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客帝国到阿凡达的表现(阿凡达和黑客帝国)

hacker3年前黑客资讯123
本文导读目录:

阿凡达 这个电影大家觉得怎样吖?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IMAX 3D科幻大片《阿凡达》尚未在内地上映,却已成为影迷关注的焦点。这部影片在北美上映以来,首周票房表现不如预期,但后劲很足,上映第二个周末的票房高达7500万美元,在北美票房榜上仍保持着之一的位置。截至目前,该片北美总票房已经达到了2.12亿美元,全球票房则突破6亿美元大关,达到了6.15亿美元。它的强劲势头推动北美总票房推到了2.64亿美元的高峰,比去年同期猛增37%。

这部影片到底魅力在哪里?昨天,本报特派记者在香港率先观看了号称“每分钟都很震撼”的《阿凡达》,给出了两个不同的解读——

板砖:除了技术全不新鲜

《阿凡达》的海报正中间是四个醒目的大字:超出想象。作为詹姆斯·卡梅隆呕心沥血14年的超级大 ***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此话并非商家的自我吹捧。事实上,该片尚未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无数影迷已像迎接“天神下凡”一样开始了雀跃,并欢呼它将“让所有电影黯然失色”。

但是,且慢,人对自己无法把握的人和事若充满期待,最终必然是相似程度的落空。人们对《阿凡达》的超级想象,也是如此。当我看罢影片,经过155分钟的立体视觉轰炸后,那些所谓奇思妙想随着影像的消失而变成一片空白,除了某些感官 *** ,故事、主题、人物,乃至一些赏心悦目的画面都似曾相识,五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只是各种成功商业大片的混搭,并无任何让人回味的新内容,所谓“革命”只是虚妄的“一厢情愿”。

创意:黑客尼奥的按钮

《阿凡达》的创意过程,正是各种比投资、比规模的商业大片甚嚣尘上的时候。其比比皆是的“借鉴”,让人看到的处处都是“他者”,唯独没有自己。

据说,“阿凡达”这个词来自印度神话,是一位以人形降临地球的神。同时也是个电脑术语,指在虚拟实境中互动地呈现一个人。在影片中,阿凡达指的是一具能被远程控制的合成身体。被困在轮椅上的退役海军陆战队员杰克·萨利,为了人类能攫取另一星球的资源,成了独闯龙潭的英雄,通过脑电波的运行,用自己的所思所想控制着遥远星球上另一个自己的身体活动。

整个创意无疑是“抄袭”自《黑客帝国》,甚至连启动关闭的模式都照搬而来,差别只是《黑客帝国》中的尼奥是坐在椅子上进入一个虚拟空间,《阿凡达》中的杰克是躺在棺材形的盒子。《黑客帝国》描绘的是现实与虚拟的对抗,《阿凡达》则是试图展示不同星球同一时空的两个世界。

如果说《黑客帝国》是体系庞大晦涩,融哲学、科幻、宗教于一炉的科学幻想,《阿凡达》则是形式上克隆他人的一场依附现实概念的痴人说梦。

主题:渴望原始反现代

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阿凡达》再现的是导演卡梅隆的梦境,这个梦境确实是与他白日里所见所想太相似了。故事的主题是批判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戕害。男主角原为人类贪婪扩张的帮凶,最后升华成帮助土著纳美人对付人类入侵的宇宙英雄。相同主题的故事比比皆是,卡梅隆自己都承认和《与狼共舞》的主题如出一辙。其中男主人公对“原始文化”从好奇到痴迷,到对传统文化的捍卫都远远没能达到《与狼共舞》的广度和深度。

用更先进的现代高科技技术讲述的是一个反现代文明、反高科技的故事。影片站在反现代文明的前沿,沉迷原始、歌颂原始。通过对祭祀、祈祷等大量原始舞蹈与仪式的铺排渲染,异想天开地虚构了人与各种猛兽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以此狙击现代文明的“野蛮入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全部失效,人类进化以来从蒙昧到文明所经历的历程被否定,5亿多美元诠释的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现代化让人成了贪婪的野兽,而原始社会才是天堂。那里有着最美好的自然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没有欺骗、掠夺,万物和谐相处。

