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
Jargon File中对“黑客”一词给出了很多个定义,大部分定义都涉及高超的编程技术,强烈的解决问题和克服限制的欲望。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成为一名黑客,那么好,只有两方面是重要的
闪客:
所谓“闪”就是指Flash(英文单词本意是指闪光、闪现),而“客”则是指从事某事的人,那么,闪客就是指做Flash的人。所谓“闪客”,也指经常使用flash的人。“闪客”这个词源起于“闪客帝国”个人网站。1999年正要开始建设,但是名字还没有想好。在回声资讯的“Flash论坛”上,有一天有人无意中说出一“闪客”,这个立刻击中了边城浪子。于是,“闪客”就开始挂在他的嘴边,等到“闪客帝国”开通的时候,“闪客”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关于闪客,一位研究者这样描述:每当夜幕降临,他们选择了“闪光”,用一种叫Flash的软件,把隐藏在心里那些若隐若现的感觉做成动画,也许是段MTV,也许是段伤感的故事,也许仅仅是一个幽默。这些作品传播到网上,博得大家开怀一笑,或是赚取几滴眼泪。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博客:
WEBLOG是WEB LO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 *** 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BLOGGER(博客)则是写BLOG的人。
具体说来, 博客(BLOG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 *** 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红客(redhacker) :
对 *** 和计算机稍微了解的人,一定还记得2001年5月那场轰动全球的中美黑客大战,而当时中国一方的“主力军”就是名噪一时的红客。在中国,红色有着特定的价值含义,正义、道德、进步、强大等等,那红客到底是什么? 红客是一种精神,他是趋于技术能力之前的。 他是一种热爱祖国、坚持正义、开拓进取的精神。所以只要具备这种精神并热爱着计算机技术的都可称为红客。这是网上一位红客对自己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除了一味地强调爱国之外,与黑客、骇客在本质上并无区别。从它的名字也可以看出”redhacker”只不过在”hacker” 前面加了个”red”而已,那不就是红色的黑客吗,何必美其名曰红客呢。
酷客的功能比 *** 强大,设置比较多。类似于电驴(emule).他们都属于点对点传输工具,原理都是一样的。
酷客和 *** 与电驴的不同在于:
1、酷客集成了播放器,可以方便的边下载边播放, *** 通常不可以,而电驴也需要借助一个特别的播放器才可以做到;
2、鼓励上传的机制更好, *** 几乎没有鼓励上传的机制,而电驴的机制也不完善(电驴积分是记到计算机上的一个文件里面,而酷客是落实到用户名)。
可以说酷客是电驴的中国版本,特别为中国用户定制。
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中文译名尚未统一,但最多的是将其翻译为“播客”。它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初期借助一个叫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播客录制的是 *** 广播或类似的 *** 声讯节目,网友可将网上的广播节目下载到自己的iPod、MP3播放器中随身收听,不必端坐电脑前,也不必实时收听,享受随时随地的自由。更有意义的是,你还可以自己 *** 声音节目,并将其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友分享。 在播客天下,我们将播客简单地视为个人的 *** 广播。
“播客”与博客系出同门,2001年,Dave•Winer 在RSS2.0说明里增加了声音元素,之后,Winer的公司UserLand Software把这项功能内嵌到其博客软件中。目前几乎所有的Podcaster都是Blogger但如果认为“播客”只是博客的声音化,那就错了。“播客”用声音传达信息,它与码字的博客更大的不同在于,声音传达的信息更富有感情,更具个性。首先,对于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声音”永远是充满悬念的,你无法知道后面等待你的将会是什么,而阅读博客完全可以跳行,通读一篇几千字的博客文章也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便知道了大概;其次,声音永远比文字更为丰满,比如形容喧闹的街市、自然的鸟鸣、人心的挣扎,甚至简单的一句“我爱你”,其中蕴含的信息又哪里是文字能够表达得了的呢;再次,播客也可以读文章,事实上没有文案的播客是不成熟的。但事实上,对于同样的内容,人们更习惯于用眼睛而不是耳朵来接收,如果只是为了做“播客”而把博客再读一遍,那不仅是重复劳动,而且是对受众的不尊重。
维客的原名为wiki(也译为维基),据说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 “wee kee wee kee”,原意为“快点快点”。它其实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也就是说,这是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而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蓝客:
就是为别人做程序时在程序中做点“手脚”,然后通过这个“手脚”以“非管理员的身份”进入该网站并攻击网站,一般是清空用户的数据库或其它小动作;企图以帮助你“维护网站”的名义来收取或敲榨网站的“油水”。 目前天然码网站的部分程序可能就是请别人做的,“蓝客”就在中间使坏,我已发现“蓝客”清空了三次该网站的数据库。
冰客,不知道
该回答在4月6日 21:45由回答者修改过
