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oS攻击通过大量合法的请求占用大量 *** 资源,以达到瘫痪 *** 的目的。 这种攻击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通过使 *** 过载来干扰甚至阻断正常的 *** 通讯;
通过向服务器提交大量请求,使服务器超负荷;
阻断某一用户访问服务器;
阻断某服务与特定系统或个人的通讯。
IP Spoofing
IP欺骗攻击是一种黑客通过向服务端发送虚假的包以欺骗服务器的做法。具体说,就是将包中的源IP地址设置为不存在或不合法的值。服务器一旦接受到该包便会返回接受请求包,但实际上这个包永远返回不到来源处的计算机。这种做法使服务器必需开启自己的监听端口不断等待,也就浪费了系统各方面的资源。
LAND attack
这种攻击方式与SYN floods类似,不过在LAND attack攻击包中的原地址和目标地址都是攻击对象的IP。这种攻击会导致被攻击的机器死循环,最终耗尽资源而死机。
ICMP floods
ICMPfloods是通过向未良好设置的路由器发送广播信息占用系统资源的做法。
Application
与前面叙说的攻击方式不同,Application level floods主要是针对应用软件层的,也就是高于OSI的。它同样是以大量消耗系统资源为目的,通过向IIS这样的 *** 服务程序提出无节制的资源申请来迫害正常的 *** 服务。
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持续性威胁。 利用先进的攻击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长期持续性 *** 攻击的攻击形式。APT攻击的原理相对于其他攻击形式更为高级和先进,其高级性主要体现在APT在发动攻击之前需要对攻击对象的业务流程和目标系统进行精确的收集。在此收集的过程中,此攻击会主动挖掘被攻击对象受信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利用这些漏洞组建攻击者所需的 *** ,并利用0day漏洞进行攻击。
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威胁着企业的数据安全。APT是黑客以窃取核心资料为目的,针对客户所发动的 *** 攻击和侵袭行为,是一种蓄谋已久的“恶意商业间谍威胁”。这种行为往往经过长期的经营与策划,并具备高度的隐蔽性。APT的攻击手法,在于隐匿自己,针对特定对象,长期、有计划性和组织性地窃取数据,这种发生在数字空间的偷窃资料、搜集情报的行为,就是一种“ *** 间谍”的行为。
APT入侵客户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USB等移动设备为目标和攻击对象继而入侵企业信息系统的方式。
——社交工程的恶意邮件是许多APT攻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社交工程攻击手法的日益成熟,邮件几乎真假难辨。从一些受到APT攻击的大型企业可以发现,这些企业受到威胁的关键因素都与普通员工遭遇社交工程的恶意邮件有关。黑客刚一开始,就是针对某些特定员工发送钓鱼邮件,以此作为使用APT手法进行攻击的源头。
——利用防火墙、服务器等系统漏洞继而获取访问企业 *** 的有效凭证信息是使用APT攻击的另一重要手段。
总之,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正在通过一切方式,绕过基于代码的传统安全方案(如防病毒软件、防火墙、IPS等),并更长时间地潜伏在系统中,让传统防御体系难以侦测。
“潜伏性和持续性”是APT攻击更大的威胁,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内容。
——潜伏性:这些新型的攻击和威胁可能在用户环境中存在一年以上或更久,他们不断收集各种信息,直到收集到重要情报。而这些发动APT攻击的黑客目的往往不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利,而是把“被控主机”当成跳板,持续搜索,直到能彻底掌握所针对的目标人、事、物,所以这种APT攻击模式, 实质上是一种“恶意商业间谍威胁”。
——持续性:由于APT攻击具有持续性甚至长达数年的特征,这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无从察觉。在此期间,这种“持续性”体现在攻击者不断尝试的各种攻击手段,以及渗透到 *** 内部后长期蛰伏。
——锁定特定目标:针对特定 *** 或企业,长期进行有计划性、组织性的窃取情报行为,针对被锁定对象寄送几可乱真的社交工程恶意邮件,如冒充客户的来信,取得在计算机植入恶意软件的之一个机会。
——安装远程控制工具:攻击者建立一个类似僵尸 *** Botnet的远程控制架构,攻击者会定期传送有潜在价值文件的副本给命令和控制服务器(CC Server)审查。将过滤后的敏感机密数据,利用加密的方式外传。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它通过收集和分析 *** 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 *** 上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 *** 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 *** 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因此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 *** 性能的情况下能对 *** 进行监测。入侵检测通过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 *** 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 *** 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 *** 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 *** 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