爱情:所有星球差不多

卡梅隆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所有影片都是爱情片,或者讲述的都是人类的爱,《泰坦尼克号》是一个传统经典的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阿凡达》也是如此。一个男孩遇到一个女孩,不同的是两个人处于不同且正在冲突的文化中。与此相像但比这个故事更真实感人也更具想象力的电影,此前已有宫崎骏的杰作《幽灵公主》、《风之谷》、迪斯尼1995年的动画片《风中奇缘》以及好莱坞去年拍摄的《字典情人》等。

从想象力来说,爱情是《阿凡达》最没脑子的部分。在具体情节推进中,融合了包括英雄与美女、弓箭与大炮等典型元素。从邂逅、误会、家族反对到消除误解,帅哥因美女的爱而反戈起义的起承转合老套路;正义战胜邪恶,坏人死得难看,好人笑到最后,爱情天长地久……可谓好莱坞的各种滋味“一个也不少”。

场面:相逢也都曾相识

影片的男主人公每次从控制中还原,都是如同梦境中醒来。卡梅隆解释说,“从这部电影上来讲,想说的是我们应该睁开自己的眼睛,睁开眼睛这一点,在电影里面反复表现了好几次,应该说它是一个寓言。就是说从人类不断掠夺中醒来。”影片想传达的信息是:人应该互相能够看到别人,就是人类能够超越文化上的差别,尊重自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本来只是情节必须的“醒来”过渡,居然被卡梅隆赋予了如此寓意,恐怕是大多数观众想不到的。

作为一个国际级的技术狂人导演,卡梅隆钟情的特效自然不可小视,事实上,影片唯一被共同啧啧称赞的就是特效。上天入地, *** 混杂,天人交战,煞是好看。然而,即使是特效场面也无论如何不能与开天辟地的“革命”性混为一谈。因为,此前的《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黑客帝国》、《指环王》、《金刚》中都有领略,且都在其之前,并毫不逊色。只是这次卡梅隆把它们进行了整合,并运用了3D技术而已。

关于《阿凡达》电影

不要迷恋《阿凡达》,对中国电影人来说,那只是个遥不可及的传说——以我有限的智商推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阿凡达》对我们的“遥不可及”几乎是无限的。

我们看的也并不是《阿凡达》,而是一个叫詹姆斯·卡梅隆的怪蜀黍长达十三年的寂寞。

技术上的细节我并不掌握,不过单从个人观感来看,《阿凡达》对3D电影的推进堪称里程碑式的。当你面对IMAX制式的巨幕,戴上红蓝眼镜,耳旁呼啸着震耳欲聋的环绕立体声,再看着铺天盖地的Na’vi人和潘多拉星上的怪兽如滚滚洪流而来,那种震撼感够资格载入史册了——1895年12月28日,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咖啡馆里放映《工厂大门》和《火车到站》时,人类曾经感受过这种震撼,时隔百余年,已经被好莱坞的视觉特效搅得普遍审美疲劳了的世界观众们,终于在《阿凡达》里再一次感受到了久违的震撼。

不管3D技术的最终走向如何,《阿凡达》已然给世界电影业狠狠的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甭管家用投影仪还是蓝光DVD,在以《阿凡达》为代表的IMAX­-3D面前都不值一提。在饱经小荧幕诱惑达半个世纪之后,詹姆斯·卡梅隆终于让我们发现:原来还是大银幕才有大智慧,可以想见,在《阿凡达》之后,IMAX-3D厅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影院里浮现。不过,说《阿凡达》之于世界电影史就像《爵士歌王》(世界上之一部有声电影)和《浮华世界》(世界上之一部彩 *** )一样开启了(2D到3D)新时代,可能有些言之过早。一来《阿凡达》所使用的技术先前都有前辈影人使用过,只不过这一次卡梅隆改进程度比较大,但并没有革命性的创新。再者,不能裸眼观看的3D电影很难说具有普及意义,而且Na’vi人固然全身肌理都空前的细致逼真,但在人眼看来,CG出来的东东与真人表演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说实话,我以为真正成熟的3D电影应当辅以虚拟现实技术,而且应选取现实题材而非幻想题材——所谓“画鬼容易画狗难”,一俟CG可以以假乱真到完全消弭了动画片和真人电影的区别,那才真正是一个崭新电影时代的到来。而且,从长远来看,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必然会导致成本的下降,在这里,不难做出一个未来学的推测:N年后的人类,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从事文字写作(出于对中文系同学们的尊重,我礼貌的使用了“在很大程度上”作副词而避免了全称判断),而将影像作为人类艺术创作和信息表达的最主要介质。想象一下,在未来的学校里,老师们在布置家庭作业:小朋友们,今天的homework是每人一部90分钟长的科幻大片——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让电影成为彻底的私人化作品,小朋友们回家点点鼠标,脑子里的构思就能用影像表达出来(这也意味着影视演员完全沦为传说中的古代职业)。

