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第六险是什么险?长期护理险怎么买有什么用

访客3年前黑客资讯815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失能人员超4000万。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正在面临巨大的养老负担。

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长期护理险试点扩围。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险究竟是什么险?今后我们养老能靠它吗?

1

长期护理保险来了

今后养老能靠它吗?

当你老了,如何有个体面的晚年,成为越来越多人开始考虑的问题。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预计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也就是说,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超过4000万。这是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而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社保第六险是什么险?长期护理险怎么买有什么用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社科院日前联合发布的《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中还有这样一组数据:有4.8%的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也就是说,超过十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中无法完全自理。基本自理能力的衰退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的退化,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老人难以独自生活、家人奔波照料、经济负担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面对这样的困境,一项新的社会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出现了。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宗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项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通过大家共同缴费的方式筹集资金,为那些失能人员的生活照料以及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费用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的目的在于化解失能人员家庭护理费用负担。

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增北京石景山区、天津市、山西晋城市等14个市(区)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市(区)已扩至49个。

2

上海已有50万失能老人

享受长期护理保险

在此前的试点城市中,上海的陈阿婆就已经用上了长期护理保险。陈阿婆今年89岁,患有帕金森症,生活不能自理。每周有5天,护理员都会到家里为她提供一小时的专业照护服务。

陈阿婆女儿 吉祖美:不管在养老院再好,她总是认为在家里好。有长护险护理员上门服务,减轻我很大的负担。没有这么好的政策,靠我一个人,我已经65岁了,这肯定是很累的,吃不消的。

根据政策,通过评估的老人,根据失能程度等级不同,每周可获得3到7小时的服务。陈阿婆每周5小时的上门医疗照护,费用65元/小时,自己只需掏6.5元,其余90%由长护险基金支付。2019年,这项服务已惠及像陈阿婆这样的失能老人近50万人。

标签: 什么用社保

相关文章

生育津贴怎么算?社保里面的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怎么算?社保里面的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怎么算(社保里面的生育津贴)   2019年5月,马云给102对新婚员工送出祝福。 马云说:婚姻不是为了进一步积累财富,不是为了买房子,不是为了买车子,而是一起生孩子。要一起享受幸福美满...

社保第六险要来了什么情况 社保第六险是什么有什么用

被俗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护险试点:绣花功夫走过“艰难的路” “太好了,太好了!就像我们自己家里人一样!”说起雷打不动每天上门的护理员郑四喜,家住胶州路的老徐赞不绝口。 5年前,老伴动了蛛网膜手...

社保有什么用处(社保卡的正确使用方法)

社保有什么用处(社保卡的正确使用方法)

社保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理论上说社保是国家规定要强制缴纳的,似乎不存在要不要缴的问题,但是对很多人而已,虽然单位每个月都会为你缴纳社保,但是无形当中你实际到手的工资却因为社保而减少,因此很多人对缴纳社...

补交一年社保多少钱,补一年社保多少费用

  2018年我国划定是可以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的。报价男的满了60岁之后,女的满了55岁之后一次性补缴是用度9万元,然后每个月可以领取1100元阁下的养老金。跟着价值时间。   补交社保一年要...

南京社保一个月多少钱,南京自费交社保多少钱一月

  南京市机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尺度作如下划定:根基养老保险月缴费尺度下限为525.6元,上限为3360元,中间每10元为一档。根基医疗保险月缴费尺度为210元,含。   2012年度机动就业人员社...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不能免责怎么回事?单位为什么不能免责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不能免责怎么回事?单位为什么不能免责

若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用人单位可免责? 人社部近日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这既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应尽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