1 .特征检测:
特征检测 (Signature-based detection) 又称 Misuse detection ,这一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表示,系统的目标是检测主体活动是否符合这些模式。它可以将已有的入侵 *** 检查出来,但对新的入侵 *** 无能为力。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式既能够表达“入侵”现象又不会将正常的活动包含进来。
2 .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 (Anomaly detection) 的假设是入侵者活动异常于正常主体的活动。根据这一理念建立主体正常活动的“活动简档”,将当前主体的活动状况与“活动简档”相比较,当违反其统计规律时,认为该活动可能是“入侵”行为。异常检测的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活动简档”以及如何设计统计算法,从而不把正常的操作作为“入侵”或忽略真正的“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步骤
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 *** 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 *** 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 *** 安全。而且,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 *** 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 *** 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
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的之一步是信息收集,内容包括系统、 *** 、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需要在计算机 *** 系统中的若干不同关键点(不同网段和不同主机)收集信息,这除了尽可能扩大检测范围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从一个源来的信息有可能看不出疑点,但从几个源来的信息的不一致性却是可疑行为或入侵的更好标识。
当然,入侵检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因此,很有必要只利用所知道的真正的和精确的软件来报告这些信息。因为黑客经常替换软件以搞混和移走这些信息,例如替换被程序调用的子程序、库和其它工具。黑客对系统的修改可能使系统功能失常并看起来跟正常的一样,而实际上不是。例如,unix系统的PS指令可以被替换为一个不显示侵入过程的指令,或者是编辑器被替换成一个读取不同于指定文件的文件(黑客隐藏了初试文件并用另一版本代替)。这需要保证用来检测 *** 系统的软件的完整性,特别是入侵检测系统软件本身应具有相当强的坚固性,防止被篡改而收集到错误的信息。
1.系统和 *** 日志文件
黑客经常在系统日志文件中留下他们的踪迹,因此,充分利用系统和 *** 日志文件信息是检测入侵的必要条件。日志中包含发生在系统和 *** 上的不寻常和不期望活动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指出有人正在入侵或已成功入侵了系统。通过查看日志文件,能够发现成功的入侵或入侵企图,并很快地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各种行为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信息,例如记录“用户活动”类型的日志,就包含登录、用户ID改变、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授权和认证信息等内容。很显然地,对用户活动来讲,不正常的或不期望的行为就是重复登录失败、登录到不期望的位置以及非授权的企图访问重要文件等等。
2.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
*** 环境中的文件系统包含很多软件和数据文件,包含重要信息的文件和私有数据文件经常是黑客修改或破坏的目标。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包括修改、创建和删除),特别是那些正常情况下限制访问的,很可能就是一种入侵产生的指示和信号。黑客经常替换、修改和破坏他们获得访问权的系统上的文件,同时为了隐藏系统中他们的表现及活动痕迹,都会尽力去替换系统程序或修改系统日志文件。
3.程序执行中的不期望行为
*** 系统上的程序执行一般包括操作系统、 *** 服务、用户起动的程序和特定目的的应用,例如数据库服务器。每个在系统上执行的程序由一到多个进程来实现。每个进程执行在具有不同权限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控制着进程可访问的系统资源、程序和数据文件等。一个进程的执行行为由它运行时执行的操作来表现,操作执行的方式不同,它利用的系统资源也就不同。操作包括计算、文件传输、设备和其它进程,以及与 *** 间其它进程的通讯。
一个进程出现了不期望的行为可能表明黑客正在入侵你的系统。黑客可能会将程序或服务的运行分解,从而导致它失败,或者是以非用户或管理员意图的方式操作。