Blog是weblog的简写,有两层意思:之一、Blog,即——日记/日志,每天记录的都算是日记/志,其的书写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为顺序,包括我们所写的任何东西;第二、BLOG是以Web(网页)方式显示和发布,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就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感受等,并由此形成一种新型的 *** 虚拟社群和人际交往方式。
在外在形式上,Blog是个独立的站点,相当于是一种个人主页,不过无需学习什么技术软件,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来使用,就像每个人拥有自己的笔记本开始书写一样简单。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 *** 交流方式。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log,中文意思是" *** 日志",后来缩写为 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实际上个人博客网站就是网民们通过互联网发表各种思想的虚拟场所。盛行的"博客"网站内容通常五花八门,从新闻内幕到个人思想、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应有尽有。
博客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个人创作;另一种是将个人认为有趣的有价值的内容推荐给读者。博客因其张贴内容的差异、现实身份的不同等而有各种称谓,如政治博客、记者博客、新闻博客等。
“ 博客”(Blog 或 Weblog)一词源于“ Web Log ( *** 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 *** 互动 、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 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 ,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博客”是个大家比较陌生的名词,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 “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 *** 新产物。该词来源于”Web Log( *** 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 *** 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由简短、随意、经常更新的张贴文章构成;这些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内容相当于博客本人(Blogger)的随笔和日记,但内含许多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早在2000年就开始流行,而后迅速变得丰富多彩,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其实许多人做的事情类似博客,但在国内一直没有一个中文名字。
我们深入研究了博客理念和运作模式,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博客实在是一个值得大为推广的事情。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我们也准备付诸实践,推出网易博客,汇集一批术业有专、不断学习、信息渊博和乐于共享的思想博客。他们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 Weblog),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共享出来,“萃取并链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得需要不断学习的知识工作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最鲜活的思想,浏览全球范围更好的新闻、文章、评论与报告,准确把握最新的热点、观点、动态和趋势。
互联网文化阶段的一缕霞光是由这样的一群人点燃的——他们像远古的炼金术士一样对知识充满痴迷。他们想率先走出信息迷宫,他们乐于向人们分享在信息海洋里的冒险历程,为后来者开辟一条条成熟的航线。他们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 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和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之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如果说,黑客代表了互联网技术野蛮的张力,而博客则代表了对重建互联网秩序的向往。在解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我们生存的背景。
我们希望,博客文化能引领中国向知识社会转型,博客关怀能开启一个负责的时代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 *** 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 *** 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
猫扑的官方解释;
一、名词解释: *** ——并非变态之意,意思为 活跃思维 有创造性。bt最初的意思是指:跳跃性的思维,伐指善意有内涵的变态。当然,随着时间的变迁,bt现在已经可以指一切奇怪的东西了。所以偶希望:大家可以尽情发挥bt精神,但bt也要bt的有水平,不要认为那些粗俗X L的东西也是bt,那实在是侮辱了bt二字!
