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这个问题,保呗儿看到部分网友很有他们的一番看法:
“还用说?保险公司都是靠骗人投保赚钱的。”
“说白了,就是非法集资。”
“这不赔那不赔,可不赚?”
……
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评论不是饱含了自己的无奈故事,就是主观臆断肆意发泄或是人云亦云,没一条是去认真了解了保险公司运作而客观分析的。
8021年了兄带们,还没有一颗学习进步的心,如果甚至你觉得保险公司不该赚钱,那也没必要看下去了,右上角叉掉出门左转慢走不送。
愿意了解一番的伙伴就跟着保呗儿来看看,保险公司是靠什么赚钱的。
2、
保险公司也是公司,也是靠利润来赚钱。
其利润又是通过“三差”来赚取的。
哪“三差”呢?
利差(Interest Margin)、费差(Expense Margin)、死差(Mortality Margin)。
※英文咱们也跟上go go~
★利差
保险资金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从而分为利差益及利差损。
★费差
与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有关,即实际的费用率和预定费用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从而分为费差益和费差损。
★死差
是预定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盈余或亏损,从而分为死差益和死差损。
※益:收益,损:损失。
看正经的词条解释实在太枯燥了,还有些不知所云,保呗儿是时候上栗子了:
2018年初保险A公司推出一款一年期的寿险产品,有100位投保人购买了此产品。
该产品的定价利率(即预定利率)是3.5%,而保险公司将收到的保费进行实际投资后,其投资收益率为4.5%,此处实际投资收益率与预定利率的差就是利差:4.5%-3.5%=1%,且1%为利差益;若实际投资收益率为3%,则0.5%为利差损。
同时,保险公司预计今年该产品运营过程中要花费50万元的费用(预定费用率),而实际却只花费了30万元,那么50-30=20万元就是费差,此处为费差益,与利差同理,反之为费差损。
并且在设计产品时,精算师会依据第三套生命表(《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设定一个预期死亡率,即针对该产品预期每100人会有10人死亡,但实际这一年过去,100人中仅6人死亡(实际死亡率),那么此时就产生了死差,10-6=4为死差益,同理,反之为死差损。
这三差之和就是某个保险产品为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
3、
因此,最理想的状态下,保险公司要赚钱就要实现:
利差益=实际投资收益率>预定利率
费差益=实际费用率<预定费用率
死差益=实际死亡率<预定死亡率
目前,在保险公司实际的运作中,特别是寿险公司,利差才是其收益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死差、费差,而且大部分公司都是接受死差损和费差损的。
所以并非有的伙伴想当然的认为:保险公司是通过减少赔付从而增加死差益来获得收益噢。
并且即便是一些死亡率波动较高的重疾发生率及日后发展趋势都趋于相对稳定,保险公司在预估发生概率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拼多多曾经是个神奇的平台,2块钱包邮还送卫生纸;10块钱两张手机贴膜,优惠6块钱后继续包邮,而且是全国包邮。无怪乎2019年爆亏85.4亿,18年最狠,亏了102.17亿元。就这么亏钱的公司,今年股价...
此前蓝点网已经提到欧盟认定谷歌安卓系统存在垄断行为,为此欧盟向谷歌开出巨额罚单并且要求谷歌改进。 由反垄断引发的后果就是面向欧盟市场的谷歌专有安卓版本不再免费,制造商需要按比例向谷歌缴纳授权费。...
时代在进步,各种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今天新零售是风口,明天社交电商又引领时代潮流! 说真的,目前社会上不管什么样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都摆脱不了“电商”这一关键词!所以说到底“互联网电子商务”时代的风口其...
这年头, 你要是没在微信群里发过红包,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现代人。 春节长假里, 很多人都爱在群里抢红包, 你一分我一毛,很欢乐。 但是最近有一种群, 大家可要当心了…… 春节前,芜...
各位鱼友大家好,这篇文章是接上一篇文章而继续写的内容。上一篇文章我们聊到了水族店为什么会亏钱?提到一个财经领域的专业名词是负债,简单的复习一下就是水族实体店里面大部分的东西其实都是负债,也就是它们会源...
互联网给了我们很多发展机会,而一般人使用互联网沉迷于游戏、视频娱乐、休闲,当然有些人利用互联网推进营销,与客户获得流量,利用互联网进行变现的工具一部分人被称为“站长”,通过域名和空间主机制作网站,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