4. 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授权的对 *** 硬件连接;二是对物理资源的未授权访问。黑客会想方设法去突破 *** 的周边防卫,如果他们能够在物理 *** 问内部网,就能安装他们自己的设备和软件。依此,黑客就可以知道网上的由用户加上去的不安全(未授权)设备,然后利用这些设备访问 *** 。例如,用户在家里可能安装Modem以访问远程办公室,与此同时黑客正在利用自动工具来识别在公共 *** 线上的Modem,如果一拨号访问流量经过了这些自动工具,那么这一拨号访问就成为了威胁 *** 安全的后门。黑客就会利用这个后门来访问内部网,从而越过了内部 *** 原有的防护措施,然后捕获 *** 流量,进而攻击其它系统,并偷取敏感的私有信息等等。
信号分析
对上述四类收集到的有关系统、 *** 、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等信息,一般通过三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其中前两种 *** 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
1.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 *** 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该过程可以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目或指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安全状态的变化)。一般来讲,一种进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条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 *** 的一大优点是只需收集相关的数据 *** ,显著减少系统负担,且技术已相当成熟。它与病毒防火墙采用的 *** 一样,检测准确率和效率都相当高。但是,该 *** 存在的弱点是需要不断的升级以对付不断出现的黑客攻击手法,不能检测到从未出现过的黑客攻击手段。
2.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 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如访问次数、操作失败次数和延时等)。测量属性的平均值将被用来与 *** 、系统的行为进行比较,任何观察值在正常值范围之外时,就认为有入侵发生。例如,统计分析可能标识一个不正常行为,因为它发现一个在晚八点至早六点不登录的帐户却在凌晨两点试图登录。其优点是可检测到未知的入侵和更为复杂的入侵,缺点是误报、漏报率高,且不适应用户正常行为的突然改变。具体的统计分析 *** 如基于专家系统的、基于模型推理的和基于神经 *** 的分析 *** ,目前正处于研究热点和迅速发展之中。
3.完整性分析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这经常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它在发现被更改的、被特络伊化的应用程序方面特别有效。完整性分析利用强有力的加密机制,称为消息摘要函数(例如MD5),它能识别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其优点是不管模式匹配 *** 和统计分析 *** 能否发现入侵,只要是成功的攻击导致了文件或其它对象的任何改变,它都能够发现。缺点是一般以批处理方式实现,不用于实时响应。尽管如此,完整性检测 *** 还应该是 *** 安全产品的必要手段之一。例如,可以在每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内开启完整性分析模块,对 *** 系统进行全面地扫描检查。
入侵检测系统典型代表
入侵检测系统的典型代表是ISS公司(国际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的RealSecure。它是计算机 *** 上自动实时的入侵检测和响应系统。它无妨碍地监控 *** 传输并自动检测和响应可疑的行为,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截取和响应安全漏洞和内部误用,从而更大程度地为企业 *** 提供安全。
入侵检测功能
·监督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检查系统配置和漏洞
·检查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代表已知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反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的校验管理,判断是否有破坏安全的用户活动。
·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评估工具的优点在于:
·提高了信息安全体系其它部分的完整性
·提高了系统的监察能力
·跟踪用户从进入到退出的所有活动或影响
·识别并报告数据文件的改动
·发现系统配置的错误,必要时予以更正
·识别特定类型的攻击,并向相应人员报警,以作出防御反应
·可使系统管理人员最新的版本升级添加到程序中
·允许非专家人员从事系统安全工作
·为信息安全策略的创建提供指导
·必须修正对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评估工具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些产品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它们无法弥补力量薄弱的识别和确认机制
·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无法执行对攻击的检查
·无法感知公司安全策略的内容
·不能弥补 *** 协议的漏洞
·不能弥补由于系统提供信息的质量或完整性的问题
·它们不能分析 *** 繁忙时所有事务