*** 实际上是BitTorrent的缩写。bt下载的人越多,bt种子就越多, *** 也越快。而BitTorrent的意思就是pnp下载,也叫变态下载。bt下载是p2p下载,pp下载的扩展。pnp中的两个p都是指网民的个人电脑,在网上抽象为一个点point。n是之1,2,3,……n中的n就是无限的意思。pnp就是说个人电脑和个人电脑通过 *** 连接,多对多连接的意思。bt下载为什么俗称变态下载呢?这是因为这种下载方式和传统的单单依靠网站服务器作为下载源的方式不同,它采用的是人人电脑都是服务器的思想,下载的人越多,共享的人越多,下载的速度也越快。 BitTorrent 下载工具软件可以说是一个最新概念 P2P 的下载工具、它采用了多点对多点的原理,一般简称 *** (BitTorrent)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变态下载。该软件相当的特殊,一般我们下载档案或软件,大都由 HTTP 站点或FTP 站台下载,若同时间下载人数多时,基于该服务器频宽的因素,速度会减慢许多,而该软件却不同,恰巧相反,同时间下载的人数越多你下载的速度便越快,因为它采用了多点对多点的传输原理。挑战下载极限—— *** 下载
你听说过“今天你 *** 了吗?”这句口头禅没有? *** 下载已经成为宽带用户下载手段的重要选择之一,许多大型软件、视频作品等都是通过 *** 进行流传的。如果你刚刚接触 *** ,或已经体验过 *** 下载带来的那种疯狂感觉,面对目前涌现出来众多的 *** 下载工具,你是不是觉得有些眼花缭乱呢?那就请走进今天的专题,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 *** 下载工具,才能真正用好 *** ,充分领略疯狂下载的 *** ! *** 是目前最热门的下载方式之一,它的全称为“BitTorrent”简称“ *** ”,中文全称“比特流”,但很多朋友将它戏称为“变态下载”,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就HTTP、FTP、PUB等下载方式而言,一般都是首先将文件放到服务器上,然后再由服务器传送到每位用户的机器上,它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因此如果同一时刻下载的用户数量太多,势必影响到所有用户的 *** ,如果某些用户使用了多线程下载,那对带宽的影响就更严重了,因此几乎所有的下载服务器都有用户数量和更高 *** 等方面的限制。 很明显,由于上述的原因,即使你使用的是宽带网,通常也很难达到运营商许诺的更高 *** ,这里面固然有 *** 的原因,但与服务器的限制也不无关系。正因如此, *** 下载方式出现之后,很快就成为了下载迷们的更爱。
相关bt软件有BitTorrent 3.3 帮衬 BitTorrent S-5.8.7 Plus! 4.0 Beta5 帮衬 Greed *** (贪婪 *** ) V2.6.1.2 汉化版 帮衬Burst! RC5c 帮衬 BitSpirit 比特精灵 V1.1.0 RC1 多国语言版 帮衬 Shareaza V1.9 R 帮衬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 *** 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 *** 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何为博客?定义与解释
“博客”当然是个大家都陌生的名词,因为这个中文名字还是博客中国的王俊秀灵机一动的产物。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 *** 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 *** 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 *** 个人出版形式,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
但是,正因为简单,要解释清楚,反而十分复杂。定义五花八门,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观点。至今缺乏严谨的定义,也还没有收入任何主要的词典之中。因此,还是集思广益,让我们先从各个角度来看看这个概念的含义:
博客(Blog)最普通的名词解释
博客(Blog,weblog的缩略词,由Peter Merholz发明)
1、 名词,有时为了区分也称博客网站(网页)。指网上写作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时间倒序排列的文档组成的栏目,两侧通常还可以有补充材料,频繁更新,一般大量使用链接。
一般有战争博客(Warblog,Matt Welch发明)、日记博客(Journal blog和Diary blog),知识博客(Knowledge Log、Klog、K-Blog)、新闻博客(News blogs)、专家博客(Pundit blog)、技术博客(Tech blog)、群体博客(Group blog)、移动博客(Moblog)、视频博客(Videoblog)、音频博客(Audioblog)、图片博客(Fotolog)、法律博客(Blawg)、文摘博客(Digest blog)
