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在设计界发声以来,经常有朋友邀请我去做如何撰写文章的分享。也有朋友欣赏我的写作方式,便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我很高兴,因为这恰恰是对于我文章的认可。鉴于一直以来咨询的朋友很多,逐一回答颇有不便。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会将我平时写作的一些技巧和套路教给大家。
文章大纲如下:
笔者在2019年下半年撰写的3篇设计类教程文章在全网获得了可观的关注度,单以站酷为例,便获得了10万+的浏览量以及3000+的点赞量。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两个:之一点是对于做自媒体或个人影响力的朋友,希望能够与他们分享如何让文章更加专业,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传播效应更广。第二点是对于读者朋友,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更专业,更有收获的文章。
一、文字部分 1. 提出完整解决方案*** 上的很多教程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读者阅读之后感觉知识满满、收获颇丰,但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却依旧束手无策。这是因为文章没有给读者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那么这种知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知识。
曾经在 *** 上看到过一篇图表 *** 的教程,其中一个知识点是这样讲解的。
知识点为:当数据条目较少时,可以使用柱状图表示。看似很有用的知识点,实际上并没有实用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假设两种情景即可看出问题所在:
如果我们需要做一个7个数据的图表,7个数据是属于多还是少?
如果我们要做一个20个数据的图表,应该不属于数据条目较少的范畴,那么我应该用什么图表来表示?
瞧,遇到实际问题,这个知识点并没有应用的空间,因为它犯了两点错误:
对于应用场景没有明确的定义。
没有穷尽用户的应用场景,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说白了,就是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导致这个知识点只能成为一个“空架子”。那么这个知识点应该如何修改呢?修改 *** 如下:
首先,给出“建议值”供读者参考。其次,穷尽用户可能遇到的情况并给出解决方案。这样,知识点才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以便读者记忆和应用。
总结一下:
如果我们不是在阐述一个观点,而是在给用户以指导时,那么所有的内容一定是真实有考究的,不允许有错误出现的。
要做好这一点,需要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对文章中的每一组数据都核实准确,或者有充分的材料去佐证。
这是我在撰写《设计师要了解的数据可视化》中遇到的一个有趣的案例。当时我在多方面查阅资料,看到了国外文章中有这样一张图:
这是一张福克斯新闻上面的数据图表。
我们可以发现,6,000,000 和 7,066,000两者之间只相差17.8%,但是在图表中,右边的高度却是左边的3倍,这是由于图表的纵坐标轴的起点不是由0开始的,而是从5,500,000这个极其接近6,000,000的值开始的。所以这张图表其实是在故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大数据之间的“观感差距”。
作者引用了这张图表,得出了如下结论:「这是一张福克斯新闻上刊登的图表,上面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有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将纵坐标的起点设置为零而增大数据之间的观感差距,从而达到突出对比的效果。」
2020年的冬春之交非比寻常,新冠病毒的席卷与肆虐令中国大部分行业均处于“冻结”之中,但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之下,老师们做起了主播,学生们也上起了网课。以此为背景的在线教育行业似乎热度空前。而在同样...
相对于C端来说,目前对于B端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整体方法论的讨论还在少数,即使有也都是针对某一个细化部分进行展开,缺少从整体上去总结。于是笔者作为一个B端产品经理,就结合工作实践与认知,与大家分享一下...
易有太极,阴阳谓道,凡事都可一分为二。 01 我们一般人浏览的互联网,可以追踪到地理位置以及通信人身份,统称为明网。 与此相对,暗网是个地下世界,服务器地址和传输数据都匿名匿踪,只能通过特殊软件授权...
从工作到现在,已经写过很多次“年终总结”了,我自己一直痛恨把“年终总结”写成“流水账”。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把“年终总结”写成“流水账”是一种思维懒惰的表现,是对自己和工作的一种不负责。所以每年为了避免把...
产品经理日常工作需要与很多人沟通,所以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文章对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基础话术进行了总结,与大家分享。 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因为发现一个被很多产品经理忽视且认为不那么...
直播说白了还是一场秀,主播KOL+精心策划永远是核心,那么在策划直播中,有哪些要点与注意事项呢?笔者将为大家仔细介绍。 一、直播模块 直播模块整体分为三部分,老师群体、直播内容、直播出口(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