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人物:
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著名的谋士,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与萧何、韩信一起并称为“汉初三杰”。
经典故事: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做张良的年轻人,因为行刺秦始皇失败,不得已逃难来到了下邳城。一日,张良路过圯(yí)水桥,遇到了一位穿着粗布衣服的老翁,那老翁径直走到了他的身边,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一只鞋,丢到了桥下。老人回头看着张良说道:"年轻人!下去把我的鞋捡回来!"
张良大吃一惊,但看老翁年事已高,还是忍住了心中的不满,下桥把老翁的鞋捡了起来,还给了老翁。老翁看了看张良,翘起脚来,说道:“帮我穿上”。张良于是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替老翁穿上。老翁看着穿好的鞋,什么也没说,然后哈哈大笑转身离去了。
老翁这样的举动越发使张良惊异了,张良呆呆的站在原地目送老翁远去!谁知那老翁走了一段路后,又返身回来,笑眯眯的对张良说道:"小伙子你很不错,有培养的前途。孺子可教也!这样吧,五天后的早上,你来桥上等我。"张良虽不知老翁此话何意,但还是恭恭敬敬的答应了。
转眼间到了第五天的早上,天刚亮,张良就赶到桥上,老人已经先到了。老人看着张良生气地说道:"我一个老人都到了而你却迟到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吧,再过五天,早点来见我!"
这样又过了五天,公鸡刚一叫,张良就赶到了桥上。谁知这一次又是老翁先到了,老翁对着张良说道:"你又迟到了,五天过后再来吧。
日落月升,又过了五天,这一次,张良不到半夜就来到了桥上等候。不一会,老翁也来了。老翁满心欢喜的看着张良说道:"年轻人,就应该这样!"
老翁边说边从怀里拿出了一本书交给了张良,并且嘱咐道:"你要下苦功夫学习这本书。等你把这本书钻研透了以后,你是可以做帝王的老师的。”老翁说完这句话后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待老翁走后,张良仔细一看这本书,只见上面写着《太公兵法》。
张良谨记老翁所言,日夜钻研此书。 后来,张良在秦朝末年的天下纷争中为汉高祖刘邦出谋划策,成为汉朝的开国功勋之一。
成语释义:
孺子可教:孺子是小孩子的意思;教是教诲。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世常用来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值得好好地培养!
纸醉金迷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纸醉金迷)「纸醉金迷」这个成语,出自宋朝陶谷写的《清异录》。意思是生活奢侈,沉醉于富丽的环境之中。 唐昭宗时,有个专治毒疮的医生名叫孟斧,名闻全国,由于他医术高明,宫中如...
才高八斗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文章冠绝当时的另一个文人颜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以》第四十九回,发生在诸葛亮“借东风”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赵云、丁奉和徐盛。原文如下: 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
【成语】 讳疾忌医 【释义】 讳疾忌医,读音为huì jí jì yī,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 【出处】 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
典故 明朝万历年间,我国宁夏、青海等边塞地方很不安定,一些贼寇纠集少数民族时常入犯,杀人抢马, 甚至攻城略地。 这时,有位镇守边关的总兵叫萧如薰,在他聪明机智的妻子杨氏的参谋、鼓舞下,...
有古语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意思是天地虽没有自己说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们都看得见天地的高旷宽广,是他养育了万物生灵——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会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