由此还衍生出大量新词汇,比如博客世界(Blogosphere)、博客精英(Blogerati)、博客链接(Blogroll)、法语博客(Froglogs)、语言博客(Linguablog)和小猫博客(Kittyblogger,指写些日常琐碎内容的博客)等。
2、 动词,在blog上写文章。
博客(Blogger)
名词,拥有blog网站或者在blog上写作的人。
对于博客的严谨定义举例
《市场术语》中对Blog这样描述:“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由个人喜欢。可从有关公司、个人、新闻,或是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也有非个人的Blogs,那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 *** 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 *** 翻译家》对博客(Blogger)的概念解释为:
*** 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 *** 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 *** 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 *** 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 *** 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 *** 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 *** (Intranet)。目前有很多网站可以让网友设立帐号及发表Blogs。
各类人士对博客的不同理解和定义
更多关于博客的形象比喻和定义:
u 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Evan Williams)
u 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佩姬?努南的解释)
u 博客是互联网上最新的发展潮流,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 *** 交流方式。
u 博客是用带着索引的文字进行对话的咖啡屋。(Rebecca Blood著《博客手册》(The Weblog Handbook))
u 博客就是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The unedited voice of a person)(戴夫·温纳(Dave Winer))
u 博客(Weblog)是这样一个按照时间顺序摆列的 *** , *** 中的元素是被公开发布,并能够通过互联网被访问到的独立的思想泡泡(thought bubbles),博客中的每条内容是博客们当时在想什幺的思想快照。(James Snell)
u 博客之于知识,就像Napster之于音乐,Linux之于软件(博客中国)
u 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Dan Gillmor)
u 博客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
u 博客是内容的开放源代码运动
u 博客——知识经济2.0(姜奇平)
u 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Dylan Tweney)
u 博客是“个人主页2.0”(博客中国)
还有博客们的七嘴八舌,也很有启发:
u 博客是新型的“协同媒体”
u 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
u 博客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
u 博客是“ *** 中的信息雷达系统”
u 博客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
u 博客是“自组织 *** 生态”
u 博客是“草根记者”……
u 博客是 *** 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u 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 *** 日记
u 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博客中国)
u 博客是信息奶牛,吃的是“信息草”,挤出来的是“信息奶”。
u 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u 一些人为摘录的新闻吧
u 因为把信息进行了分类和筛选发布,所以很“有用”
u 通常用来广播信息
u 一种学习工具
u 简单到傻瓜也会建立
u 最个人化的电子日记 ...
u 一种与小群体进行经常性沟通的形式
u 不就是一个HTML编辑器吗?
u web 出来就有了,不是新东西
u 迅速/便捷地出版
u 经常更新甚至包括亵渎语言的发泄地,自言自语的场所
u 可能是下一代印刷杂志的发展方向,保持随时更新
u 一种好工具!