·它们不能总是对数据包级的攻击进行处理
·它们不能应付现代 *** 的硬件及特性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 *** 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从 *** 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入侵检测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从国外入侵检测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就可以看出。在国内,随着上网的关键部门、关键业务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版权的入侵检测产品。但现状是入侵检测仅仅停留在研究和实验样品(缺乏升级和服务)阶段,或者是防火墙中集成较为初级的入侵检测模块。可见,入侵检测产品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技术途径来讲,我们认为,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检测)外,应重点加强统计分析的相关技术研究
从技术上对付黑客攻击,主要采用下列 *** :
(1)使用防火墙技术,建立 *** 安全屏障。使用防火墙系统来防止外部 *** 对内部 *** 的未授权访问,作为 *** 软件的补充,共同建立 *** 信息系统的对外安全屏障。目前全球联入Internet的电脑中约有1/3是处于防火墙保护之下,主要目的就是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策略,对外部 *** 与内部 *** 交流的数据进行检查,符合的予以放行,不符合的拒之门外。
(2)使用安全扫描工具发现黑客。经常使用“网威”等安全检测、扫描工具作为加强内部 *** 与系统的安全防护性能和抗破坏能力的主要扫描工具,用于发现安全漏洞及薄弱环节。当 *** 或系统被黑客攻击时,可用该软件及时发现黑客入侵的迹象,进行处理。
(3)使用有效的监控手段抓住入侵者。经常使用“网威”等监控工具对 *** 和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用于发现黑客或入侵者的不良企图及越权使用,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如跟踪分析、反攻击等),防范于未然。
(4)时常备份系统,若被攻击可及时修复。这一个安全环节与系统管理员的实际工作关系密切,所以系统管理员要定期地备份文件系统,以便在非常情况下(如系统瘫痪或受到黑客的攻击破坏时)能及时修复系统,将损失减少到更低。
(5)加强防范意识,防止攻击。加强管理员和系统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可大大提高 *** 、系统的安全性能,更有效地防止黑客的攻击破坏。
一、反攻击技术的核心问题
反攻击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截获所有的 *** 信息。目前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取信息,一种是通过 *** 侦听的途径(如Sniffer,Vpacket等程序)来获取所有的 *** 信息(数据包信息, *** 流量信息、 *** 状态信息、 *** 管理信息等),这既是黑客进行攻击的必然途径,也是进行反攻击的必要途径;另一种是通过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系统日志进行分析,来发现入侵行为和系统潜在的安全漏洞。
二、黑客攻击的主要方式
黑客对 *** 的攻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讲,攻击总是利用“系统配置的缺陷”,“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或“通信协议的安全漏洞”来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攻击方式超过2000种,其中对绝大部分黑客攻击手段已经有相应的解决 *** ,这些攻击大概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类:
1.拒绝服务攻击:一般情况下,拒绝服务攻击是通过使被攻击对象(通常是工作站或重要服务器)的系统关键资源过载,从而使被攻击对象停止部分或全部服务。目前已知的拒绝服务攻击就有几百种,它是最基本的入侵攻击手段,也是最难对付的入侵攻击之一,典型示例有SYN Flood攻击、Ping Flood攻击、Land攻击、WinNuke攻击等。
2.非授权访问尝试:是攻击者对被保护文件进行读、写或执行的尝试,也包括为获得被保护访问权限所做的尝试。
3.预探测攻击:在连续的非授权访问尝试过程中,攻击者为了获得 *** 内部的信息及 *** 周围的信息,通常使用这种攻击尝试,典型示例包括SATAN扫描、端口扫描和IP半途扫描等。
4.可疑活动:是通常定义的“标准” *** 通信范畴之外的活动,也可以指 *** 上不希望有的活动,如IP Unknown Protocol和Duplicate IP Address事件等。
5.协议解码:协议解码可用于以上任何一种非期望的 *** 中, *** 或安全管理员需要进行解码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结果,解码后的协议信息可能表明期望的活动,如FTU User和Portmapper Proxy等解码方式。
6.系统 *** 攻击:这种攻击通常是针对单个主机发起的,而并非整个 *** ,通过RealSecure系统 *** 可以对它们进行监视。
三、黑客攻击行为的特征分析与反攻击技术
入侵检测的最基本手段是采用模式匹配的 *** 来发现入侵攻击行为,要有效的进反攻击首先必须了解入侵的原理和工作机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有效的防止入侵攻击行为的发生。下面我们针对几种典型的入侵攻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Land攻击
