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什么意思(赤子之心的由来)

访客4年前黑客工具862

赤子:最开始指刚出生的婴儿,后来比喻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诚的人;赤子也指人民,指纯洁善良的人。

《道德经》中说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这里的赤子便是指婴儿的意思。

常说赤子之心,那么赤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襁褓:古时候的襁褓多指一岁以下的幼童,现在借此来指不满周岁的婴儿。

汉代贾谊的《新书·数宁》有载:“发子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

常说赤子之心,那么赤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孩提:二三岁的幼儿,也叫作“孩抱”

髫龀:指儿童换齿的年龄。髫谓儿童下垂之发,龀谓儿童换牙。故髫龀指幼年。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及冠时,头发自然垂下,因而垂髫之童年或儿童。

幼学:一般来说,幼学指的是十岁,这是孩童入学的年龄。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常说赤子之心,那么赤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的叫作总角。

《诗·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郑玄 笺:“总角,聚两髦也。” 孔颖达 疏:“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

常说赤子之心,那么赤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豆蔻:本是植物名,后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

及笄:亦作“既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故以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常说赤子之心,那么赤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束发:指男子十五岁。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汉贾谊《新书·容经》:“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

常说赤子之心,那么赤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破瓜:义同“破瓜之年,是指女子十六岁,瓜字分开为“八八”两字,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出自宋代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礼记.冠义》上说:“冠者,礼之始也。”意思是说冠礼是一切礼仪的开始。

常说赤子之心,那么赤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天命:五十岁。

耳顺: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耋:七八十岁。

耄:八十至九十岁。

白寿:99岁的雅称。“百”字去掉上边的一是“白”,“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雅称九十九岁为“白寿”。

期颐:一百岁。

茶寿:108岁。

双稀、双庆:古稀指70岁,因此双稀是70的两倍即140岁。双庆也是指140岁。

 

相关文章

2月14日是什么情人节,情人节的由来你知道吗!

2月14日是什么情人节,情人节的由来你知道吗!

Valentine's day是情人节在英语里的叫法。 从字面上来看,很难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个男默女泪感动无数网友的动人故事........

张国荣为什么那么红(哥哥的由来)

张国荣为什么那么红(哥哥的由来)

很多人说,每年4月1日是荣迷骤增的日子,这不是追风,而是因为他值得。 他从不立人设,张国荣的口碑却屹立不倒。 他是人间四月天,更是荣迷心中的骄阳。 黄霑说他是浊世翩翩佳公子。 倪匡赞他眉目...

国庆节的由来和风俗,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节的由来和风俗,国庆节的来历!

每年的10月1号是中国国庆节。但是大家对国庆节的历史由来有多少了解呢?小编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

除夕的由来 除夕的来源传说和习俗

除夕的由来 除夕的来源传说和习俗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村外...

数学的来历,数学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一次进步

数学的来历,数学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一次进步。 当人们发现一对雏鸡和两天之间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数字2)时,数学就诞生了。 ——伯特兰·罗素 1、记数的开始 如同古代世界的许多...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1,侗族 贵州省侗族端午除与汉族相同以外,也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其中,以锦屏县圭叶村的端午风俗犹为独特。 这个侗寨端午节,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