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是什么意思?每日成语故事趋之若鹜

访客4年前黑客文章595

典故

 

明朝万历年间,我国宁夏、青海等边塞地方很不安定,一些贼寇纠集少数民族时常入犯,杀人抢马, 甚至攻城略地。

 

这时,有位镇守边关的总兵叫萧如薰,在他聪明机智的妻子杨氏的参谋、鼓舞下,屡屡击败来犯的敌人,受到了朝廷的器重。他前后镇守过七处边城,所到之处都使祸乱平定了。

 

萧如薰不仅带兵持重有方,而且亦能写诗文,因此文人学士趋之若鹜,都喜欢到他家作客,饮酒赋诗,谈论时事。

 

由于与他来往交结的宾朋太多了,军营中接待的人很感苦恼,耗费的财力物力也很多,军中颇以为苦,萧如薰不能推辞。一时成为风气,各边镇的物力为之耗减,有识之士没有不叹息的。

 

释义

 

趋:快走。

鹜:野鸭。

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追逐某一个事物。多指不正当的。

 

辨析

 

[近义] 如蝇逐臭、如蚁附膻

[反义] 敬而远之、无人问津

 

用例

 

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清·袁枚《随园诗话》)

 

源流变化

 

[趋之若鹜] 语本《史记·货殖传》一二九3271: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 意思是为了牟取钱财,像成群的鸭子不顾性命地奔赴危险之地。

 

后来用[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追逐某一个事物多指不正当的。若也作“如”。清·李渔《笠翁文集·三·与赵声伯文学》:蝇头之利几何,而此辈趋之若鹜。|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一·七: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

 

又作[趋利若鹜],若也作“如”。明·吴甡《柴庵疏集·一五·备查开采情形俯沥愚忠疏》:晋中大寇虽平,而深山穷谷之啸聚者,十百为群,一旦趋利如鹜,哄然蚁聚,更费驱除。|《(清)林昌彝诗文集·一六·拟海防十二策》:沿海奸民,趋利若鹜,其始也冒险犯法,不顾身家,其继也引类呼朋,倚为巢窟。

 

又作[趋走如鹜],趋走:奔走效劳。毛奇龄《毛翰林词·百字令·客沪上为王鸿资初度》(《清名家词》二70):四十年来弹指顷,阅历山川无数。倚马成文磨盾草檄,杀尽山中兔。侯王以下,一时趋走如鹜。

 

又作[奔趋如鹜],奔:奔赴。明·宋应星《野议·盐政议》:此法一行,则四方之人奔趋如鹜。不半载,而丘山之积成矣。

 

又作[投之如鹜],投:投奔;参加进去。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一二·调兵》:(土司兵)又或收集地棍为助,而中国亡命与不得志流落者,投之如鹜。

 

也省作[趋若凫],凫:野鸭。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二〇·张云璈词》(《词话丛编》2834):明府(张仲雅)诗以简松堂名,意在宗法袁简斋、赵云松二家,当袁、赵盛时,人趋若凫,殁未十年,无不反唇相稽,几不容于坛坫中分一席地。 坛坫(tán diàn):指文人 *** 的场所;文坛(多就在文学界居于领袖地位或有很大声望而言)。

 

又省作[趋鹜]。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八·与奥村德辉书八首(其二)》:废学之端有五……四曰营营宦途,苟求尊显,攀附奥援,趋鹜容悦。

 

“做最深入、最浅出的成语平台” 写留言

相关文章

囫囵吞枣的意思?成语故事囫囵吞枣

成语故事:囫囵吞枣 【原文】 若是知有底人(1),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2)吞个枣。(《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赵州大萝卜头》) 【注解】 (1)知有底人:有智慧的人。 (2...

尸位素餐的意思(成语故事)

尸位素餐的意思(成语故事)

    这是啥意思呢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这个怎么用呢 尸位素餐的人是不对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尸位素餐,尸位是空占着职位,不...

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得意忘形的成语故事)

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得意忘形的成语故事)

有古语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意思是天地虽没有自己说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们都看得见天地的高旷宽广,是他养育了万物生灵——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会得意忘形...

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

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

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 汗牛充栋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àn niú chōng dòng,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解释: 指用牛运书,牛...

纸醉金迷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纸醉金迷)「纸醉金迷」这个成语,出自宋朝陶谷写的《清异录》。意思是生活奢侈,沉醉于富丽的环境之中。 唐昭宗时,有个专治毒疮的医生名叫孟斧,名闻全国,由于他医术高明,宫中如...

沧海桑田的意思?关于“沧海桑田”成语故事

沧海桑田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āng hǎi sāng tián,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 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