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显著
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相关答复。关于简化汉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传承”的问题,教育部介绍,自古以来,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简化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汉字就有了简体形式;南北朝以来楷书、草书、行书中也不断有简体字产生。现行简化字即是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通过搜集、整理、筛选千百年来在民间通行的简体字,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简化字体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确定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体系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从汉字形体构成的规律看,形声构字是主要的构字 *** ,如果仅从会意字方向去理解汉字,就背离了汉字构形事实。
文字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
此外,文字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文字是记录、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中华文化的大量信息是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要读懂这些信息首先要能读懂汉字记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语书面语,但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汉语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现在通过文字资料了解古代文化信息的困难主要在于记录这些信息的语言从古至今发生了很大变化,认识繁体字的人不经过专门的古汉语、古代文化知识等的学习、培训,也一样读不懂古典诗文,不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同样,现在古典诗文都已经有简化字版,如果不经过专门训练,也一样读不懂。
教育部另称,据国家11个部委(局)组织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对全国阅读繁体字书报困难程度调查的数据显示,阅读繁体字书报“基本没有困难”和“有些困难但凭猜测能读懂大概意思”的比例占58.69%;“困难很多”的比例占41.31%,多集中在西部省份。这表明,多数人基本能够认读繁体字。
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针对“中小学繁体字识读教育”一事,教育部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但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教育部称,当今语言生活中,繁体字仍将在发展文字艺术、加强两岸四地以及海外华文区沟通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我们将在坚持国家文字政策的前提下,充分调研,开展繁体字相关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语言服务。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各国(地)签证、航班等政策限制,我国部分出国留学人员赴境外就学受阻。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采取临时举措,通过适当增加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内地(祖国大陆)与港...
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 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2020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0年高考安全的线...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北京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等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回应了关于高考是否延迟的相关问...
中新网5月12日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12日指出,截至5月11日,目前有10779.2万学生开学复课,超过了1个亿,占学生总数的39%,接近40%。其中,高校大学生是290.7万。目...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官网“建议提案办理”栏目11月1日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212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教建议字〔2019〕153号),这份落款时间为9月25日的文件回应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