u 只不过是作者个人描述自己生活和日常事件的短评,当然还包括一些有趣的发现和到其他网站的推荐链接
u 未来的网上随笔
u 将发展并变成一个强大的、极便宜的电子学习(e-Learning) 工具
u 有人把它形容为 *** 上的雷达系统
u 女孩子的私人好朋友
“博客中国”对博客内涵的基本定义和理解
博客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零进入壁垒”主要是满足“四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
博客概念一般包含了三个要素(当然,也不需要局限这些定义):
l 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
l 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
l 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博客的三大主要作用为:
l 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
l 知识过滤与积累;
l 深度交流沟通的 *** 新方式。
但是,要真正了解什么是博客,更佳的方式就是自己马上去实践一下,实践出真知。如果你现在对博客还很陌生,我建议直接去找一个博客托管网站。先开一个自己的博客帐号。反正比注册邮件更简单,也不用花费一分钱,觉得没劲也就随手扔掉得了。
博客概念必须澄清的误解
博客不等于个人日记;博客不等于个人网站。但博客可以是个人媒体、个人 *** 导航和个人搜索引擎。
因为,Blog一词来源于“ *** 日志(Web Log)”,而不是“ *** 日记(Web Diary)”。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日记(Diary):指个人把每日发生的事、经历和观察的东西写下的记录。个人性、私密性,主要为自己而写。
日志(Log):航海记录,对船速、船程以及船上发生的所有对航海有意义的事件的记载。非个人、公开性。主要为别人而写。
因此,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不是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
博客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甚至不是个人表达自由,相反,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个人日记和个人网站主要表现的还是“小我”,而博客表现的是“大我”。也许形式上很接近,但内在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所有优秀博客网站中,真正表达作者个人的内容非常有限,最多只是点缀,而不像个人网站那样是核心!
David Weinberger说:“互联网教给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既能够成为一个庞大公共群体的一部分,还能够保持我们的个性面孔。但是这又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在公共场所生活。在互联网上, 日记的概念已经被外化了:会有公共的日记出现。今后可能的情况是,在真实世界中曾经有的公众和私人自我之间的那条本来明显的界限会逐步被腐蚀掉,一点一滴地。”他认为,未来每一个人都会拥有至少15个崇拜者。而博客无疑是构建个人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当然,博客是一种快速演变中的形式,而且是一种真正的草根力量,因此理解博客不必太拘泥于形式
Blog是weblog的简写,有两层意思:之一、Blog,即——日记/日志,每天记录的都算是日记/志,其的书写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为顺序,包括我们所写的任何东西;第二、BLOG是以Web(网页)方式显示和发布,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就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感受等,并由此形成一种新型的 *** 虚拟社群和人际交往方式。
在外在形式上,Blog是个独立的站点,相当于是一种个人主页,不过无需学习什么技术软件,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来使用,就像每个人拥有自己的笔记本开始书写一样简单。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 *** 交流方式。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log,中文意思是" *** 日志",后来缩写为 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实际上个人博客网站就是网民们通过互联网发表各种思想的虚拟场所。盛行的"博客"网站内容通常五花八门,从新闻内幕到个人思想、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应有尽有。
博客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个人创作;另一种是将个人认为有趣的有价值的内容推荐给读者。博客因其张贴内容的差异、现实身份的不同等而有各种称谓,如政治博客、记者博客、新闻博客等。
