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和“阳”可以说在整个宇宙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阴阳到底怎么来的呢?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思索很久,终于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
孔子在他所作的《十翼》,也就是《易传》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意思是太极中包含着一正一反两种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就是阴阳。
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如果伏羲氏想到这里就很满意了,那我们也是很倒霉的。因为这就表示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有阴有阳,就是两个,“两”就是分了。
所以伏羲氏认为一还是一,只是一有时候是一,有时候一会变二,就好比一根木头,我们不去动它,它就是一根木头,把它折断,它就变成两小段。
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阴阳是不可以分开的,它是有高度的配合性。
后来伏羲慢慢就想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为他发现把树枝一折断就变阴了,接起来又变阳了。我想这些事情对我们现在来讲,是很常见的现象,可是在当时,伏羲氏发挥了高度的想象力。
这一画叫太极,也叫阳,我们汉字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意义,大概就从这里来的。
太极和阴阳,只要阴出现的时候,它又代表阳。同样一画,在不同的位置,它有不同的含义,这个汉字里面是用得很多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二的“二”跟可恶的“恶”是很接近的。二就是有二心,就是很可恶,这种观念都是从《易经》中来的。
一,你会觉得很愉快,因为大家合在一起,同时力道会很强,我们今天说同心协力就有一的感觉。
二,就开始分了,所以伏羲氏就想,如果阳是阳,阴是阴,那阳可能往那个方向去了,它阴上来可能往这个方向走,两个不配合,彼此不协调,这个宇宙会那么有秩序吗?
宇宙看起来很乱,实际上却是条条有理,非常有规律,非常有秩序的,就是乱中有序。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看起来乱,实际上却是乱中有序,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去体会的。
《易经》里有一句话,叫作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它的意思就是我们要自己去了解天理,然后你又顺从自然,就会得到吉祥,就不会有不利的后果。
这就说明,我们所重在人,在自己。我有又没有悟到天理,有没有悟到自然的道理。其实《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
伦理从哪里来?从自然来。自然那么有秩序,是谁在管呢?如果伏羲氏当年说是神在管,那我们就产生宗教了,但是他没有。他说,这是阴阳的互动,是自然的孕育,并没有特别的主宰。
我们现在从物理学上大概可以了解,《易经》其实是比较接近真理的。就是说有两种不同的力交互作用,很自然就产生万物,并且不断运行。
《曾仕强讲中华文化·大合集》主播曾仕强,国学大家,英国牛津大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曾在《百家讲坛》讲授《易经》等国学经典
本专辑能够从西方哲学的思辨与对照中,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出发,对中国传统国学经典以新的角度做出新的阐释。为您正本清源,颠覆解释被误解的经典,洞悉先贤智慧。
唐·张怀瓘《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语本《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七擒七纵,是绝对自信的人才能做出的决策。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七擒七纵,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归顺自己。这个成语来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25年,蜀汉...
在汉文帝刘恒即位的时候,季布出任大汉帝国的河东太守,有人在刘恒面前说季布很能干,所以,汉文帝刘恒召见了季布,想要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在季布抵达长安之后,又有人在刘恒面前说季布虽然勇敢。 但是,却酗酒成...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约法三章的典故是什么?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前206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抵达灞上。当了四十六天秦朝皇帝的子婴乘坐白车,驾着白马,颈上系着绳子,将皇帝玉...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以》第四十九回,发生在诸葛亮“借东风”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赵云、丁奉和徐盛。原文如下: 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
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原义是说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婵,亡国当俘虏后,不思复国。 乐不思蜀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大意是这样的,三国时期,刘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