当然,在目前这个时代,IMAX-3D加虚拟现实的技术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来说依然还是个传说。虽然有不少中国的技术精英加入了好莱坞大片的特效 *** 团队,虽然我们也在零星的采用CG技术并声称跟上了世界潮流,但从根子上来说,中国电影还缺乏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在一个有关部门呼风唤雨、综艺晚会般组合明星就能稳赚不陪的电影市场里,有哪个投资人会冒如此大的风险去投资新兴的电影技术?要知道,在《泰坦尼克》之后,卡梅隆足足蛰伏了十三年时间来给《阿凡达》练手(当然《阿凡达》也是为了给他的《铳梦》练手)——这倒让我想起了约翰·纳什,一位让普林斯顿大学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来等待的精神病人,最后,他给普林斯顿的荣誉室里增添了一枚诺贝尔奖章;而素来以铜臭气让全世界的文艺青年们嗤之以鼻的好莱坞,此番竟然也容忍卡梅隆疯狂的“游荡”了十三年,并且给他一次性的押宝了五亿美元——看来,不管怎么说,萦绕着“市场的苍蝇”的好莱坞还算一位不坏的伯乐,文艺青年们先前对他们的态度的确有点苛责了。想想半个多世纪前特吕弗们为了反抗商业电影体制的压抑,喊出了“作者电影”的号子,现在看来,卡梅隆完全做到了产业资本与个人作者的合二为一。

不过话说回来,《阿凡达》的故事是有点老套(不要用“这是个十几年前的故事”之类的话来为大神开脱,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不也被后世拍过?只要故事在当下出现,那当然就应该用当下的视角来评判),而且充满了其他电影的影子:一开始看着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进驻丛林,有点《野战排》的感觉;杰克·萨利“移魂”到他的Avatar身上,又分明用了《黑客帝国》的套路(对萨利而言,潘多拉星之旅就像是一段电子游戏之旅,如果在续集里来个翻盘,告诉观众后面的内容全是在萨利脑海里虚拟的,这故事也完全成立);后来土著Na’vi公主从猛兽口中救下萨利,明显是《风中奇缘》的路子;再往后萨利去哈利路亚山上驯服暴龙兽,那场景像极了《天空之城》;最后萨利带领Na’vi人对地球军队(其实就是美军)绝地反击,明显是《与狼共舞》的母题重演;大战爆发时,满地的六脚马和遮天闭日的暴龙兽又让我有看《指环王》的错觉;而当坏上校操控着硕大的机器人与萨利的Avatar搏斗时,那个机械大家伙又让我有了《第九区》的联想——细细想来,《第九区》和《阿凡达》的意识形态内涵最为接近,二者都是柏林墙倒塌、9·11发生后的科幻大片,片中的外星人都从铁幕时代的凶神恶煞变成了如今低三下四的弱势群体(把《阿凡达》看成是一场宇宙级的反拆迁战也不为过),两部影片几乎都是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影像图解。

卡梅隆人称“技术狂人”,却在《阿凡达》中反思了一味追求物质技术的恶果(往深了说,这就是对现代性的反思),而他用的思想武器则是万物有灵的原始泛神论思想。Na’vi人满清造型的大辫子成为了他们与潘多拉星球上其他生灵的交流介质,在圣树即将被毁的千钧一发之刻,万千生灵共同出击,打得地球(美国)殖民军屁滚尿流。当然,那个Na’vi人的“伊娃”神还是满蘸着基督教圣母崇拜的影子。而卡梅隆导筒下的潘多拉星也和谐无比,淋漓极致的体现了生态时代的绿色世界观——不过考虑到《阿凡达》的花费,这应当是一部不太环保的“高碳电影”。