“ 博客”(Blog 或 Weblog)一词源于“ Web Log ( *** 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 *** 互动 、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 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 ,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博客”是个大家比较陌生的名词,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 “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 *** 新产物。该词来源于”Web Log( *** 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 *** 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由简短、随意、经常更新的张贴文章构成;这些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内容相当于博客本人(Blogger)的随笔和日记,但内含许多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早在2000年就开始流行,而后迅速变得丰富多彩,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其实许多人做的事情类似博客,但在国内一直没有一个中文名字。
我们深入研究了博客理念和运作模式,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博客实在是一个值得大为推广的事情。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我们也准备付诸实践,推出网易博客,汇集一批术业有专、不断学习、信息渊博和乐于共享的思想博客。他们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 Weblog),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共享出来,“萃取并链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得需要不断学习的知识工作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最鲜活的思想,浏览全球范围更好的新闻、文章、评论与报告,准确把握最新的热点、观点、动态和趋势。
互联网文化阶段的一缕霞光是由这样的一群人点燃的——他们像远古的炼金术士一样对知识充满痴迷。他们想率先走出信息迷宫,他们乐于向人们分享在信息海洋里的冒险历程,为后来者开辟一条条成熟的航线。他们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 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和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之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如果说,黑客代表了互联网技术野蛮的张力,而博客则代表了对重建互联网秩序的向往。在解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我们生存的背景。
我们希望,博客文化能引领中国向知识社会转型,博客关怀能开启一个负责的时代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 *** 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 *** 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其实是Web 和Log的组合词。Web,指World Wide Web,当然是指互联网了;Log的原义则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合在一起来理解,Weblog就是在 *** 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或者简称“ *** 日志”。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虽然在大陆早些时候或者台湾等地,对此概念的译名不尽相同(有的称为“网志”,有的称之为“网录”等等),但目前已基本统一到“博客”一词上来。该词最早是在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 *** 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来的。博客也好,网志也罢,仅仅是一种名称而已,它的本义还是逃不过Weblog的范围。只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博客”,既可用作名词Blogger或weblogger——指具有博客行为的一类人;也可以作动词用(相当于英文中的Weblog或blog),指博客采取的具有博客行为反映、是第三方可以用视觉感受到的行为,即博客们所撰写的Blog。因此,“他/她是一位博客,他/她天天在博客”及“博客博什么客?”在中文语法与逻辑上都是正确的。只是不同场合的用法不同罢了。
Blog究竟是什么?说了半天,其实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链接、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只是记录着blog个人所见、所闻、所想,还有一些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博客存在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托管博客,无须自己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博客们只要去免费注册申请即可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如英文的www.blogger.com、中文的“博客中文站”(www.blogcn.com)等都提供这样的服务;二是自建独立网站的博客,有自己的域名、空间和页面风格,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方兴东建立的“博客中国”站(www.blogchin *** );三是附属博客,将自己的博客作为某一个网站的一部分(如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或者一个地址)。这三类之间可以演变,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拥有多种博客网站。
⒉博客与黑客的区别
