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悟空问答
作者:刘愚愚
文化问答专家
“拿起筷子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似乎已经是现在的常态。整个国度戾气漫溢,那种社会失序的状态,是我们过去几十年都没见过的。
如今似乎人人都很不满,人人都火气很大,“温良恭俭让”不见痕迹,争凶斗横却蔚然成风。什么乘客和司机吵架导致车毁人亡,什么讨薪不成反被黑社会残害的、什么地铁互不让座全武行开打的、什么亲人相残同室投毒校园砍杀的,什么医院打砸血流成河的,打开手机时每一刻的新闻都在 *** 着我们的神经。就前几天,那位浙大姑娘,只是在灵隐寺后山闲逛,半晌的功夫就命丧黄泉了。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大众的安全感、信任感,却几乎有点荡然无存的样子。
我们不禁要重新发问:中国人,你到底为什么越来越容易生气,社会何以会如此戾气冲天?
毋须讳言,如今大家的愤懑情绪普遍而流行。在我们的媒体宣传中,在我们的印象认知中,整个社会都可疑,都不值得相信,好像都没啥正常人了。
比如,在我们大部分老百姓眼里口中,成功人士都是不正当竞争出人头地的,凡为官者几乎无一不贪,明星都是靠潜规则走上风光的舞台的,专家都是权贵阶层的看门狗,资本家都是不劳而获吃喝嫖赌日进斗金,大妈都凶神恶煞挖苦心思扰民,老大爷都不坏好意瞧着地铁上的小姑娘虎视眈眈。总之,洪洞县里无好人,捧人无上限,毁人呢,底线全无,底裤也扒。
这是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按理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多年,客观地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受益者——包括更底层、最弱势的群体,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在明显提高,何以大众戾气却在增长,幸福指数不见提高,人文底线被一再被突破。“他人为地狱”的时代预言似乎真的来临了。
大概所有人都会疑惑发问:中国社会到底是怎么了,原因又在哪里?
在我看来,中国社会当下那么严重的戾气,很大程度上是 *** 盛行以后所产生的虚假现象:即数字统计上人人都在受益,且小日子过的乐滋滋的,但是由于 *** 舆情传播的特殊性,使得公众那种普遍的愤懑情绪被放大了。
新闻从来只关注爆炸性、惊悚性。从 *** 传播的特征来看,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正能量” ,传播只会是算术级的,而但凡恶劣事件它的传播却一定是爆炸式、传染性、几何级的。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新闻,都是被无限放大和扩散后的新闻,既可能导致让我们误判周边都是如此,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而不会理性去思量什么校园凶杀案、少女失踪案、情杀案等等发生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也没有任何统计数据表明这类事件过去就比现在出现的少。
而且,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及就是,在任何社会 *** ,受益的人都很少会去公开表法自己的受益感和满意感,而不满的人,也最喜欢通过抱怨和倾诉等方式去发泄他的情绪。这样,普遍安稳过日子的都在保持沉默,而不平的声音众声喧哗,于是非理性的情绪被推波助澜,逐步主导了互联网这个舆论场,并且渐渐地传染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所以,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戾气越来越重,这个问题的前提就可能是一个误判,或者更正确地说,是可能被放大理解了。
但是,即便是误判,所有对中国社会还能客观观察,并且还能保持一点良知的朋友,大概也都不会否认,当下国民那种普遍的无力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表面上,大家似乎都锦衣玉食,但又似乎都心力交瘁,活着都感觉很累,火药桶随时可能被激发,从达官贵人到底层百姓,那种理性的、平和的、静心的姿态是社会集体所匮乏的。虽然就社会学而论,“暴戾”也是人类非常普遍的情绪,但不正常的是,为什么会如此反常地甚嚣尘上,像流行感冒一样无限蔓延呢?
原因当然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我在看来,社会戾气更大的导源是社会不公。正如曹林老师所说的,因为无所不在的不公,机制的、消费的、话语的、医疗的、教育的、住房的、分配不均的,等等难以尽述,让所有人,让所有的受益者在内,包括特拳阶层在内,都实际上在内心涌动着一种“相对被剥夺”的郁闷和愤怒,都觉得自己未能受益,都觉得是受到欺负了,都觉得自己遭遇不公正待遇,甚至感觉自己是受害者。
那种心理的不平衡、压力、受挫感,既导致大众的戾气在不断增长,也直接催生了一大批“前仆后继”的反社会施暴者,磨刀霍霍砍向更弱势者。
所以,我觉得,普遍的不公,才是戾气蔓延的主因,也是催生那些暴戾者的最主要机制。
其余,像抢座位吵架、讨薪遭打骂、甚至一些刑事案件,其实都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属于人际摩擦的小打小闹,从古至今,有人地方就不可避免。但是一些不断涌现的大事件,比如自焚、杀医、校园残杀、 *** 暴力等等,确实是过去中国社会所罕见的,且已经越来越普遍。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戾气事件”,而其最深层的肇因,则还是在我上面说直呈的不公的机制因素。
也就是说,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都能吃饱喝好的前提下,相比数字的增长,大众的需求也许更看重公平。如果钱包鼓了心理却还不平衡,大众一定是无法平心静气一起好好玩的,弥漫的愤懑感也一定无法完全解套。
很明显,一个最接近公平的社会,也一定是戾气最少的社会,因为即便穷困,却也是所有人一起公平地承担,戾气很难产生,更难大范围扩散,获取集体性的认同。典型的例子像高考,虽然大家都明白它也有很多弊端,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还是会去力挺,从来没有人去“考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家都明白这是可以让底线公平得以实现的机制——即便高考实质就是在制造阶层分立,但是没有家长会对这个机制本身产生戾气,输也输的心服口服。
因此,总的归结起来,消除社会戾气,摧毁这个循环的“造血机制”,其根本之道,理应是重点解决产生戾气的社会“空气”,而不是解决某个具体的有戾气的“人”。
我们的当轴者,真的务必需要懂得老百姓对公平的期待。多数时候,“河里摸石头”过久了,习惯成自然,太容易让一些人忘记了,过河更好的办法其实还是搭桥或建隧道。
戾气怎么读?戾气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在生活、学习中遇到“戾气”这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读这两个生僻字。你想知道这些有趣的生僻字怎么读吗?豪友网专门精心整理了生僻字怎么读相关的内容,为你释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