至于《阿凡达》中对于Na’vi人的造型设定,那明显是印第安原住民的放大升级版。没办法,据说卡梅隆绞尽脑汁设计Na’vi人时,就考虑到男性观众的接受度——所以Na’vi人不能太不像人,要不然,片中那场男女主角的床戏怎么摆?总不能拍成《动物世界》吧?(可怜佐伊·索尔达娜从头到尾没露过脸)现在看来,Na’vi公主的比基尼效果不错, *** 后的尾巴还带了点性感小猫的诱惑力——这是有点幼稚,但不必指责卡梅隆,电影是拍给人看的,是人就摆脱不了人的有限性。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其实我们是无法真正接受与我们迥异的生命存在的(其实“生命”这个词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我们的有限性),就像莱姆在《索拉里斯》中所写的那样:“我们寻找的是人,而不是人以外的存在。我们并没有对人以外的世界的需要。我们需要的是人自己的镜子。”(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卡梅隆曾担任制片人翻拍了《索拉里斯》一片)

百多年前,尼采曾先知般的喊出过“永恒轮回”的谶语,或许,当新技术营造的空前视觉史诗浮现于电影地平线之际,观众们早已厌倦了所谓现代、后现代的艺术探索,悠远的民间故事被3D、CG乃至VR技术包装后开始重新登场——这便是电影史的“永恒轮回”(此处是对该术语形而下的挪用)吧:最新的技术、最老套的故事,两相结合,莫不预示着一个全新电影时代的轴心正在徐徐展开?

尽管有着种种的不足,但《阿凡达》的意义不容置喙——《阿凡达》是宣言书,《阿凡达》是宣传队,《阿凡达》是播种机,试看将来的影院,必是IMAX-3D的世界!

遗憾的是,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阿凡达》在有生之年恐怕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这不是钱的问题。

所以,不要迷恋《阿凡达》。

南方网专稿,转载须注明出处

阿凡达观后感

家都说《阿凡达》(Avatar)会是一部“神作”——或者至少期望如此——因为今年北美票房虽然创了记录,但那些所谓的“好莱坞大片”中,实在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年末了,不论中外,都有些“年终总结”的情结,于是乎大家的期望就高涨起来。

更何况,“神作”总得要“神导”出品才行,偏生今年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位够格的“神导”都偃旗息鼓,不是没推出新作、就是转移了阵地玩小众;真正镇得住岁末档压轴戏的,还真只有“卡大神”(James Cameron)。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阿凡达》就是“电影”神作了呢?会开创电影“艺术”的新纪元呢?

【一】

千万不能这么想。个人认为,“开创艺术新纪元”和“神作”没有必然联系——前者注重前卫而先锋的想法、概念、与意识,后者则需要完美的执行力。“完成”得不好的艺术理念,离“神作”的标准还很远。在电影这行,艺术家是一棍子可以打死一片,但真正能在实施过程中苛求完美、并且也能实现完美的没几个。从这个意义上说,“神作”不仅不应该被吹得如在云端一般飘渺,反倒应该是……像最强壮男人的胸膛那般……踏实,像这种非常坚实、能经受得住百般挑剔的状态,英语中有个非常适合的词叫“萝卜丝特”(robust)。是的,我认为,“神作”都应该是萝卜丝特的。

可是,“神作”难道不应该是“深刻”的么?

事实是:电影从来没有“深刻”过,而且也没必要“深刻”。个人觉得,“深刻”总得和“原创性”挂钩才有意义。如果电影表达的东西,都是前人思考过、甚至是思考过无数遍的东东,那有什么深刻意义可言呢?我还从来没有发现有一部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是原创的深邃思考,所有表现的东西都有据可查、有前例可援。在这个意义上,且不说“电影一思考,人类就发笑”吧,至少“前人”是会发笑的。作为一种表现艺术,电影何必要深刻呢?再深刻的主题思想,表现方式很差劲,那也是垃圾;反过来,再烂俗的主题,表现方式新颖以至于令人对同一主题有前所未有的“感受”,那就是表现艺术的胜利。所以,作为“神作”的电影,“深刻”与否是无所谓的。

搞掂了“神作”的特性,评价《阿凡达》似乎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阿凡达》是萝卜丝特的么?是的。

《阿凡达》是深刻的么?无所谓。

所以,《阿凡达》是神作么?呃~~暂时不太清楚。

【二】

“神作”的帽子很大、却很简单,不掰开了细说,是难以下结论的。以上说的都是“必要条件”,不具备铁定成不了“神作”;但是反过来,即使必要条件全具备了,那还得看电影整体以及各方方面面执行得如何,才能充分地下结论。