攻击类型:Land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用于Land攻击的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是相同的,因为当操作系统接收到这类数据包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堆栈中通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相同的这种情况,或者循环发送和接收该数据包,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从而有可能造成系统崩溃或死机等现象。
检测 *** :判断 *** 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是否相同。
反攻击 *** :适当配置防火墙设备或过滤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就可以防止这种攻击行为(一般是丢弃该数据包),并对这种攻击进行审计(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和IP地址)。
2.TCP SYN攻击
攻击类型:TCP SYN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它是利用TCP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三次握手过程的缺陷来进行的。攻击者通过伪造源IP地址向被攻击者发送大量的SYN数据包,当被攻击主机接收到大量的SYN数据包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缓存来处理这些连接,并将SYN ACK数据包发送回错误的IP地址,并一直等待ACK数据包的回应,最终导致缓存用完,不能再处理其它合法的SYN连接,即不能对外提供正常服务。
检测 *** :检查单位时间内收到的SYN连接否收超过系统设定的值。
反攻击 *** :当接收到大量的SYN数据包时,通知防火墙阻断连接请求或丢弃这些数据包,并进行系统审计。
3.Ping Of Death攻击
攻击类型:Ping Of Death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该攻击数据包大于65535个字节。由于部分操作系统接收到长度大于65535字节的数据包时,就会造成内存溢出、系统崩溃、重启、内核失败等后果,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
检测 *** :判断数据包的大小是否大于65535个字节。
反攻击 *** :使用新的补丁程序,当收到大于65535个字节的数据包时,丢弃该数据包,并进行系统审计。
4.WinNuke攻击
攻击类型:WinNuke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WinNuke攻击又称带外传输攻击,它的特征是攻击目标端口,被攻击的目标端口通常是139、138、137、113、53,而且URG位设为“1”,即紧急模式。
检测 *** :判断数据包目标端口是否为139、138、137等,并判断URG位是否为“1”。
反攻击 *** :适当配置防火墙设备或过滤路由器就可以防止这种攻击手段(丢弃该数据包),并对这种攻击进行审计(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和IP地址MAC)。
5.Teardrop攻击
攻击类型:Teardrop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Teardrop是基于UDP的病态分片数据包的攻击 *** ,其工作原理是向被攻击者发送多个分片的IP包(IP分片数据包中包括该分片数据包属于哪个数据包以及在数据包中的位置等信息),某些操作系统收到含有重叠偏移的伪造分片数据包时将会出现系统崩溃、重启等现象。
检测 *** :对接收到的分片数据包进行分析,计算数据包的片偏移量(Offset)是否有误。
反攻击 *** :添加系统补丁程序,丢弃收到的病态分片数据包并对这种攻击进行审计。
6.TCP/UDP端口扫描
攻击类型:TCP/UDP端口扫描是一种预探测攻击。
攻击特征:对被攻击主机的不同端口发送TCP或UDP连接请求,探测被攻击对象运行的服务类型。
检测 *** :统计外界对系统端口的连接请求,特别是对21、23、25、53、80、8000、8080等以外的非常用端口的连接请求。
反攻击 *** :当收到多个TCP/UDP数据包对异常端口的连接请求时,通知防火墙阻断连接请求,并对攻击者的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审计。
对于某些较复杂的入侵攻击行为(如分布式攻击、组合攻击)不但需要采用模式匹配的 *** ,还需要利用状态转移、 *** 拓扑结构等 *** 来进行入侵检测。
四、入侵检测系统的几点思考
从性能上讲,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一个矛盾就是系统性能与功能的折衷,即对数据进行全面复杂的检验构成了对系统实时性要求很大的挑战。
从技术上讲,入侵检测系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识别“大规模的组合式、分布式的入侵攻击”目前还没有较好的 *** 和成熟的解决方案。从Yahoo等著名ICP的攻击事件中,我们了解到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攻击者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加上日趋成熟多样的攻击工具,以及越来越复杂的攻击手法,使入侵检测系统必须不断跟踪最新的安全技术。
