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汉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之一步断代史书,作者是东汉历史学家班固。
《汉书》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主要记载了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帝皇四年(公元23年)这230年间的历史事件。在撰写《汉书》时,班固借鉴了《史记》的资料,更补充完善了不少历史资料,为延续历史的完整性做出了贡献,比如在《萧何传》中补充了“项羽赴约,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的重要历史资料。
《汉书》的史料丰富翔实,书中记录的时代与《史记》部分内容重合,比如汉武帝中期之前的西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两书都有记载。所以《汉书》在记叙这部分时,大多尊重《史记》内容,但限于作者对历史的见解和后人对历史的评价不同,班固在引用时也有部分做了删改。
在叙事手法上,班固力求做到注重历史、尊重历史,只求做到历史的系统、完备,什么事情都做到有始有终。记叙明白,这为后人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方便。时至今日,人们在研究西汉历史时,还会以《汉书》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虽然《汉书》和《史记》都是纪传体形式的史书著作,但它们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史记》开篇从“三皇五帝”传说说起,一直到汉武帝中期结束,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则专注于记叙西汉一朝历史,是一部断代史,班固首开这种断代体模式,也是对我国史学的一大贡献。
《汉书》,又称《前汉书》,一百二十卷。其主要记述起于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囊括了西汉一代(包括短暂的王莽政权)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