就电影故事而言,想必大伙都知道了,《阿凡达》的故事比较简单,也一点都不深刻。说白了,影片情节在大的层面上是太空版的殖民与反殖民斗争,在个体层次上则是一个跨越种族的爱情故事,都没啥新鲜的。但是,这种设定对电影而言是“萝卜丝特”的——换句话说——是足以支撑起电影叙事需要的。直观地说,一个“萝卜丝特”的故事给人的感受有二:一,既靠得住又不牵强。《阿凡达》的情节设定,基本上没有让人觉得荒诞或者百思不得其解之处,像那种在其他大片中常见的“危险总是追着主角走、但总是差一步”的情形基本没有。我一向比较佩服卡梅隆玩弄桥段的能力:他总是能将一些本来是俗套的东西,调度得让观众感觉“本应该如此”,这就是“萝卜丝特”的真谛;另外,影片故事“萝卜丝特”与否,还可从编导钩织情节背后的诚意与努力来略窥一斑。一般而言,从“诚意”来看影片的质量是很不靠谱的,因为没有哪个片方会在宣传时强调自己“没有诚意”。这里关键得看“人”,电影 *** “人”里的核心是导演,导演实沉了,这电影的故事也“虚”不到哪去。向来崇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卡梅隆,绝对是好莱坞最“实在”的导演之一,再加上长达十年的打磨,包括对整个潘多拉世界的设定,积累了如此丰富的“营养”,《阿凡达》这个“孩子”想不强壮都难。

但是,一个“强壮”的、能担当得起整部电影架构的孩子,未必是顾盼生辉、富有魅力的孩子;而在个人的字典里,“神采”才是一个能达到“神作”级别的电影故事所具备的充要条件。《阿凡达》的故事,尤其是中间部分对于潘多拉星球地貌生态、以及Navi土著文明的展现,完美地弥补了通常大片第二幕比较沉闷无聊的缺陷,使得整部电影感觉非常紧凑,将近三个小时的片长也似乎过得特别快;不过,这个故事最终还是流于常规,因为可预期的转折与结果而缺乏惊喜,无法带给人新鲜的感触。

【三】

其实,像《阿凡达》这样常规的故事,即使不朝“深刻”的方向整,也是可以通过细节设定的丰富化、而带来一些更复杂因而也更有深度的元素的。对电影表现力而言,其实压根就没啥“先天深刻”的主题,只有对既定主题的演绎“深度”、才决定了电影本身的深刻与否。《阿凡达》所选择的主题,什么“反殖民”啊、“环保”啊、“生态和谐”啊,不管认同其中哪一个,在“唯深刻论者”们看来,无疑都是很深刻的、牛A的命题;然而,单单选择这样的主题,并不能保证电影本身是有深度的。对于《阿凡达》的故事,个人认为演绎得过于简单、以至于过于浅显了一些。我不需要它从深层次“打动”我,但我希望它能在需要观众情感参与的时候“煽动”我、好让我忘掉自己是在看电影而想跳进画面去和主角们一起大杀四方。

从大的方面来说,《阿凡达》对于剧情冲突的设定,是简单的正邪对立、非黑即白;而在每一阵营内部,也欠缺多样性,彷佛两块铁板在那相互碰撞,阳刚的氛围是有了,但稍微有些傻气。此外,这样一种简单对立关系的更大不良后果,是角色形象的单一。本来我以为在人类雇佣军这一方,应当是有不同意见的,特别是军事指挥官和行政首脑之间,其想法应当有细微区别才是,那样会使故事与人物都更立体化,可惜没有。作为一个整体,人类似乎是坏人,Navi人都是好人,坏人中的好人(主角和他的朋友们)的作为也是常见的典型;而且,每一个角色群,他们的想法都是单一的……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再“萝卜丝特”,也是老老实实、循规蹈矩的“萝卜丝特”;大家不妨想想:权老实再强壮,能敌得过未央生的俊俏风流么?所谓“神作”,是千万不能老实的(有不知“权老实”、“未央生”为何方人氏者,请致电小学语文老师强烈要求补课)。

【四】

关于《阿凡达》的故事,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类比,个人觉得一个最恰当、却从来没人提到过的框架类似的电影,应该是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一样的本来不相干却卷入两大冲突群体的主人公、一样的关于资源掠夺与资源保护之间斗争、一样的跨越族群界限的情感关系。这样的故事,比《与狼共舞》更“绿色”,比《风中奇缘》更有社会群体背景,与《阿凡达》想要表达的东东基本一致。可是,稍微对比一下《阿》与《幽》,就会发现在框架设定的复杂微妙、以及由此影响到的角色性格的生动丰满、乃至最终的情感与思维震撼上,《阿凡达》都是无法比肩《幽灵公主》的。尤其是后者中的幻姬大人这个角色,虽说从行动上和《阿凡达》中人类军事以及行政事务官所作所为差别不大,但行为动机、以及这种动机所体现的人格复杂性,则相差太大了。