2. *** 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匹配 *** 数据包发现攻击行为,入侵检测系统往往假设攻击信息是明文传输的,因此对信息的改变或重新编码就可能骗过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因此字符串匹配的 *** 对于加密过的数据包就显得无能为力。
3. *** 设备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就要求入侵检测系统能有所定制,以适应更多的环境的要求。
4.对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还没有客观的标准,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不易互联。入侵检测系统是一项新兴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新攻击识别的增加,入侵检测系统需要不断的升级才能保证 *** 的安全性。
5.采用不恰当的自动反应同样会给入侵检测系统造成风险。入侵检测系统通常可以与防火墙结合在一起工作,当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攻击行为时,过滤掉所有来自攻击者的IP数据包,当一个攻击者假冒大量不同的IP进行模拟攻击时,入侵检测系统自动配置防火墙将这些实际上并没有进行任何攻击的地址都过滤掉,于是造成新的拒绝服务访问。
6.对IDS自身的攻击。与其他系统一样,IDS本身也存在安全漏洞,若对IDS攻击成功,则导致报警失灵,入侵者在其后的行为将无法被记录,因此要求系统应该采取多种安全防护手段。
7.随着 *** 的带宽的不断增加,如何开发基于高速 *** 的检测器(事件分析器)仍然存在很多技术上的困难。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 *** 安全关键性测防系统,具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的 *** 发展提供有效的安全手段。
1)特征检测
特征检测对已知的攻击或入侵的方式作出确定性的描述,形成相应的事件模式。当被审计的事件与已知的入侵事件模式相匹配时,即报警。原理上与专家系统相仿。其检测 *** 上与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式类似。目前基于对包特征描述的模式匹配应用较为广泛。该 *** 预报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但对于无经验知识的入侵与攻击行为无能为力。
2)统计检测
统计模型常用异常检测,在统计模型中常用的测量参数包括:审计事件的数量、间隔时间、资源消耗情况等。
统计 *** 的更大优点是它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具有较高检出率与可用性。但是它的“学习”能力也给入侵者以机会通过逐步“训练”使入侵事件符合正常操作的统计规律,从而透过入侵检测系统。
3)专家系统
用专家系统对入侵进行检测,经常是针对有特征入侵行为。所谓的规则,即是知识,不同的系统与设置具有不同的规则,且规则之间往往无通用性。专家系统的建立依赖于知识库的完备性,知识库的完备性又取决于审计记录的完备性与实时性。入侵的特征抽取与表达,是入侵检测专家系统的关键。在系统实现中,将有关入侵的知识转化为if-then结构(也可以是复合结构),条件部分为入侵特征,then部分是系统防范措施。运用专家系统防范有特征入侵行为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完备性。
4)文件完整性检查
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检查计算机中自上次检查后文件变化情况。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保存有每个文件的数字文摘数据库,每次检查时,它重新计算文件的数字文摘并将它与数据库中的值相比较,如不同,则文件已被修改,若相同,文件则未发生变化。
文件的数字文摘通过Hash函数计算得到。不管文件长度如何,它的Hash函数计算结果是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与加密算法不同,Hash算法是一个不可逆的单向函数。采用安全性高的Hash算法,如MD5、SHA时,两个不同的文件几乎不可能得到相同的Hash结果。从而,当文件一被修改,就可检测出来。在文件完整性检查中功能最全面的当属Tripwire。
市面上有很多功能强大的股票模拟软件,功能齐全,但对于新手来说,眼花缭乱的板块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如果想通过模拟操作先练习,可以从以下软件中选择。 1.股票雷达(主要是交互式) 股票雷达...
九九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九九重阳节的这六种风俗习惯)阴历九月九日,别名九九重阳节,是在我国的传统式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重九节”、“登高节”、“晒中秋”、“踏中秋”、“山茱萸节”。九九重阳节的...
与商家发生一些交易纠纷的时候,我们当然要选择先协商,假如沟通无果之后就必须维权! 虽然说像网店这样的就属于服务行业,但并不是每一个商家、每一个客服都有耐心跟你好好聊。有些是支支吾吾不说话,有些是态度非...
黑客技术手机入门教程(黑客技术入门教程视频)(tiechemo.com)一直致力于黑客(HACK)技术、黑客QQ群、信息安全、web安全、渗透运维、黑客工具、找黑客、黑客联系方式、24小时在线网络黑客...
最近三年来,现已有三起BGP绑架进犯被记录在案。 在Renesys记载的事例中,2013年BGP绑架技能从前用来从头路由数据,使其在抵达意图地之前,先经过恣意指定的国家。 其间,一个进犯事例中的数据...
局域网是什么(什么是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