博客一词的创始人方兴东先生对于博客与黑客的区别有这样一段论述:①博客与黑客一样,也是“知识工人”的一种类型(注:这里所说的黑客,是指像Linux社区成员那样的生产性而非破坏性黑客)。黑客的力量与其说来自于他本人作为“知识个体户”的智力,不如说来自于一种组织机制。而这种组织机制——开放性、自组织、自我优化,恰恰是由知识的充分共享——源代码的开放——来保证的。在这个意义上,黑客与其说是指人,不如说是指一种全新的知识的生产方式和交流方式。与黑客不一样的是,博客从一开始首先就是指一种 *** 交流方式——继Email、BBS、IM(即时通讯)之后出现的第四种 *** 交流方式,一种媒体形式——自媒体(we media,或者叫“个人媒体”)。换言之,仅从字面上讲,博客首先是指一群人,其次才是指某个人,首先是指“我们”,其次才是指“我”——通过多链接的、“序曲——导言”式的 *** 日志,使“我”成为“我们”,并让更多的人汇入到“我们”中来的“我”。知识共同体”是他们共同的血缘。在博客和黑客的世界里,借用邓恩的诗句来说,“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都是同一个大地的一部分。单个的博客不是一个自足的点,而是一个知识 *** 上的节点。相对而言,博客比黑客更明显地表现出“节点”的性质来。②与黑客相比,博客的知识门槛低得多。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分钟之类迅速成长为一名博客——只要他有这个兴趣即可。博客的文本提供了不少信息,但博客本人往往可能不是作者(版权所有者),他所做的,可能仅仅是提供了一些链接而已。另外,博客的读者也可以加上自己的链接。因此,与传统媒体不一样,博客往往不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而是通过已有或潜在(有可能被其他人加上)的链接,把注意力引向一个个“他者”。最重要的是,博客通过把读者引向读者自己,让读者逐渐成为作者。从知识和信息的消费者变成提供者。
⒊博客的产生的背景及历史简介
理解了博客与黑客的区别,也就明白了博客的核心其实就是超文本语言的再现。这种理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犹太人的一部法典《塔木德》。这是一种看起来多少有些奇怪的法典。表面上,它由正文与后人的注释两部分构成,但两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部分互为正文和注释。而且,注释也是多层次的,包括对注释的注释,对注释的注释的注释……《塔木德》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开放的文本而不是一本“只读文本”;原创者(立法者)与再创者(法律的解释者)只有先后之分,但在权威性上没有差别,从而也就没有严格的作者和读者的差别。正因为《塔木德》的所有读者(即所有的犹太居民)都参与了作品的创作(也就是修改和完善),使这样的一部法律在不断延伸的时间长河中不断优化、升级。
但如果仅凭这些就说《塔木德》的作者们是最早的博客,恐怕有点让人贻笑大方了。毕竟当时只知道什么叫“蜘蛛网”,呵呵。不过,它的理念是博客的理念没错。真正的互联网上最早的博客是谁,现在已无从考证了。不过,2000年,台湾阿坚发表的《网录:一种新内容形式的崛起》,是一篇比较早的系统介绍博客的文章,该文发表于2000年1月7日。时隔不久,国内门户之首的新浪也在“新浪科技”的业界新闻中,报道了博客现象,题为《直播网站和日志网站在美国盛行》,作者署名“少岩”。由此可以看出,当时Blog现象已经引起多方注意。同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想必大家都记得吧,它不仅以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悲剧灾难永载于史册,同时,它也直接推动了Blog的普及和发展,使Blog开始正式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在“9.11”事件发生后的几小时里,几乎所有的主要传统媒体网站都由于访问量过大而近乎瘫痪,这中间包括CNN、 *** 和BBC重量级的媒体网站,而更加传统的电视媒体的报道内容却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深入和全面。其实,互联网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并没有死,而是以其他方式或者在其他地方重生了,这就是Blog。其中最著名的几个Blog站点就是戴夫.温纳斯(Dave Winers)的Scripting News网站(http://www.scripting.com/)和Slashdot和Fark站点。这些站点一改以往的反世俗的态度,空前地在事件发生的之一时间就已经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相关信息。从目击者的亲笔描述到紧张的试图得到朋友和亲属状况的请求。其中最典型的是当数戴夫.温纳斯的Scripting News。这个原本主要是介绍技术界的一些动态的站点,在袭击发生的当时就担负起了传递最新消息的责任。整个9月11日早晨这里一直是获取之一手资料的更佳地点。仅9月11日当天,在Scripting News网站上,与“9.11事件”相关的消息有近100条,有从其他媒体上摘录的新闻和申明(布什定义这是一场恐怖主义战争),也有目击者的直接描述(两座塔都已经倒塌),还有在其他国家的人提供的当地的反应(驻日美军提高了戒备)和最新的照片。Scripting News甚至成为了传统站点的一些消息的来源,《 *** 》也报道了Scripting News作为互联网上的代表反映了人们对于这场袭击的反应和关注。Winers事后第三天在网站上进行了一些解释:“在互联网上有更多的人能够描述一个故事。我们在得知新闻站点在突如其来的过度访问面前近乎瘫痪,并且也没有能够提供太多有价值的新闻。这时候,我们就立刻开始了在自己的站点上让更多的人贡献新闻同时让更多的人获得新闻。互联网没有死,事实上它才刚刚开始。”
和Scripting news相比,另一个blog的参与者则更加与其原来的“理念”相距甚远。以“这不是新闻,这是Fark”作为座右铭的“玩笑新闻”集散地Fark非常不情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新闻来源,但是事实上他们却成为了典型,证明了有多少人希望在网上获取和提供新闻。在“9.11”事件后的一天内一共有157条相关的消息。而在之后网站编辑德鲁.科蒂斯(Drew Curtis)发表的一个声明更加说明了他们的矛盾心态:“首先,一半的道歉。在过去的几天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平滑地把我们从一个调侃新闻的站点转型成一个真正的新闻站点。我们从来就没有认为我们需要这么做,但是‘9.11’事件后所有新闻站点都不幸倒下的事实,我们不得不承担起这个‘作为新闻站点的’任务。之一次我意识到我们站点已经不是一个愚蠢的搞笑站点,而是在为人们提供真正资料的新闻站点。这种严格的新闻真实性真的从来没有(在这里)发生过。”