我自然也明白卡梅隆的良苦用心——最简单的才是最通用的——就像《泰坦尼克》中的爱情,其实是最烂俗的,但恰恰是这种没啥特色的故事吸出了全球各色女性的眼泪。偶当年曾幻想:要是《泰》的主角是那一对在漂浮的床上抱在一起、温馨面对死亡的老夫妇该多好!他们的人生,有可能是一个将《飞屋历险记》(Up)中那五分钟延长的感人故事……不过,这样一个故事恐怕就很难帮助卡梅隆站在世界票房之巅了。我从来都觉得,对于男女感情关系的处理,是卡大神为数不多的弱势之一。他最多能将这种关系整得滴水不漏了,但是往往会缺乏光彩——《深渊》(The Abyss)中那一对深海钻探的夫妻档,算是卡老师描绘得最有神采的男女关系了。《深渊》中的男女关系,看设定其实也很简单而典型,但是它有细节,而且是那些琐碎中更见细腻的描绘;而《阿凡达》中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就缺少这种令人回味细节,一切交往的步骤都显得很程式化,没有任何硬伤,但也没有任何火花。这点直接影响了像偶这样爱胡思乱想的观众对这个故事以及其中感情的共鸣,比如说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比翼齐飞的场景,美是美极了,极具视觉冲击力;但偶就是忍不住联想起《狮子王》(The Lion King)中的“瀑布嬉戏”、与《机器人总动员》(Wall.E)中的“飞天旋舞”段落,耳朵里飘起的也似乎是《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之类的靡靡之音……

也就是说,《阿凡达》中不粗糙、但也不精细的故事设定,没能让偶激动起来;而这其中包含的一望即穿的思维层次,也不是那种能让人愿意静下心来从思考中获得乐趣的类型;就算是那些打“通俗”牌的温情设定,也有些滥觞。一般而言,叙事性的“神作”电影,要在以上“冷”、“热”、“温”中至少达成其中一项或者兼而有之;《阿凡达》的故事框架及具体演绎,距离那样的高度还有不小的距离;你可以说卡老师没有那样的野心、或者说不值得为了那样的目标而放弃商业上的成功,但同样也不能说《阿凡达》能在电影表述方面进入“神作”的范畴。

【五】

幸好,《阿凡达》不止是要讲一个故事。在个人看来,影片情节之外的设定,比这个故事本身要精彩得多得多。

作为类型片,《阿凡达》的定位是Sci-fi Fantasy;既然扯上了科幻之名,不整出些新鲜的理念来,实在对不住这史无前例的阵势。具体的科学的玩意偶就不提了,什么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各天体之间的运动轨迹、什么潘多拉星球的引力指数与Navi族人身高的关系、什么珍稀矿藏Unobtanium与圣域浮山的形成原理,等等,这些都大大超出一个高考物理差点没及格的理科败类的认知范畴。严谨的科学内容是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的,那些就留给物理满分的优等生去做好了;偶们废材只好鼓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或者说完全不需要研究——说白了就是只需瞎想——的东东。

更先吸引我眼球的,是卡老师的老朋友、也是本人时常YY能够拥有的一件物事——单兵武装机甲(Armed Personal Unit,简称APU)。想必大家对《异形2》结尾的一场地球女性PK异形皇后的终极大战印象深刻,进入本世纪以后,大伙也都在大银幕上领略过《黑客帝国3》中锡安机甲战团勇抗百万机械章鱼的壮烈,今年在《阿凡达》之前,《特种部队》与《第九区》中也有人形机甲的精彩展现,所有这些电影场景中,都有“人机合一”机械系统的参与。对于硬核派科幻作品而言,个人觉得在最近两百年的时空范围内(《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154年),“人机合一”系统都将是人类举足轻重的道具。

所谓“硬核”科幻,核心要义是其设定必须讲究逻辑依据与科技发展轨迹。“人机合一”兴起的必然性,是由人体的物理局限决定的。简单说来,在自动化机械智能有限、而人体又比较脆弱的情况下,“以人类智能控制准自动化机械、以机械增强并保护人体物理技能”的“二合一”方式,也就成为自主智能化机械完全成熟之前最合理的选择了。

