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元宇宙最早的定义在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小说《雪崩》中是这样描述元宇宙:
“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北京大学陈刚教授、董浩宇博士则这样定义元宇宙: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是指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宇宙中具有专属的 *** 身份,形成与现实世界平行的 *** 世界。
元宇宙它是一个数字空间,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人造空间,由AR、 VR、3D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 *** 世界。
通俗来说和一个游戏的概念有点像,进入游戏,创建一个自己的虚拟身份,就可以开始愉快的玩耍了,只不过这个“游戏”有点儿过于庞大了。
元宇宙也是互联网继承和进化的结果,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
元宇宙也并非一个简单的虚拟空间,而是把 *** 、硬件终端和用户放进一个永久的、覆盖广泛的虚拟现实系统之中,这个系统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
指沉浸式的虚拟世界,英文Metaverse。这个虚拟世界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3D技术和互联网组成。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中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或是体验与真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与现有 *** 游戏不同的是,元宇宙能给玩家带来更真实的感受,让玩家可以仿佛置身于虚拟世界当中,甚至可以做到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拟世界。元宇宙也被吹捧成了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电影《黑客帝国》和《头号玩家》就是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自美国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元界(Metaverse)。
最近很多人问我,什么叫metaverse(元宇宙)。
是的,这个概念非常火。我说说我的理解和看法。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感觉到神奇甚至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元宇宙”这个翻译的问题。meta这个词根,可以翻译成“元”,可以翻译成“超”。但是,这两个翻译,适用于完全不同的场合。“元”这个翻译,通常用于讲述本质,比如meta-data,元数据。一个网页的代码中,最上面一段数据,就叫meta-data,是整个网页数据的简化和抽象,也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超”这个翻译,通常用于讲述延展,比如meta-physicis,超物理。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形而上学”。政治,意识形态,就是超越现实世界,超越物理的学问。meta-verse,不是关于宇宙的宇宙,而是超越现实的宇宙。所以,“超宇宙”,才是更准确的翻译。意思是,因为VR/AR/MR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现实的宇宙外,多出了一个虚拟的宇宙。虚拟宇宙“延展”了,或者说“超越”了现实的宇宙,这就“超宇宙”。而“元宇宙”这个翻译,在中文语境中,很容易被理解为,我们找到了“宇宙中的宇宙”,“真正的宇宙”,很容易误导人。但是,大家都已经把metaverse叫元宇宙了,我们下面还是以元宇宙来称呼它。元宇宙更大的推动者,是facebook。为什么?因为扎克伯格在几年前,就重仓了VR(虚拟现实)。所有的生命,都需要一个名字,然后才能承载周围人的注视和期待,茁壮成长。扎克伯格借用、并赐予了他看到的那个,基于VR的未来,“元宇宙”这个酷炫的名字后,这个未来立刻闪闪发光。但是,VR的缺陷并没有因为新名字,而加快被解决。从VR的现在走向元宇宙(比如黑客帝国,第二人生,头号玩家)的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
1)感官的延展。今天我们所有能在互联网上传递的感官体验,虽然很丰富,但其实只有两种: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感官体验,是无法构成元宇宙的。我们还需要触觉,嗅觉和味觉。至少是触觉。触觉手套,或者全身触觉紧身衣,是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否则你很难获得所谓的真实体验。
----
2)元宇宙经济学。元宇宙,想要变成现实,需要依靠大量大量的facebook之外的贡献者的加入。这些贡献者必须得到回报。所以元宇宙里,需要有一套自洽的经济学。大家如何交易?是否严格保护私有制?用单种货币,还是多种货币?有没有央行?元宇宙里的资产,是否可以和现实世界兑换?和人民币和美元之间,如何保持汇率稳定?
