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一、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语出清·袁枚《寒夜》。寒夜里点灯看书,烟火已逐渐熄灭了,却还是不肯去睡觉;美人实在看不过去了,便把灯抢在手里,愤怒地问他说:“你可知道现在是几更天了?”
二、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
语出清·袁枚《春晴》难得天气晴朗,风光是如此的清新宜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何必去管头发又白了几根呢?春光如此美好,何妨暂忘白发与衰老,让心情保持轻松开朗。“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两句诗,可用来劝人放宽胸怀,及时行乐。
三、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语出清·袁枚清·袁枚《品画》。要欣赏画,首先要讲求画中所流露的神韵;要评论诗,则要重视诗中所蕴含的性情。作者认为品画论诗有一定的 *** ,画求神韵,诗重性情,藉此便可判断诗画的优劣。
四、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
语出清·袁枚《遣兴杂诗》。我在花园里栽花,正在忙乱的时候,儿女们已在那儿呼唤我过去吃饭;夜里在灯下看书,读到深夜的时候,妾女却把灯火拿走了。原诗描写读书人在田园幽居,耕读为生,逍遥自得,乐趣无穷;而作者自然的语调,更是给人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
五、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语出清·袁枚《马嵬》。同样是夫妻,同样是悲惨的遭遇,也一样值得同情、赞扬。“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是说杜甫在《石壕史》诗中所写的因征战而失儿子的一对老夫妻的悲惨遭遇。长生殿里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生离死别的眼泪,哪里有民间遭受战争之祸,夫妻、父子、爷娘间生离死别的眼泪多呢?诗人关心民间疾苦,一反过去只歌咏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文风,对民间广大的民众深表同情。
六、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语出清·袁枚《大树》。作者以大树比喻才华卓越的人。那些有伟大才能的人,若是遇不到有远大眼光的人,就不容易受到重视,就像那些大树一样,若是遇不到大师傅,那些坚硬的木材就不会受到重用了。该句常用来形容那些才华卓越的人,若是得不到知音的赏识,往往一生失意落魄。
七、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语出清·袁枚《湖上杂诗》。作者闲来无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来往不绝,都说想做神仙。只有自己心境不同,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年轻的少年。
八、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蹉跎!
语出清·袁枚《伤心》。回想当初侍奉慈亲的欢乐日子,真有如一刻千金般的珍贵,但是我总是把它蹉跎浪费过去了。
九、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
语出清·袁枚《随园诗话》。别人轻易就说出来的,我就少说;别人不易说出来的,我能用简洁明了的话轻松地说出来,这样的诗就避免了俗套。说明创作应独辟蹊径,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十、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语出清·袁枚《寒夜》。寒夜里点灯看书,烟火已逐渐熄灭了,却还是不肯去睡觉;美人实在看不过去了,便把灯抢在手里,愤怒地问他:“你可知道现在是几更天了?”
高曙光演的电视剧(56岁高曙光健壮似小伙) 12月26号,演员高曙光在社交平台晒出杀青照。组图中,高曙光与导演冯小刚并肩而立,他手捧鲜花,心情颇佳。 杀青作品尚未有具体信息,但有冯小刚加持,想...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实际上,Android手机和苹果手机之间的差距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苹果手机同步微信不被发现 1.有时我们甚至发现Android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完美地超越苹果 2.那么,苹果怎么...
每年都会酿几十斤的葡萄酒,今年买了30斤的野山葡萄酿。 现在葡萄大量上市想酿葡萄酒的厨友们请仔细耐心的看完整个菜谱,还有小贴士在开始动手做。酿葡萄酒整个过程菜谱都写的很清楚了。因为本人工作比较忙不能...
一个便携的小风扇就像另外一个夏天的带娃神器。在室内有空调或者备着风扇,但是一出门,即使是下楼下溜一圈,也是一身汗,一般出门会带一个小扇子,热了在路上扇扇风,但是电动的总比人手的要省心一些。直到我发现了...
黄家驹之死(这些疑点真的没有人发现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百大音乐人”系列。在这里我每天将向你推荐一位华语音乐圈的大咖,无论男女按实力说话。准备好了吗?开始我们今天的故事吧。 上一期...
罗玉凤,女,1985年9月生,重庆市綦江区人,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罗玉凤自称懂诗画、会弹。 认识他吗?知道他同凤姐是什么关系吗? 有水印,采纳帮你去掉(是这个凤姐么) 凤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