从此以后,Blog就成为了网上的热点,特别是在美国。2001年开始,国内的相关报道就更多一些。比如《数字财富》杂志在当年第26期,发表了魏戎同志编译自美国The Industry Standard《工业标准》杂志)的一篇由Nicholas G.Carr撰写的关于博客的文章,题为《可塑媒体》。但真正在国内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重视还是在2002年的夏秋之交,自以方兴东为代表的一代博客人建立“博客中国”网站并大力推广之后,博客这个全新的概念才真正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中文的博客网站也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⒋中文博客站
简单Blog http://blog.ezde.com
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 *** /
博客中文站:http://www.blogcn.com
中文Blog心得:http://www.cnblog.org/blog
数字部落:http://xchina.linux.net.cn/
Hi!PDA:http://www.hi-pd *** /
新讯BLOG:http://www.sinv.com/
第三只眼看电信:http://telecoblog.blogspot.com/
vivo的数位日志:http://vivo.vip.sin *** /diary/index.htm
平民思考:http://kokoco.blogspot.com/
报客BLOGGER:http://blogchina.blogspot.com/
Bloggercn:http://blogger6cn.blogspot.com/
中国茶:http://christina.devbeez.com/
互联教育体系:http://ce *** log.blogspot.com/
⒌关于博客的一些说法和比喻
我搜索了一下,对于博客的说法,网上有如下一些论调和比喻,列举出来,对大家理解博客是有好处的: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 *** 交流方式。
——博客是 *** 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 *** 日记。
——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旧媒体(old media)→ 新媒体(new media)→ 自媒体(we media)。
总之,博客是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快速演变中的互联网新应用。在《市场术语》中对博客的定义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 *** 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Pyra创始人EvanWilliams认为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佩姬?努南的解释是: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其他说法还有: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Dylan Tweney),博客是新型的“协同媒体”,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是“ *** 中的信息雷达系统”,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是“自组织 *** 生态”,是“草根记者”……
成为一名博客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你原意,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成长为一名博客。
一、火车上能够带白酒吗 1、火车上能够带白酒吗?事实上,火车上是能够带白酒的,可是针对白酒的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限定的。在其中,散称白酒是不可以携带列车的,但保存完好无损的罐装白酒能够携带列车,但是数...
对许多人来说,酒店是一场噩梦,是一个天堂。酒店是为游客提供住宿,然后可以体验短期服务和相应的餐饮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 1.旅馆的类型很多,包括汽车旅馆、招待所、度假旅馆和一些会议场所。然而,许多人的...
原来总觉得,“蜗居”,便是像蜗牛一样,蛰居方寸,幽暗、猥琐、卑微,一种封闭着落寞着的生存状态。因为活得很苟且,充其量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然而,这些天来,蔓延着的疫情,让自己和大多数...
在这个看重颜值的年代,谁不希望自己更漂亮一点?! 我们普通女孩子想进化成别人眼中的漂亮,有几个修炼途径。 1、化妆 化妆几乎是最简单快捷的变美丽的途径了。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秧秧都看到很多姑娘通过...
什么叫体积 定义(什么叫体积) 大家解读了一些独特测量法。文中大家而言一讲容积的独特测量法。这儿常说的独特方式主要是对于样子不规律的物件的容积开展精确测量,所要采用的器械便是量筒和烧杯。 大家...
快过年了,好多花友反应家里的花,出现黄叶、落叶、萎蔫的情况,过年显得没精神,一点也不好看。今天花花就教大家观察叶片黄叶、落叶情况,找到花儿得病原因,进而对症下药,赶在春节前,让你家的花黄叶变绿叶!绿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