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的意思(西方为何称中国为支那)中华在域外得名为“支那”,是一个沿袭至今的古称。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得称“支那”主要是因为瓷器“china”的外语发音,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其真实的含义为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利玛窦
早在16世纪,西方人对“支那”一词就已经进行了探讨。1584年9月13日,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就在一封公开发表的信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帝国,虽然中国现在叫大明,但实际上中国应称之为秦。即使朝代更替,这都没有关系。”
17世纪中期,耶稣会士安文思从语言发音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人的更先语音“支那”是从古印度开始传播的,语音为“离孟加拉国不远的四川人”,而秦这个词的发音必须从齿间发出(塞擦音),印度人无法发出秦(Cn)这个音节,因此转而念成了“China”,也就是支那。
中国龙
1911年,印度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0年—前315年)即位的月护王的侍臣撰写的梵文碑记被发现。在这块碑文上,出现了“支那”一词。由此证明了,支那早在孔雀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在近代被西方人所知。
孔雀王朝石碑的发现证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早在公元前300年,印度就已经以“支那”称呼中国,二是“支那”是秦的发音,从时间来看这个“秦”应该是秦国,而非秦朝。
孔雀王朝
如此说来,支那一词更先被印度传出,随后才传播到世界各地了?事实上,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迄今为止的中西方古籍上,更先称中国为“支那”的,都源于古印度的梵文。那么,“支那”一词是否就是因为中国与古印度的贸易往来,才使得这个称呼传播到了印度?
蜀身毒道
事实上,由于高山阻隔,中国与古印度的贸易往来远不如丝绸之路的西域各国。公元前125年,汉武帝让张骞勘察从川滇进入印度的捷径时,张骞回禀中国通往印度的通道仅有两小条。
两条小道,一为蜀身毒道,二为无名商道,两条小道都不能进行大规模通商,而且此时进行通商也该称中国为“汉”,而非是秦,因此“支那”一词的传播应该别有他途。
蜀身毒道
真正将“支那”一词传出的,其实是中华的古老民族——匈奴。
匈奴族由来已久,商周时期的鬼方、周代的犬戎、赤狄、白狄都与匈奴有着极大的渊源。匈奴在我国北方存在长达700余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国的始祖非子居住在与犬戎交界的地方,经常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马匹交换,以善养马得名,周孝王于是将他封在了“秦”地(今甘肃张家川)。
秦始皇
公元前78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开始立国。
秦国立国后开始了与犬戎、狄、匈奴的战争,秦穆公时期,秦国打败西戎,称霸西方,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强大,不断向东方征战,成为战国七雄。秦始皇时,秦国统一六国,完成大一统,之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匈奴骑兵
在秦国到秦朝的这数百年时间里,秦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战杀伐就没有停止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北方的匈奴视为更大敌人,于是命令蒙恬率20万秦军北却匈奴,修建万里长城。
蒙恬威震北方十余年,匈奴畏惧秦军之猛,皆视南方政权为强秦。
美国很多大学的校训都非常的经典,比如代表真里的哈佛校训,代表美好憧憬的耶鲁,下面介绍一下高科技摇篮的斯坦福大学校训——自由之风永吹拂。 斯坦福大学的校训为“the wind of freedom b...
奥运会符号是1913年顾拜旦先生设计的。 奥运会五环的颜色代表了世界五大洲的颜色,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玄色代表非洲,草绿色代表澳洲,赤色代表美洲。 五个环连在一起象征着团交友情,意在...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4星座,嫉妒心太强,往往是因为缺乏自信 嫉妒,是一种心理的缺陷。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自信的表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嫉妒,只要嫉妒心不太强,可...
周末在KTV小聚,酒兴正浓之际,朋友放了一首迟志强的《铁窗泪》,借着酒精催开的情绪,大家不由自主的跟着乱哼哼。这首当年传红大江南北的歌曲曾让很多人痴迷过一阵,特别是开场那两句告白更是让许多人认可:人生...
这年代,季节快,许多花儿开。风徘徊 ,云发呆,美景关在大门外。等谁摘,不自在,慢慢才明白,花已开,没人来。其实根本不奇怪,夜里我就随着风雨摇摇摆,见到日头我就会哭出眼泪来。我是好美好美的红蔷薇… 这...
小孩子就是可爱,纯真。 在他们的世界里永远都是天真无邪的,让人看了瞬间的压力和不悦都即刻间烟消云散。 有的时候,当我们大人遇到烦心事、困扰事的时候,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脸、洋晒着的笑容、奔跑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