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是中国历史上留下的尊师重道的千古佳话,一直用来赞扬那些诚心求学,尊重老师的学子们。
而这个故事背后还有它更深刻的寓意。如果没有领会到这个层面,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中华文化。
在古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叫做杨时,宋朝的人,他家是在南剑将乐人,也就是今天福建地区的。
这个人小时候非常聪明,而且很善于写文章,年纪大了一点以后,就开始了专心致志读史书,读经史百家,到宋朝的熙宁九年,他考上了进士,科举及第。
当时有两个大学者,名望很大,是一对兄弟,就是有名的程颢(hao)跟他的弟弟程颐,他们这两个人在当时讲授儒家的学问,讲孔子,讲孟子,讲他们的学术的精要,结合自己的一个体会,构成一个新的学派,就我们说的理学,宋朝的理学。
河南洛阳这一带的中心城市的人,中原的人都拜他们为师,而杨时呢,被调去做官,但是他没去,他反而到颍(ying)川去拜师,拜程颢为师。
师生相处得很好,毕恭毕敬,好好地向程颢学习,把程颢的学问,最精要的地方他都学到了。等他回家的时候,他家不是在福建吗,在南方,程颢望着他的背影跟人家说,你看,我的学问将在南方传播。
也就是说程颢呢,已经把他视为自己的传人了,他可以去传播程颢的学问。
再过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了,那是非常悲愤,在卧室里面就给程颢,给老师设了一个灵位,在那儿哭祭,又写书信,告诉同学,告诉学者。
程颢死后,杨时又到洛阳去,去拜见程颢的弟弟程颐,这时呢,杨时大概已经四十多岁了,你想已经过了求学的年龄,而且自己学问都已经成了,但他依然那么谦虚,一生都在求学。
这一天呢,他去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正在打瞌睡,杨时和同学游酢,看到老师在打瞌睡,不敢去惊动他,就站在这个廊下等着。而外面已经下雪,天气很冷,你想这么冷的天谁都想进屋啊,他没有,这两个学生就在这里门前一直等,等到老师打完瞌睡,醒过来,才去拜师。
而这时候一看,门口都已经积满了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成了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叫做“程门立雪”。
这程门立雪讲的是什么呢,对学问的尊敬,对师道的尊敬。一个人想学习,要拜老师,这个拜老师,对老师的尊敬,并不是一种人事的,因为你是老师,不管你怎么样,我都得护着你,我都得跟着你,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尊敬,因为老师往往代表是一种文化,一种学统,他在传授文化。
什么文化你能学得好呢,你诚心诚意地去学,心平气静地学,所以学呢,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气放平,这就表现出你对老师的一种“敬”,这个“敬”是对文化的敬,通过这个“敬”,就把自己的心平下来了,认真去想。
你看,有很多学生在听课,他听课呢,他总在听老师哪里讲错了,他高兴,他得意,但是就在他高兴的时候,这一堂课你等于白听,你的生命这一个小时就完全是浪费,对你无补,对这个老师也无损。
反而老师讲的他讲的课本,讲的知识,讲的前人的很多的想法,你好好听,好好想,你可能得出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心得。
所以我们在历史上,我们看到很多很好的学者,他真没教育出几个好的学生,有一些水平很一般的学者,他下面倒是教育出一大批非常好的学生,道理在哪里呢,还在学生。
就这个学生,他对学问有没有一种“敬”,有了这个“敬”,你就诚心诚意,你这心就平了,就静下来了。好好在想,你通过这个好好的思考,你领悟了,你超过老师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为什么,看一个人他这个态度,你就知道他能不能成事。
衣锦还乡 yì jǐn huán xiāng [释义]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语出] 《南史·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
七擒七纵,是绝对自信的人才能做出的决策。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七擒七纵,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归顺自己。这个成语来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25年,蜀汉...
唐·张怀瓘《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语本《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以》第四十九回,发生在诸葛亮“借东风”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赵云、丁奉和徐盛。原文如下: 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约法三章的典故是什么?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前206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抵达灞上。当了四十六天秦朝皇帝的子婴乘坐白车,驾着白马,颈上系着绳子,将皇帝玉...
“阴”和“阳”可以说在整个宇宙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阴阳到底怎么来的呢?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思索很久,终于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