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能向的竞品分析,就像从医美整形角度看身材外貌,通过观察别人的“身材长相”,看看他们有哪些点是比我们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去针对性地“健身”或者“整容”(也就是借鉴)。
关于竞品分析
产品经理,一般会分为策略型和功能型两种。而我们大部分讨论的竞品分析都是以功能为主的。
毕竟对产品策略作竞品分析是很困难的,除了某些相对可见的功能策略(比如评论的排序策略),大部分产品策略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例如,如果你作为一个内容产品的策略PM,想研究一下竞品(例如今日头条)的信息流广告下发策略,但很可能这个产品你注册登录后的前几天压根就不会给你下发广告。又或者你是一个视频产品PM,想研究一下Youtube、Netflix这些视频流媒体的推荐策略,如果没有“卧底”或者行业报告,你基本上是无从下手的,因为你根本没办法获取到他们推荐所依赖的标签属性有哪些。
因此我们主要还是会聚焦产品/功能/模块上作竞品分析。
最近笔者研究新氧这款医美产品比较多,在这里我也借用医美整形做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功能-身材外貌,策略-性格品质,就好像人的性格特质是依附在人的身体躯壳一样,策略是依托在产品的功能上的。而假设用户就是我们想要去追求讨好的异性。那么功能向的竞品分析,就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身材长相”,看看他们有哪些点是比我们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去针对性地“健身”或者“整容”(也就是借鉴)。
那么,如何去做好竞品分析呢?
一、竞品分析的前奏 1. 你要有可以作为比较的东西“你看到别人的鼻子好看,想对鼻子进行整容,那么前提是,你自己也要有一个鼻子”
对于刚入门的产品经理,我们做竞品分析的场景,大多是接到某个需求,去对某个产品已有的功能进行优化,让其可以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去优化)。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收集竞品,将线上原有方案和竞品作对比就好了。
但是对于从0-1的情况,比如想设计一个产品搞个项目方案或者作品来求职,或者你接到的需求是设计一个新的功能或者模块,这时候如果你大脑里并没有成型的解决方案,直接找竞品分析是有坏处的:
盲目拼凑竞品得出的解决方案未必适合你的产品,或者未必适合你产品目前的阶段,未必适合你这个需求所要针对的人群或者场景;
大脑很容易被竞品的方案所束缚,失去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
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应该根据自己对用户、场景和需求的调研分析,先产出自己粗略的解决方案,再将其和竞品作对比,去了解自己的方案有哪些好或者不好的地方。
如果时间不充裕,也可以寻找一个最适合、最贴近自己需求的竞品方案作为基础,将其和其他竞品作对比进行分析。千万不要盲目地去将三四个竞品的相同点和优点拼凑为你的方案。
2. 竞品分析是有目的的,明确你的产品调性和需求“整形的效果应该是你自己照镜子觉得开心,而且你喜欢的人看到也开心”
竞品分析只是帮助你设计出好的需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工具,它不是必须的。就好比医美其实也并不是非要模仿明星的脸,只要你最后做出来的效果能讨好你所喜欢的人,也是你自己乐意看到,那么就是成功的。
之一,这里说的“你喜欢的人”,指的就是你需求的目标用户以及目标场景,也就是说你的解决方案的本质是满足你目标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哪些需求,也就是提供了什么用户价值;
第二,而这里所说的“你自己也乐意看到的”,指的就是解决方案是满足产品调性的,是符合你的产品、你所在企业的愿景、目标和价值观的,而且是提供了一定的企业价值或者商业价值的。
举个例子,2012年微博尝试参考微信 *** ,去强化私信等熟人社交等功能却未能取得成功,本质上是因为这些改动是和微博的定位,或者说愿景和目标——成为一个“公共社交媒体平台”是冲突的。一旦明确了目标,功能上的取舍就更加显而易见了,竞品分析的思路也清晰了很多。
以笔者所在的浏览器信息流产品来说,用户使用信息流产品的本质需求是消费内容,而产品的定位和愿景是打造一个内容分发平台,形成一个良好的内容生态体系,同时为集团各业务提供流量入口。那么我做竞品分析、考虑产品实现方案的时候,就要考虑需求解决方案能否让产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本文从行业背景出发,选取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作为虾米音乐的竞品分析对象,从功能定位、产品功能、设计技术、商业化运营和用户数据5个方面分析他们的差异性,对比这3个APP的基础结构和功能特点,并尝试探索虾...
如何找到合适的竞品和资料就是摆在产品经理面前的一个难题,有几种方法可以找到竞品和资料?如何通过搜索引擎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文章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希望对你有用。 无论是作为一名产品还是作...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各个电商平台开始转型,未来几年也会是这一趋势,普通用户以及网红的带货能力提升,人们也原因花时间和流量在观看其他人的分享,普通人也可以是形象代言人,而毫无疑问这种形式的代言成本基本为零...
一个好的用户成长体系能够提升用户的主动活跃,用户也可以从体系中获得成就感、兑换礼品等权益。对于平台讲,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本次竞品分析将着重对几款主流新闻资讯APP的用户签到进行功能对比。...
医护上门,主要指以互联网O2O模式,为患者提供医护上门服务,包括就医前初步诊断、医后护理、产后护理等。本文是对该项目做竞品分析。 1. 行业概述及需求分析 1.1 医疗行业 在我国“看病难”是一个广...
由于对于个人生活品质的追求,消费者的需求更加个人化、差异化,使处于海外电商这个行业app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本文对小红书、竞品考拉海购、洋码头这几款海淘产品进行分析,看他们各有什么可取的点。 体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