“人机合一”对于科幻迷来说其实早就不新鲜了,动漫迷们可能还更早一些,因为日式动漫里最喜欢玩“高达”一类的美少女战士操纵大铁家伙的套路了。好莱坞主流作品接触这个方面相对较晚一些,所以《异形2》中的装置看起来颇具先锋性。不过,最近几年随着美国军方对“外骨骼”(exoskeleton)概念越来越感兴趣、并开始投入资金研究,这才激发了艺术人士在这方面的想象与创作热情。

【六】

在偶这不及格的理科脑子看来,“外骨骼”其实又是APU之前的一种过渡状态;如果把所有附属于人体的外在装置都归为一个体系的话,那这个体系的最原始状态,就是过去的士兵、和如今军警常用的护甲了,中间形态是“外骨骼”,高级形态才是APU。“外骨骼”系统相对于常规护甲更大的区别,在于能提供外在动力。比如美国军方“国防尖端研究项目司”(DARPA)就已投入5000万美元启动资金来设计与制造能让单兵负重更多、行进更快、并能进行超常规跳跃的机械装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原型产品“人体多适型负重器”(HULC,见下图)已经可以帮助士兵轻松背负起重达200磅的装备而行进自如。

再往后发展的话,外在机械装置就不仅仅能加强人体的物理机能,还能添加有效的武器装备和防护装置,这就步入了APU的范畴了。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异形2》中的“人体叉车系统”还不是APU,只是“外骨骼”的高级阶段;《黑客帝国》系列中的“双枪铁疙瘩”的确是APU,却又是APU体系当中比较初级的阶段,因为它仅仅提供初级动能及火力系统,人机互动的形式是完全机械化的,更不用提那最微弱的、连个防弹玻璃护罩都没有的防护系统了;不过,人锡安兄弟们资源有限,简陋点是可以理解的;《阿凡达》中的人类雇佣军资金充裕,电影中的APU在灵动性上基本和常人无异,远超《黑客帝国》时期的笨重;人机交互系统也由纯液压联动、升级为虚拟感应系统;信息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虚拟显示屏对于战场动态与APU机能状态有了比较全局的把握。关键是,所有这些技术,不仅是基于目前阶段的科学原理可以实现的原型,而且在具体细节的先进程度上,是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时间逻辑的。由此可看出一个“萝卜丝特”的科幻导演,与那些纯粹以想象取胜的科幻作品之间的区别;这就是同样有APU展现的《黑客帝国》《阿凡达》与漫画改编作品《钢铁侠》与《特种部队》之间的区别了。

刚才说到APU系统中的人机交互界面,这个有必要引起注意,因为它是引领下一个无聊话题、同时也是《阿凡达》电影中一个核心“花架子”设定的切入点。如前所述,“人机合一”系统的设计出发点,是加强与放大人体的机能,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包括更有效地作战)。“外骨骼”也好,APU也好,其性能在开始的阶段,都取决于人体之外的那些系统的效能;那部分的效能随着科技的进步,是会飞速发展到像指挥自己身体一样自如的阶段;可这种自如并不是“终极”的,因为在APU系统中人类对外在机甲的操控,还是要通过一些列中间传导手段的,即使高级到“钢铁侠”那样的智能阶段,还是得靠声控指令来指挥下一步反应。有没有不用自己说或者做某个动作、而外在机甲系统能“直接”掌握人类命令、从而即时做出反应的可能呢?也就是说,唯有将人类的意识(这里泛指人类所有神经感知与反应的系统与活动)直接赋予机械,才能达到终极的“人机合一”。

【七】

这种终极的合体状态,已经超出了APU的范畴,开始步入“化身”的领域。

也许有同学会使用“分身”一词,认为和“化身”意思差不多。个人建议更好不要,因为在H文明、BL文明滋润全世界的今天,“分身”是有某种特指意义的,而这种特指可能会让一部分传统女性面红耳赤、或让主流腐女们立刻“萌”得瞳孔放大、脑海里尽是闪烁“总攻总受鬼畜攻腹黑攻玩具攻女王攻帝王攻乙女攻无邪气攻天然受健气受强气受诱受平胸受推到”之类的纯洁字眼,看个电影而已,搞出精神分裂就不好了。另外,在我们想要使用的语境里,作为个体意识外化的途径与方式,“化身”与“分身”,还真有显著不同的意思,不能混用。简而言之,“化身”意味着主体意识与外化形态是同一的,是捆绑在一起的,无法独立运作的;而“分身”则意味着主体意识可以独立于外化分身,最古老的例子详见齐天大圣与他的一身毫毛。

