条成长原则

作者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从大众点评、阿里巴巴到Rokid公司,从搜索产品、内容社区到AI产品,梳理总结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2015年4月毕业至今,刚好5年,1800+天,先...

实战复盘:困难游戏化,2个月顺利通关!

实战复盘:困难游戏化,2个月顺利通关!

困难很大又不想放弃?不妨试试把它当作一场游戏来挑战。本文作者运用游戏化思维,把游戏的相关套路和设计用在了困难上,并最终成功战胜。希望本文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前言 去年8~9月份,我需要参加一个资格考...

B2C电商系统产品架构:全局分析系统定义与职责

B2C电商系统产品架构:全局分析系统定义与职责

笔者在七八年职业经历中,主要是聚焦于电商系统上下游进行工作,而笔者在本文中就将结合工作实践与经验认知,为大家分析电商系统的各种架构,并对各个系统注明主要定义和主要职责。 前言 武侠世界中,习武之人都...

未来产品之路的猜想——VRAR篇

未来产品之路的猜想——VRAR篇

思考了很久,最终才决定写这篇文章,这是我感兴趣的一个赛道,并且也是很多产品和运营们关注的新的机会。虽然,还没到第二个大型风口的爆发点,但是5年内必然爆发,所以抛砖引玉,希望一些从业资深人员参与讨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