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守成规”这则成语的来源于出处,历来说法很多,通俗的,显而易见的说法,当然是说出自《墨子》,毕竟这是墨家学说的一切来源嘛。然而,在一些大辞典中,提到本成语出自《战国策》,讲述的内容都差不多,但书中提到的词,是“墨翟之守”,换句话说,并没有“墨守”这个词汇单独出现。因此,很多学者考证后,得出结论,“墨守”一词,来源最早的应该是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的文章,明确提出了“墨守”二字,但在黄宗羲之前,究竟有没有墨守成规这个成语的出现,以及相应的用法,现在还很难找到答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从墨翟之守一开始的本意,到黄宗羲的“墨守”,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已经变味了。黄宗羲所说的“墨守”,就有因循守旧,保守之意,那么,最早的墨翟之守,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这则成语,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道理呢?
要说墨守成规,还要从历史上另一位名人说起,此人就是鲁班,民间传说的木匠祖师,他本名公输般,因为是鲁国人,再加上民间的流传,几经演化,鲁般就变成了鲁班。公输般作为能工巧匠,他的才能在当时是非常受重视的,有一天,他就接到了楚王的邀请。原来,楚王想请他制造攻城用的云梯,而楚国造云梯的目的,是要攻打宋国。
宋国正是墨子的祖国,但是按照当时的习惯,这位学派领袖云游天下,刚巧正在鲁国,所以他也听说了公输般被楚王请去造云梯的事儿,墨子心里当然着急,便决定去楚国劝楚王罢兵。就这样,他日夜兼程走了十天十夜,先赶回了宋国,安排三百弟子帮助宋国守城,而后继续往南走,抵达了楚国。
孟子见到楚王后,便求劝楚国不要发兵攻打宋国,但楚王的理由非常简单,说运气造好了,不用来攻城,岂不是很浪费?这话给墨子气乐了,便决定给楚王演示一下,自己有办法抵御公输般制造的云梯,随后,墨子解下腰带,当城墙,让公输般拿木片,当攻城工具进攻。结果,公输般试了很多次,都无法攻破墨子的防守,楚王见到这种结果,非常生气,便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墨子告诉楚王,只有杀了自己才有机会,但问题是,自己死了没什么,墨家弟子已经“墨翟之守”。得到这个答复的楚王,也无可奈何,最终只好决定,放弃对宋国的攻打。
所以说,墨守成规的本义,就是墨子的弟子们根据墨子成型的守城规则,就可以抵御楚国的进攻,但这则成语,什么时候改变了本意,不得而知,但我们却能通过墨守成规的故事,认识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那时的诸侯攻伐,弱肉强食,而楚国执意打宋国的理由,竟然就是因为造出了云梯,闲着也是闲着,不打白不打。如此 *** 逻辑,却在墨子和公输般用腰带和木片的虚拟作战中,变得苍白无力,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
亦步亦趋的意思(成语亦步亦趋)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93课,只讲《说文解字》“走”部的一个汉字“趨”,这个字在1986年《简化字总表》中简化为“趋”,详情如下: 趨。读音有四个:...
古代文人形容女子容貌的词语颇多,流传下来的也是千转百回,应接不暇。例如环佩叮当,沉鱼落雁的全部都是形容古代美人外形的。但是,对于女子年龄的描写却少之又少。 在《国风·卫风·氓》写道: “及尔偕...
海贼王连载了800多话,尾田描绘的人物超过500个(小编瞎猜的),其中天龙人是比较特别的一类人,因为他们大都有个共同特点:奇丑无比。 为什么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天龙人,反而长相如此龌蹉呢?尾田给了答...
一部《三国演义》,似乎总是绕不开三。一开篇就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接着就有了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土山约三事,三顾茅庐,定三分隆中决策,荆州城公子三求计,三气周瑜,最后一直到三分归一。本文要说的是三...
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钟成语不用错 学习更轻松 脱颖而出 今天日曝成语给大家讲解的词是“脱颖而出”[tuō yǐng ér chū]。 所谓颖,就是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这个字的字面意思是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