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奥、Supreme玩起了跨界联名,我们能学到什么?

访客4年前黑客工具946

前些日子,奥利奥宣布与Supreme展开联名,随之话题热度不断上涨,被广为讨论。为什么这些品牌要频繁玩跨界联动呢?我们又可以从中学到哪些品牌营销思维与 *** 呢?

奥利奥、Supreme玩起了跨界联名,我们能学到什么?

前不久全世界最奥利给的饼干——奥利奥,发了一条这样的推特。

奥利奥、Supreme玩起了跨界联名,我们能学到什么?

立马引发了 *** 外国吃瓜群众的围观。

据说这两个搞事情扛把子品牌的跨界传闻早在半年前就被泄露过,所以为了增加“谣言”的真实度,Supreme也在其官推回应了此事。

奥利奥、Supreme玩起了跨界联名,我们能学到什么?

随后,官方渠道商正式回应说,「大家不要着急了,20号开始就能在Supreme纽约的两家门店买到这款饼干了,价格不贵。一个包装包含三包,每包有3块跨界款奥利奥,售价8美元,对比正常36块奥利奥包装的3.99美元,也没差多少。」

这个跨界是不是有点厉害?

作为饼干界的“乐高”——拼啥啥有的奥利奥,和潮流服饰界的跨界王——又酷又会追话题又贵的Supreme合体,定会制造很大声量和关注,也为两个品牌沉淀了一些新故事和元素。

01

那么不知道你是否想过,品牌们不断玩跨界的缘故?

我相信一些朋友肯定会说还不是为了省预算。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双方各出一张海报,出一个领取红包或者抵用券的小活动,然后在对方的微博、微信和APP上资源对等的情况下来那么一下,就算是跨界了,连印刷和 *** 成本都没有,就实现了一次营销活动,互相“洗”了对方的用户。

我觉得这个是从流量的角度来看问题也没错。

对于更多的传统企业、传统品牌,就没有那么简单的操作了,比如就拿饼干举例,你可曾注意到有第二个如同奥利奥的饼干品牌?

显然不会,毕竟饼干是一个如此低关注的产品(除了小朋友)。

所以这类品牌为了让消费者注意到,在传统“渠道为王”的时代,市场人把超市里的“堆头”做的更大就能实现KPI,但是在社交和电商时代,就不能停留于此了,还要为品牌赋予内容性价值,提升品牌的能见度

02

说到品牌的能见度,我们看看下图:

奥利奥、Supreme玩起了跨界联名,我们能学到什么?

每个不同产品因为其产品和功能属性,从“使用频率”、“分享意愿”两个维度来看,它们天然的可以被归纳到上面四个象限中。

比如(餐饮美食、美妆……)就具有使用高频、高分享意愿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伴随朋友圈、抖音崛起过程催生了那么多网红餐厅、网红店,这类产品的用户天然具有高分享意愿,更有助于这类品牌提高可见度。

有什么产品是使用高频、但低分享意愿的,大量(普通日用品)都属于此,杜蕾斯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使用高频但没有人用完会分享。

还有使用低频、高分享意愿的如(旅游、酒店……),使用低频、低分享意愿的如(房产中介、保险……)。

从这个表上看,每个品类都希望自己是之一象限的,但是产品属性使然,就只能通过其他手段来增加品牌的能见度了。

使用高频、高分享意愿的产品和品牌在社交媒体上(比如小红书)能见度天然很高,如何通过创造好的体验来引导用户口碑就变得很关键了。

而低分享意愿的产品,比如杜蕾斯,则必须创造产品之外的话题,比如他们靠热点营销、靠内容在社交媒体上获得高关注度和高分享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品牌能见度。

听起来最棘手的使用低频、低分享意愿的产品、服务,如房产中介、保险等,都是广告投放大户。因为他们要不断的通过媒体曝光增加能见度,增加获客,除此以外,广泛分布的线下门店,或者电销、经纪人都是提升用户沟通频次和触达的手段。

03

本文的重点是讲奥利奥这块神奇的小饼干,高频、低分享的产品,他们如何做?

在我的新书《内容引爆增长》里,我把奥利奥的饼干、优衣库的UT和星巴克的杯子叫做——故事看板。

他们把饼干或者UT作为故事看板,来承载内容和IP属性,比如奥利奥把饼干作为载体做的热点海报和视频,UT每年要进行多次与不同IP的跨界合作,还记得去年宣布最后一次与Kaws的跨界让UT被疯抢而引爆社交媒体吗……

奥利奥、Supreme玩起了跨界联名,我们能学到什么?

相关文章

不谈价值观的「跨界营销」就是逢场作戏

不谈价值观的「跨界营销」就是逢场作戏

真正能够切进消费者脑海,占领一块永久心智资源的,绝对不是一个产品差异化的利益点,而是一个动人的价值观;差异化的产品利益点只会让人暂时喜欢,却不会永远爱上。 ——叶明桂 提起跨界营销,不得不说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