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合格简历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除了简历内容的书写排版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技巧让简历掌控面试节奏——转化视角划分内容优先级、设置提问点掌控面试。
本文很长,更像是一个操作手册,需要使用者按照步骤一步步食用,为了让读者更系统地吸收,先给下目录:
内容全面
经历穷举和呈现数据
转变视角划分优先级
设置提问点掌控面试
排版
01 内容全面一份应届生的简历应该包括的部分有: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学校名称及毕业年份、绩点及排名、奖学金和荣誉、修读课程;实践经历包括实践地点、实践和项目概述、校园经历包括部门及职务、活动名称及概述;基本技能包括软件技能和思维 *** 。
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简历上该有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简历上会有这些,我总结下无论业务面试官还是HR,他们关心的其实是面试者的以下几点:
学习能力
已有技能和素养
岗位匹配度
职业规划
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软实力
所以上面的内容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存在的。
简历算是自己的名片,上面的内容要为所体现的能力来服务,如果你想通过简历展现你自己的各项能力,让面试官通过简历就对你能力有大概了解,那你必须要涵盖全面。
02 经历穷举和呈现数据在实践经历和校园经历的书写部分,很多人都会遇到三个问题:我该写什么?
我该写什么?
我该怎么写?
写太多了简历放不下怎么办?
首先不知道该写什么,那就把自己所有的项目、实习、校园经历全都写上去,这又不是交卷后不能更改的考试,将脑中想的全写在纸上,这样逼迫自己回想和复盘不仅仅可以有足够的内容,还可以发现之前处理问题的闪光点和不足,帮助你应对面试官的相关问题。
那该怎么写呢,这里推荐STAR法则,即为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的缩写。即(处境)、(任务)、(行动)、(结果)四个方面。
为什么用STAR法则去写呢?因为对于产品岗和体验设计岗,面试官关心的是你在实践经历中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 和思路,而STAR法则会帮助你将这些梳理出来,以我自己的实践经历举个例子。
我之前有一段创业经历,在团队中是设计师,负责用户研究、需求定义,功能迭代和体验系统搭建,其中有几个代表性的工作和项目,我按照star法则进行部分梳理如下:
负责产品前期用户调研和功能定义,线上线下收取920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提取有效因子,聚类分析聚类用户画像并撰写需求文档,最终需求完成度100%
负责线上线 *** 验设计,设计线上线下咖啡点单流程,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改进支付方式和核销流程成功将用户获取一杯咖啡的时间缩短20%
通过star法则写的经历概述清楚明了,你可能会问:不是说思路很重要吗?为什么看不到具体思路呢?
因为简历篇幅有限,不能把全部内容写进去,将问题、解决 *** 和效果放上去,面试官自然会问你的思路,而这也是你掌控面试的重要步骤,后文会详细讲。
在阅读我的经历的时候,大部分人应该的注意力会被数字吸引,一份简历中数字的分量绝对是更大的,因为这是最客观的指标(除了奖项之外)。
你的努力和实践有什么结果?数字无疑可以之一时间传达,所以一定要将数字呈现出来,不一定仅仅是你实习工作的数字结果,因为对于应届生来说,其实极少人在这部分能够有数字可写。还可以是你组织学校活动的参与人数、推文的阅读数、计划完成度、计划提前完成时间、领导小组人数等,这些数据都能侧面体现你自身的实力,所以一定要写!一定要写!一定要写
03 转变视角划分优先级经过上面的部分,你应该写了超过一页的项目经历梳理了,接下来就是深吸一口气,转变视角,将自己从面试者变成面试官,以面试官的视角来审视这份经历梳理。转不过来怎么办?想象一下你给自己招一个助理,你要关注的还是以下几点:
学习能力已有技能和素养
岗位匹配度
职业规划
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软实力
将这几点写在旁边,不断地提醒自己,转变视角后,开始用三种字体颜色将文字划分优先级。
A级:重点数据、使用的分析 *** 、设计 *** 的名称。
B级:重点问题描述、重点解决 *** 描述、项目名称。
C级:不重要,体现不出什么能力、可以删掉的的部分、没有自己特色,别人也可以做到的部分。
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平台价格截然不同,是什么影响了产品的定价?文章对影响产品定价的四个因素进行了总结,一起来看看~ 上一篇文章讲了《微信小程序直播救不了你的命,把商品做好才是解药》,这次我们看一下怎么...
我这几年一直在创业公司工作的核心产品岗位工作,有在线教育、智慧停车/交通、也有电商,曾担任产品总监/副总经理。几个公司创业的背景不尽相同,有成熟企业的内创公司,也有传统企业创始人转而投资互联网。当然...
对于做数据的同学来说,如何搭建出有效的数据监控体系呢?如何找准监控关键,明确我们要控制谁、什么时候控制、控制力度以及控制效果呢?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将一一作出解答。 做数据的同学们都经常听到一句...
手机银行作为银行主要数字化渠道,能够有效的将用户线下需求替换为线上,规避人流密集所带来的传播风险,成为金融方面重要的“战疫”阵地之一。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商业银行不断强化金融支持,保障...
疫情期间,药品和卫生防疫用品销售成为最大黑马。从以口罩为代表的常规防疫产品,到相对冷门的家用医疗器械类产品,在这次疫情中,它们都成了消费爆款。 2019年12月份开始进入公众视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诈骗方式千千万,总有一个会中招。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公众号接文字链广告受骗的经历,希望各位公众号运营人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上线至今近8个年头,基于微信的巨大流量,依旧是活跃...