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复盘了面试快手产品经理的经历,对面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对参加短视频产品面试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份很好的参考指南。
近一个月参加了十多场的面试,面试得越多,其中的一些规律就愈发清晰了。
其中,对快手面试的印象比较深刻,一方面是因为聊了最近两年非常热门的短视频行业;另一方面,面试官提的问题也非常有价值,触发了自己诸多思考。
一场好的面试,更像是一次探索,在对话中不断向深层思考。
所以,本文会以快手产品经理的面试为例,梳理产品经理面试的规律,然后会聊一下面试中提到的的短视频相关话题。
01快手产品经理岗位的面试和其他公司有什么区别呢?回答这个问题前,要先聊一下产品经理面试本身。
产品经理岗位面试和其他岗位面试的大体流程差不多,我之前曾整理过一篇文章,这里再总结一下:
普通面试一般分为三轮:HR面,部门经理面,boss面。
(群面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特殊形式,技巧不重要,态度最重要,要把队友当合作伙伴,别当对手。)
每一轮的面试有不同的目的:(1)HR面
常会问一些通用性技能,看你的性格品质与公司是否符合。
因为HR不属于业务部门,HR不懂公司业务,他对公司的了解比你多不了太多,所以根本不用对HR恐惧。
不过HR的素质参差不齐,所以能不能通过HR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2)部门经理面
一般是未来你所在部门的经理,也就是你的直接领导。
他会考核你两方面,一方面是你的性格符合不符合他的需要,因为没人愿意带一个和自己不合的小兵;另一方面,他会考察你与工作相关的素质和与工作相关的经验。
这里说的是“相关的”,不一定非要上个工作和现在面试的工作一样,或者你根本没有这种工作的经验,这也无所谓,但你所展现的素质和经验一定要和申请的工作相关。
注意,部门经理占的权重更大,他决定了想不想要你。
(3)boss面
大boss具有一票否决权,他不考核你什么素质和经验,你只需要穿着得体、态度谦逊、认真倾听,这就足够了。
一般,boss会让你反问几个问题,所以你要事先准备好两三个问题,尽量和业务、行业相关。
在整个面试流程中,所问到的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通用性面试问题、过往工作经历问题、开放性话题。
每一类问题也都用不同的考察点和不同的解决方案(1)通用性面试问题
这一类问题每一轮面试都会被问到,主要考察你的基本素质,常见的问题有:
请先自我介绍。
你为什么从上一份工作离职?
你为什么想为我们公司工作?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你的优势/优点是什么?
你的劣势/缺点是什么?
(2)过往工作经历问题
这一类问题主要集中在部门经理面,你未来的直属leader会深挖你的简历,围绕你简历上写的工作经历问很多细节性的问题以及对所做工作的全局思考。
问非常细节的问题,一方面是看你简历所写的工作经历是否真实、是否亲身经历过;另一方面则看你对每一个细节、每一项产品决策有深度思考,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问对所做工作的全局思考,则是考察你的全局观,是否只是简单停留在执行层,领导说啥就做啥,而不知道自己所做每一项工作在整体业务流程中的价值。
对于面试而言,匹配度很重要,和所面职位有相关的业务经验肯定是极好的。
如果没有,则要突出自己过往的业务经验和能力能复用至新业务,核心是产品思维。
(3)开放性话题
这一类问题主要考察了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和信息收集能力。
开放性话题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构建场景设问,看你怎么解决问题。
虚拟场景:比如让你估算一个地区的加油站/公交站/汽车量等。
真实场景:比如当你在产品工作中无法推进项目时该怎么办等。
这一类问题的解决 *** 只有一个:思考应在平时。
另一类则是围绕行业展开,问你对某个行业现状的了解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回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事先调研,收集足够多的信息。
这就需要你在面试前要调研一下所面行业和一些比较热门行业的相关信息。
比如这两年发展很好的短视频、直播电商,以及近来的在线办公、企业应用等。
比较好的途径是,直接去微信公众号,研读一些行业大V们的文章,了解他们对行业的见解。
但要注意,必须多找几个大V,对比他们的观点,正反论证,然后批判性吸收,形成自己的思考。
不然在面试时如果直接照搬他人的观点,在面试官的追问下很容易回答不上来或逻辑出现问题。
02了解了面试的基本流程和问题类型后,再来回答一下最开始时提出的那个问题:快手产品经理岗位的面试和其他公司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流程是相似的,最关键的就是部门领导的业务面,面试的问题也没有超脱那三种类型。
但差异点是,明显能感受到快手的产品经理在简短几句话间所展现的逻辑性、语气节奏以及抛出问题的深度,要强于普通公司的产品经理。
可能这就是高阶产品经理和普通产品经理的显著不同,不只是体现在工作中的业务能力上,还会在言谈举止之间有所展现。
IP化能为企业缔造的,不可是品牌形象,而是品效合一的世界。 前两周有一个企业主问我,企业做IP是不是能带来自发流量?我说是的。 他继承问,那是不是做一个品牌形象吉利物,然后做做心情包、做做小内容去引...
在各处PUA的中文互联网中寻找真知,注定只是白搭力气。 这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和一个接头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 前者是《中文互联网中“接头”的消亡》,后者则是知乎上提出的“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徐徐枯萎吗?”...
本文从行业、竞品、财富链、贸易代价、产物迭代、财富布局、运营路径7个方面阐明解读了拼多多的拼购模式,带你全面深入地相识拼多多的策划布局。 拼购的实质,是多用户通过彼此拼单购置同一款商品,形成必然的议...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都少不了讲究“效率”二字。然而也越来越多的人经常会有种时间不够用的感觉。那如何有效的利用时间,提升效率呢?这篇文章将会告诉你如何在不影响质量的同时,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今年要关注的是新拟物风还是2.5D矢量插画又或者是其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2020年可能会影响我们日常设计体验的三大设计趋势。 最近有大量的设计软件和工具雨后春笋般涌现——Sketch,Figma,...
根基够用是一个成果的基本属性,想让用户利用满足,还需要做到操纵前可以预知、操纵中有反馈、操纵后可取消这个三个根基原则。 天天城市听到用户的许多反馈,而总结起来无外乎是软件不足善解人意,软件片面的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