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得意忘形的原意是指得其精神而舍其形式。现在用来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典出《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一位名人,经常和他的好友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聚在山阳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纵声狂笑,不高兴时痛哭一场,是“竹林七贤”之首。
阮籍对他尊重喜爱的人,目光正视,眼珠在中间,叫青眼;对他憎恶鄙视之人,目光向上或斜视,叫白眼,这就是“垂青”一词的由来。你看我们一般人也都是这样的,会对讨厌的人翻白眼,但是你就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词。
由于阮籍很有名,司马懿任命阮籍为从事中郎,但阮籍对执政的司马氏非常不满,却又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主张,只能明哲保身,或纵情于山水,或酣醉不醒,司马氏用的是他的名声,对此也是听之任之。
魏晋时期,“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经历了从魏到晋,最终能全身而退也是不易,是需要足够的智慧的。其实阮籍的得意忘形也不是现在我们理解的意思,这正是他的智慧。他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好事而得意的忘了形,而是由于政见和当权者不一致,又要去做官,为了不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又不得罪当权者,就表面上做出放汤不羁的样子来掩饰内心的痛苦。
司马昭曾想与阮籍联姻,阮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没办成。景元四年十月,司马昭被封晋公,加九锡,这是司马昭篡权的重要一步。要由大臣们写《劝进表》,当时阮籍担任步兵校尉之职,也需要写,但阮籍一直喝酒,等到使者来催稿才喝着酒写了应付了事。
现在意义的得意忘形是说一个人高兴得过了头,表现的就不是平常的样子了,而后面往往会出一些不好的状况。因为在得意的时候,脑子处于兴奋的状态,考虑问题会片面,你得意的状态也会让周围的人反感,这种情况下做事情会适得其反的。所以,得意的情况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忘了形。
养生之道网成语典故频道为您提供:得意忘形的意思、得意忘形的造句、得意忘形的成语解释典故等有关内容。…… [释义]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
有古语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意思是天地虽没有自己说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们都看得见天地的高旷宽广,是他养育了万物生灵——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会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