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时祭祀时用以礼鬼神和葬礼及扫墓时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币”之一。又称冥钱。一般是将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届时或抛撒于野外墓地,或焚化给死者,民间一般将此称为撒纸、烧纸等。据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载:“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在《史记·酷吏列传》中也有关于纸钱的记载:“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由此可知,纸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魏晋以后,南朝齐之时,人们普遍改为以纸寓钱祭灵。此俗一直沿习至今。
“纸钱”,种类不一,据考查历史文献记载,一共有三种。一种是最古时候的“打钱”,是用木槌和铁制的钱模,把钱的形状打在土纸上;一种是“剪钱”,就是俗话说的“买路钱”,以土纸裁为方块,贴以金银色的纸箔,或折成元宝的锭状,以像金银;一种是“印钱”,是仿近代的纸币、银元,印上“冥通银行”以及各种数字的金额。就如人世间流通的纸币。纸钱的产生,原于古人笃信灵魂不灭的意念,认为有天堂和地下世界,就要给死去的亲人在天堂或地下世界有使用的纸币。
关于烧纸钱,有两个历史传说
一:
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良造纸术后,生意兴隆,为他赚了不少钱。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羡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伦学造纸。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够,工夫还没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品质低劣,乏人问津,两夫妻就对著一屋子的纸张发愁。
最后,慧娘想出了一条妙计,便附在蔡莫的耳边,如此这般的教了一遍。
到了这天晚上,邻居们忽然听到蔡莫家传出了嚎啕大哭的声音。大家赶过来一问,才知道慧娘昨天晚上暴毙。次日清晨,蔡莫当著邻居的面,在慧娘的棺前哭得死去活来。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著烧著,忽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过了一会儿,又听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著:“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都呆了,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打开棺盖。慧娘就跳了出来,告诉邻居,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让她推磨受苦。因为蔡莫烧给她很多纸钱,所以小鬼们都争著为她推磨。她又把钱交给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蔡莫故意问:“我没有给你送钱啊?”慧娘就指著燃烧的火堆说:“那就是钱啊!阴间是以纸当钱的。”蔡莫一听,马上就去抱了两大捆的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邻居见状,发觉纸钱有这么大的用处,于是个个都掏钱来买蔡莫造的纸。消息传开后,不到几天,蔡莫家的纸全都卖光了。
由于慧娘还阳的这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给祖先焚香烧纸。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
据说,在古代有一位秀才,名叫辛孝堂。他家里非常贫穷,母亲去世后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只好把尸体停放在家中。有一次,一位好友问他,为什么不把母亲的尸体埋葬,他实在不好意思说是因为没钱葬母,只好说:“母亲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们相依为命几十年了,现在母亲去世 了,可我实在舍不得她离开,我想留她在家里,多陪她几天,尽尽孝心。”好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他的确是一个孝子。这事传开后,人们纷纷仿效,亲人过世后,都尽量把尸体停在家中,时间越长,越以表示孝心。
有一天,县令的母亲去世了,正值天气炎热,放在家里是不妥的,不放一段时间,又怕手下人说他不孝,想来思去,便想把老母的尸体放到嗽嘛庙里去让和尚守着,经常去看看同样尽了孝心。于是将尸体抬进了嗽嘛庙,对主持说“老夫人一生信佛,抬到庙里更好超度。”老和尚终日佛事缠身,没有时间看管尸首,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和尚。小和尚陪着死人实在害怕,两天过后,死人身上发出臭味熏得他实在受不了,就拉来几把稻草在房内烧烧,以冲淡些臭气。稻草烧完了,天还没有亮,小和尚又找了些黄纸接着烧。烧到天亮时,师父陪着县令来了,问他烧纸干什么 。吓得小和尚说不出话 ,老和尚忙说,“老爷 ,这不是烧纸,是给老太太往阴间送钱,因为阴间用的钱,全是阳间的纸”。
从此,人们相信纸钱就是阴间的钱。为了表示对死者的追悼,人们常常烧纸钱送给亡灵。
现已成为风俗。
清明祭祖我们都有烧纸钱的习惯,除了清明,还有中元节以及一些忌日也会有烧纸钱的习惯。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以及很多人对于玄学上的不了解,其实烧纸钱也有一定讲究。 一、不可踩纸灰 纸钱烧了之后会有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