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搬家的歇后语?孔夫子搬家的下一句是什么?

访客4年前黑客工具738

有个歇后语叫做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最近,孔子真的“搬家”了!

家当不仅仅有书,还有

青铜器商周十供

战国时期黄玉马

锡银满汉全席餐具

明代蟒袍

记录400多年历史的孔府档案

……

耗时5年建成的孔子博物馆

26日上午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

开馆试运行

有个歇后语叫做: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谁说尽是书?

 

 

首批2000多件文物

搬出孔府文物档案馆

入住孔子博物馆

今后将有69万多件孔府文物

逐批“乔迁新居”

有个歇后语叫做: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谁说尽是书?

 

工作人员在孔府文物档案馆整理即将包装运输的明清服饰。

有个歇后语叫做: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谁说尽是书?

 

在孔府文物档案馆,工作人员清理即将包装运输的青铜器。

 

工作人员在孔府文物档案馆内调取即将包装运输的文物。

 

工作人员在孔府文物档案馆内登记即将包装运输的文物。

 

搬迁文物被护送出孔府文物档案馆。

 

 

受限于缺少展览展示条件,长期以来孔府内的文物很少有人能够见到。

其实,这里文物数量惊人:

35类全国可移动文物中,孔府文物涵盖34类,文物藏品多达69万多件、约34万套,可移动文物数量列全国前十、山东省之一。

 

 

孔子博物馆总建设面积

5.5万平方米

高达32米

与拥挤老旧的档案馆相比

孔子博物馆现代感、科技感十足

 

 

负责展陈设计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张烈说,孔子博物馆广泛应用声、光、电技术,将各类文物立体化、动态化地呈现给观众,格外重视使用互动科技让文物“活起来”,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展现孔子教化众生的一生。

 

 

国家一级文物、清乾隆御赐青铜器“商周十供”,26日被展陈在孔子博物馆“孔庙祭祀”单元中。作为孔府御赐文物的代表和国宝级文物,“商周十供”是我国稀有的完整成组传世的青铜器瑰宝。

 

11月26日,参观者在孔子博物馆内参观。

 

11月26日,参观者在观看孔子博物馆内的文物。

孔子博物馆青铜器组藏品保管员褚红轩介绍,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时期,这一时期青铜器 *** 精良,纹饰图案丰富多彩。“商周十供”分为2件盛酒器、1件饮酒器、3件烹煮器、4件盛食器,重量在2.1千克至5.6千克之间,为研究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孔子博物馆内陈列的明朝时期香炉。

 

孔子博物馆内陈列的宋朝祭孔铜器。

引人瞩目的是,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持续至1948年的孔府档案是这个中国更大家族遗存的、系统地反映家族活动的历史记录,对研究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状况及经济关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应当是历史上孔府文物首次集体‘搬家’,也是首次如此大规模地面向世人展览。” “透过这一件件穿越历史的文物,可以读懂孔府何以被称为‘天下之一家’。”93岁的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说。

相关文章

孔夫子搬家?孔夫子搬家歇后语是什么

孔夫子搬家?孔夫子搬家歇后语是什么

俗语有云“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提起搬家你想到了什么呢?是凌乱不堪各式各样的物件?还是东西搬净后空落落的感觉?唐代的这位诗人将搬家写进诗歌里,写得是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充满了诗情画意!他就是戎昱。...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诸葛亮借东风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诸葛亮借东风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明在...

和尚打伞的歇后语?和尚打伞俗语

和尚打伞的歇后语?和尚打伞俗语

速读:“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皇上打伞又是什么讲究呢? (俗话说,耽误他人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可是,在某些平台的主导下,有些网文是越写越长,不长,不足以显示其“能量”。老黄也深受其害,有话没话,也...

什么败走华容道(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歇后语)

什么败走华容道(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歇后语)

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为何说最大受益者是诸葛亮?你看他得到了什么 众所周知,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桥段叫做“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很多人都认为在这起事件中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