现在不要说地球人,连潘多拉星球人都知道了《阿凡达》讲的是“化身”的故事,是将人类与Navi土著的DNA融合而创造出一种可以让人类意识进入并控制的、外表上与常规Navi族人无益的新物种。粗看起来,这里没多少新鲜的科幻理念,不就是“克隆”与“灵魂出窍”么?过往似乎已经有不少科幻作品玩过这些概念了。不过,个人觉得,卡梅隆老师这次还真玩了些比较具有开拓性的玩意儿,这主要得从“化身”这一复杂技术系统所包含的几个核心元素来看。

......(写不完了)

黑客帝国算不算是经典电影?阿凡达呢?

黑客帝国

很是经典,尤其是如果你很重视内涵的话,黑客帝国绝对高于

阿凡达

阿凡达是不是经典有待时间检验,票房不能说明一切

而视觉效果方面二者都堪为享受

黑客帝国看一遍不一定能看懂,看懂剧情了离理解深层含义还有很大距离

阿凡达么剧情简单极易理解,看了半个小时还不知道结局算你囧~内涵也简单好理解,但是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黑客现在电影院已经很难看到了,阿凡达还在映,更好到影院观赏

还有我个人推荐

指环王

,三部曲里绝对的王者~

盘点好莱坞经典的科幻电影,每一部都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你看过哪部?

1、《黑客帝国》这部片子也算是我看过的最有内涵的商业科幻片之一了,哲学、神学、无神论都在电影里面都有浓重的表现,还有很多内容涉及印度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蕴含了启蒙、涅盘、重生的概念,还在电影的配乐中使用印度教的颂歌、理念、虚幻、因果报应和自然存在的多种观点。一千个人看MATRIX,就有一千个黑客帝国。

《阿凡达》到底有何魅力,能重映获得全球影史的票房冠军?

阿凡达的魅力在于它的剧情和特效都很好。所以重影才能获得全球影史的票房冠军,因为他的剧情都非常的经典,而且还有炫酷的特效。

相关文章

上海养生spa会所——兄弟良心推荐!

上海养生spa会所——兄弟良心推荐! 伴游模特咨询新丝路飞雪【兰亭会】男士会所一切为了现在高端人士的放松娱乐,做最专业的spa会馆体验性会馆。其主要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本地的养生会馆生活服务...

黑客的破坏性(黑客入侵典型的破坏有哪些)

黑客的破坏性(黑客入侵典型的破坏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1、黑客攻击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2、黑客的危害性 3、什么是黑客?黑客的危害性有哪些? 4、理论上网络黑客的最大破坏力能干什么? 黑客攻击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黑客攻击对社...

婴儿起痱子怎么办(教你一招跟痱子说拜拜)

婴儿起痱子怎么办(教你一招跟痱子说拜拜)

天气越来越热,痱子开始找上宝宝,全身小疙瘩,又痒又疼,宝宝吃不好睡不好哭闹不安,妈妈看着忧心极了。让妈妈头疼的痱子到底要怎除掉? 为什么更钟爱宝宝? 痱子是由于出汗不畅引起,夏季气温升高、湿度...

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 不小心删除了微信聊天记录

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 不小心删除了微信聊天记录

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不小心删除了微信聊天记录,问:我怎样才能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 答:只需点击右上角的“注意”即可。 今天的社会虽然呼吁男女平等,但有时似乎进入了女权时代。 许多女性既依赖...

求黑客高手qq联系方式(先办事后付款的黑客联系方式)

求黑客高手qq联系方式(先办事后付款的黑客联系方式)

  求黑客高手联系方式   为了拿回自己的号和支付出去的资金,菲菲,抱着侥幸心理,和对黑客的敬仰,持续不断的给对方转账,从一开始的几百块,到后来的上万元。   一直到,菲菲绑定母亲的银行卡...

监控老公手机的方法监控微信聊天记录软件

你也许知道暗网中有许多不好的东西,但你不知道,如果不幸闯入那个黑暗的空间,将会遭遇怎样的恐怖。 看完这部名为《解除好友2:暗网》(《Unfriended: Dark Web》)的电影,才发现,原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