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市场牛熊转换,交易平台始终是数字货币利益链条上最重要和最暴利的环节,这一点毋庸置疑。
作为承接一二级市场、项目方以及普通投资者的中间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从中获取的巨额利润非常人所能想象。
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建设成本极低,只要有一部分用户受其蛊惑而入局,割韭菜游戏就可以进行,从中获取暴利。
年入数十亿,平台盈利模式简单粗暴
一般情况下,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三个部分:交易手续费、上币费以及可能存在的平台代币估值。
其中,交易手续费是平台利润的主要来源,大部分交易平台的手续费率在0.1%左右,远高于券商交易市场的费率。
除此之外,平台上币费和其他的隐性收入也不容小觑。对项目方而言,在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上架新币,类似于新股公开发行。
各大平台宣称,会有一套基于技术、运营、经济模型等多方面考量的新币上架标准,但具体的标准外界根本无从得知。更重要的是,随着全球新币数量日益增多,平台上币费用也水涨船高。
高昂的“入场费”让少部分踏实做事、资本略显单薄的项目望而止步,而那些擅长资本炒作、没有任何价值的“空气币”却成为市场追捧的香饽饽。更有业内人士指出,交易平台涉嫌参与内幕交易,和项目方“联合割韭菜”。
马太效应日益明显,行业监管稳步推进
目前,全球数字货币交易所数量已逾500家,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社交媒体巨头Line、知名社区游戏公司CyberAgent等,也即将推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如此一来,平台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马太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重要的是,全球各国针对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监管也在稳步推进中
新年到来的第二天,银保监会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主要针对区块链等名义开展的非法集资行为。
这距离上次银保监会提示防范假借“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风险仅仅过去一个半月。而此前,央行等多部门,北京、上海、深圳等金融监管机构都就虚拟货币交易所发布风险提示。
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强监管下,仍有不少交易所顶风作案,“割韭菜”新套路频出。
IMO、IFO、双币理财、存币生息、资金盘游戏圈钱风头正劲,背后不乏吴忌寒、孙宇晨等币圈大佬身影。
项目方花6万即可自营交易所,建老鼠仓操纵币市;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支付渠道屡禁不止。
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建设成本极低,6万即可开设交易所“坐庄”发币,尤其是“发行”几乎零成本的各类虚拟币、虚拟币“理财”项目等。
因此对于幕后操纵者来说,所能获得的利润都是净利润,只要有一部分用户受其蛊惑而入局,则割韭菜游戏就可以进行,从中获取暴利。
此类虚拟货币交易所以及所上线的各种项目,都是鼓吹短期内可暴富、 *** 和放大部分人赚快钱心理的产物。而有的项目干脆采取多层金字塔结构的所谓返利、计酬模式,更涉嫌传销。
在这种本身就带有先天之恶的模式设计下,用户一旦经受不起诱惑参与,最终成为被割韭菜的命运就无法避免。
无论是虚拟货币交易所还是所谓“投资者”,都希望不断有新的下线加入,从而成为利益链条的受益者。
但相比于基本稳赚不赔的虚拟货币交易所,散户们往往最后发现自己才是最终的下线,无人接手而被迫买单,如果下注过多,就可能会因此而倾家荡产。
这也是银保监会、央行等多部门近期反复对市场发出警示信号的原因所在。遗憾的是,总有心存侥幸心理的用户,认为自己的运气概率高于他人,为了追求百分之百的利润而不惜承受百分之一万的风险。
100个人做网络赚钱,有99个是想赚钱的。但只有一个是想为那些赚钱的朋友做服务的。于是他们搞了一个互联网赚钱论坛,整合各种各样的赚钱资料免费分享给大家,他从来没想过要收费。 结果,想送钱的朋友反而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都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冷静和理智,不能为了一时利益铤而走险,妄图通过捞偏门来快速赚钱。走投无路最快赚钱的方法有哪些,我...
大学毕业了,要么上班,要么创业。上班可以选择北上广深杭。创业可以选择网络或地面。地面上的生意不好干,作者一辈子都不想碰。那就做网络吧,网络上看似有很多项目,其实90%的人都做不起来。就是他们看到的成功...
2016年,我当时在市里做着一份不咸不淡的文职工作,一个月一千来块工资,虽说比当地一般的工资都高点,但存不到钱,我男友工资也是二千左右,但他开支比较大,所以也存不了几个钱,家里人极力反对和我跟他在一起...
自从国家开始大力提倡创新创业以后,很多人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纷纷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然而创业总会伴随或多或少的风险,所以大部分人都希望先通过做点小生意,卖点东西这种方式慢慢起步发展。那现在卖...
做游戏工作室得不到我国的法律保护,因为我们从不交税。并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得不到政策的支持,得不到身边无数亲人与朋友的理解,得不到更多的休息时间,整天脑子里的弦一直是紧绷着的,一个星期168小时总是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