----
3)元宇宙受谁监管?如果元宇宙是个经济体,它是否需要和世界上的各国建交?还是说他像南极一样,受国际条约的保护?在元宇宙里发现了纠纷,是否由联合国附属的机构出面解决?如果元宇宙是个游戏,不是经济体,那这个游戏,按照哪个国家的法律监管?这些问题非常复杂,尤其是关系到各国的监管限制。简单来说,元宇宙(现实宇宙+虚拟宇宙),可能确实是那个未来,但离我们还是非常遥远。这个遥远的程度,如果影响到“概念股”的涨跌了,那大家看到的一定只是自己想象中的元宇宙。
元宇宙毋容置疑就是一个骗局,所谓平行虚拟世界,以现在的科技手段根本无法实现,最重要的障碍就是人类大脑信息的导入和导出。退一万步讲,就算可以实现,也是人类更大的灾难。因为这种虚拟平行世界的出现,会颠覆现实世界的伦理价值观,年龄,性别,变得毫无意义,所有的人都会用一种粉装的面目出现,是完全虚假的。这种东西导致的沉迷,会让科技停止进步,生产力大幅度衰退,所有人进入一种僵尸状态,就像黑客帝国的母体一样,那根本不是什么美好的东西,而是一幅末日景象。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世界,我们可以以人类的意识进入。而且进入之后会发现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基本上没有差别,我们所体验到的一切,仿佛都是真实的,我们可以与来自全世界的人面对面的交谈,甚至可以握手拥抱等等。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建房子,可以完成一切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你敢相信吗?没错,这就是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当中的场景,而元宇宙就来源于此,所以可以说元宇宙是我们对经典概念的一个重现。
一直到了2021年,元宇宙这才真正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或者说是开始了真正的爆火,这和VR、AR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以至于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关于元宇宙我们该如何定义呢?其中有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除此之外,还有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了,文明。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现实世界才存在文明,虚拟世界也会有文明吗?没错,因为这个虚拟世界实在是太逼近于现实了,甚至可以对现实进行影响,所以在元宇宙当中,也会存在一股庞大的文明,甚至可以与现实世界相媲美。和现实世界相比,元宇宙在时间维度上是真实的,但是在空间维度上是虚拟的。
而且元宇宙可以容纳人类的意识进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肉体死亡了,我们的意识可以在元宇宙当中实现永生。但这要求我们完全破译人脑的结构,也就是以技术手段再现人脑功能。
元宇宙是一个游戏里面的词语。是用3D技术和互联网组成的一种不存在世界,一个虚构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虚构的空间,在那里游戏玩家可以体验在现实世界没有的感觉,可以比现实世界更 *** ,增加了游戏的真实感。
元宇宙其英文名称为“Metaverse”,这是由美国作家尼尔·斯蒂文森在1992年提出来的,当时他写了本科幻小说《雪崩》,在书中发明了元宇宙这个词汇。根据他的描述,未来我们会处于一个数字编织的世界里,用虚拟替身的方式来沟通交流。
所谓的元宇宙,这是指虚拟世界的空间,会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消费内容和交互体验等等,对应国内云游戏、VR等产业,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如果大家仍然觉得很难理解元宇宙这一个概念的话,大家就可以去看一看电影《头号玩家》,它就是人以虚拟替身的形式进入一个沉浸式的数字世界,如同在真实世界,玩游戏,经历“第二种人生”。以前觉得是科幻,现在脑机接口、VR技术逐渐成熟,不久的未来或能实现。尤其是这两年,巨头们已经开始涉足元宇宙领域。
除此之外,元宇宙其实还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理解,比如人的意识,甚至是身体与 *** 相连接,让我们真的进入虚拟的数字世界,比如我们所看到的《黑客帝国》,还有彻底进入存活在数字世界的《超体》,以及可以将我们意识、记忆下载并保存在另一具身体上的《阿凡达》。
除了我们这样的“移民”之外,在元宇宙中,还有其原住民,也就是目前存在的AI数字人。在《失控玩家》中,也就是NPC角色的苏醒。
(来源:《超体》)
回到现实,我们目前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元宇宙是指用区块链、AR/VR、虚拟空间等技术来打造全新虚拟的现实世界。
观察市面上,元宇宙发展最为迅速的是游戏平台,其次是一些社交平台。可以说,“元宇宙”与游戏行业亦是不可分割,国内元宇宙的赛道竞争似乎也在逐渐展开。“早在布局”的腾讯,步步紧逼的网易,字节跳动投资的代码乾坤以及号称“社交元宇宙”的soul,或许还能加上“想做10亿人生活的虚拟世界”的米哈游,而将来势必又会有更多的公司进场。但众多挂钩元宇宙的企业当中,也不乏仅仅是披着元宇宙外衣的。无数巨头在向元宇宙靠拢。由此我们似乎可以预见未来。
但总的来说,这些都是在说明巨头们看好这领域。只是,目前元世界概念容量还相对小。最受益的是两个方向,一是接入设备,如VR生厂商;二是游戏商等板块。至于具体的个股这里就不做列举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概念仅仅是一个刚刚兴起萌芽的阶段,所以说也有一定的泡沫风险,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等,这必定也会带来一定的波动。
《黑客帝国4》之一波爆出来的口碑非常好,许多人强调片中“元宇宙”的描绘,“这是导演拉娜华卓斯基( Lana Wachowski) 当年决定用三部曲结束《黑客帝国》,连多一部都不愿意的自我反省!”这是之一波口碑的声音。
本文导读目录: 1、元宇宙起源是什么? 2、什么是元宇宙? 3、元宇宙概念是什么? 4、火爆全网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5、“元宇宙”火了,这玩意到底是啥? 6、元宇宙通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